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奉永成
株洲市炎陵縣沔渡鎮九都村的郭雙梅剛過了一個幸福的端午節:在屬於自己的新房裡,給兩個孩子包了他們最愛吃的粽子。
郭雙梅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被列入危房改造戶,但房子建好後,電器、家具和其他配套設施還有上萬元缺口。就在郭雙梅發愁之際,「我想有個家」安居工程為她籌集了1萬元愛心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作為危房改造工作的有力補充,去年3月份,省扶貧辦、湖南日報社聯合發起開展「我想有個家」安居工程公益募捐活動,利用湖南日報的公信力,通過華聲在線平臺,邀請全國知名主持人汪涵擔任公益大使,動員社會力量積極配合政府危房改造工作,解決貧困農戶危房改造中自籌資金不足的問題。
據初步統計,目前「我想有個家」安居工程公益募捐活動已募集資金約1.5億元,幫助1萬多戶貧困戶圓了「安居夢」。
愛如潮湧,各界紛紛施援手
「捐了100元,希望能給他們一點幫助。」6月22日,湖南女子學院周老師通過「湖南微扶貧」掃描捐款二維碼,為貧困農戶獻上了一份愛心。
由於貧困面寬、貧困程度深,目前,我省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尚有9.6萬戶危房改造戶。要實現他們的「安居」目標,除了政府發力外,還需要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我想有個家」安居工程公益募捐活動正是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最好渠道。活動啟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大家紛紛通過華聲在線網站或省扶貧辦官方微信「湖南微扶貧」、湖南省扶貧基金會等平臺進行捐贈,用愛心幫助貧困戶解決危房改造難題。
中國人壽湖南省分公司是首家向「我想有個家」安居工程捐款的企業,捐贈金額150萬元;中南大學14805名教職工將312萬元安居工程捐款定點捐贈給江華瑤族自治縣……
在去年3月26日「我想有個家」安居工程公益募捐活動啟動現場,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當場捐款就超過1100萬元。
精細管理,每一筆捐贈都用在「刀刃」上
「經我們核實,你們上報的16戶危房改造戶中,有8戶未動工建設,不能接受捐贈。」
「你們上報的25戶危房改造戶,有16戶屬於易地扶貧搬遷戶,不在受捐贈範圍之內。」
……
愛心募捐,每一分錢都要用在「刀刃」上。為此,省扶貧辦下發了《關於採集上報「我想有個家」安居工程資助對象有關信息的通知》,嚴格審核每名受捐贈對象的情況,防止「富人戴帽、窮人落榜」。
加強公募資金規範管理,加強信息公開,嚴格使用審批程序。對捐贈資金分定向捐贈和非定向捐贈進行精細管理。定向捐贈定向到村、到人;非定向捐贈根據貧困戶貧困程度實行差別化援助,最低安排捐贈資金5000元,比較困難的安排資金8000元,特別貧困的安排資金10000元至20000元。對每一筆捐贈進行登記造冊,建立發放臺帳,做到有據可查,確保對象精準、資金安全,經得起審計審查、社會監督。
科學實施,今年向市縣縱深發展
「我想有個家」安居工程公益募捐活動實施一年多來,已成功幫助1萬多戶貧困戶圓了「安居夢」。2017年,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將「我想有個家」安居工程納入對市州、縣市區黨委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社會扶貧)範圍;今年,將作為「扶貧日」的主要活動內容進行推廣,並向市縣縱深發展,要求各地結合當地實際,科學制定活動方案,依法依規組織開展。
5月14日,隆回縣啟動社會扶貧推進會議暨「愛心改變面貌」宜居行動,作為「我想有個家」安居工程向市縣縱深發展的延伸,得到了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的大力支持,目前捐款達1500餘萬元。
婁底市專門下發了《關於開展「我想有個家」精準扶貧安居工程公益募捐活動的通知》,目前,共募集資金約400萬元,幫助59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圓了「安居夢」。
「這是政府部門與媒體聯動,優勢互補,創新社會扶貧方式的典範。」 湖南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黃勇軍說,「我想有個家」安居工程公益募捐活動,既是政府部門主觀能動性的體現,也是媒體利用自身公信力主動參與精準扶貧的體現,可推廣、可複製。
「給他們一個溫暖安全的家。」
正如知名主持人汪涵在公益宣傳片中所說的,只要大家都伸出援手,貧困戶的安居就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