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外太空看就是一個藍色的球體,地球大部分都是水構成的,71%的海洋面積卻都是含鹽的海水,淡水少得可憐,而且還有一大部分的乾旱的地區。如果能有一項技術把含鹽海水變為淡水會怎麼樣呢?如果海水全部變成淡水,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海水由於含鹽量較高,這其中一個作用就是殺死細菌,如果整個海洋變為淡水,細菌微生物增多,整個海洋的汙染就會加快!大海是藍色的,而淡水湖多是綠色的,這其中就是海水的淨化作用。
如果海水中含鹽量降低,水中的植物比如藻類就會大量繁殖,若干年後大量腐敗的水中植物就會沉積,氧化,或是變成甲烷,大量的細菌微生物會充斥海洋,甲烷越多溫室效應就會加快,整個地球的環境都將迎來變化,一大批不適應的動植物滅絕,新的進化後的動植物出現!
海洋如果是淡水的話,你只要想像一下小湖泊中幾年不打理會是怎樣的情況,雜草,藻類,微生物,就像沼澤地帶一樣。
大量的昆蟲,兩棲動物,蛇或者一些其他生物大量繁殖,相信最大的收益就是蛙類!還有就是大量的淡水生物覆蓋全球,不過倒是能養活很大一部分人,畢竟淡水養活動植物後那麼大面積的淡水裡,魚類,兩棲類,鱷魚,蛇,等數不勝數,幾十億人不一定吃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