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世界海水變成了淡水,是好事還是壞事?

2020-12-07 宇宙V大觀

眾所周知,地球其實是一個水球,地球海洋面積佔72%,而陸地面積只佔28%。正是因為地球上面有如此豐富的水資源。才使得地球成為一顆生機勃勃的星球。也正是因為有了如此豐富的水資源,人類才會有在地球上出現的可能。而因為人類的出現,人類的進化,我們的地球也因此形成了一個智慧星球,到目前為止,在已知的宇宙中,除了人類以外,還沒有發現其他的智慧生命。因此太陽系也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智慧星系。

地球上的水是怎麼來的呢?關於水的來源,目前最為大眾所認可的一種說法,是慧星撞擊地球所帶來的。在太陽系形成初期,整個太陽系並不是像我們現在這樣有條不紊地運行著。在太陽系以內不僅有現有的幾大行星,而且還有很多的小行星和數也數不清的慧星。這些星體之間相互糾纏,相互撞擊,混沌一片。而慧星的含水量是相當大的,有的慧星的含水量甚至達到了90%以上。在彗星撞擊地球的過程中。慧星上的水全部留在了在地球上。因因為地球有大氣層的保護,那些留在地球上面的水,不可能再透過地球厚厚的大氣層逃逸到外太空。而只能在地球和地面之間經過循環,這就是地球最初水資源的來源。

大約38億年前,地球的表面溫度開始下降,最終冷卻到能使水蒸氣變成液體的程度,但是裡面並沒有任何鹽分的存在。也許是慧星上面沒有鹽分,或者是有但沒有溶解到水中。是的,你沒有看錯,很久以前,海洋裡的水是淡水!當然,這並沒有持續太久,每當下雨的時候,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就會溶解到落下的水滴中,這使得雨水呈弱酸性,當它降落時,會導致巖石侵蝕,從那裡雨水滑向附近的河流和溪流,並攜帶鬆散的鹽和礦物質,然後這些河流匯入海洋,再加上從海底熱液口或海底火山噴出來的鹽和礦物質。有38億年漫長的歲月中,海水中的鹽含量越來越多,它究竟有多少?如果你將它們均勻的鋪在陸地上,它的厚度相當於一棟四十層的高樓!能將現在地面上的絕大多數建築都淹沒!

淡水海洋確實聽起來像天賜之物,好像對我們人類更為有用。但是沒有鹽的海洋會消滅海洋生物,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多達多達兩百萬種,已知及未知的鹹水魚類和海洋生物,已進化為依靠飲用鹽水以保持水分,不能排出多餘的鹽,所以鹽對於在海洋中的生命生存至關重要,如果海水都變成了淡水,在大多數情況下,所有鹹水物種都會滅亡,這將極大的改變目前的生物結構,對人類也是一個十分大的威脅。同時會死亡的還有海水中的藻類,它佔地球上光合作用的一半,光合作用為地球提供氧氣,對整個大氣的循環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沒有藻類,不僅氧氣會變少,大氣中也會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而這種溫室效應的加劇,會導致世界上部分地區變得讓人無法居住。洋流也不會像現在那樣循環溫水和空氣,並極大程度地影響我們的天氣和溫度,使人類生存變得非常困難。

在赤道,溫暖的水可以攜帶更多的鹽,而在遙遠的北方,水冰冷到足以凍結並形成海冰,沒有了鹽,整個過程就會崩潰,地球會變得非常寒冷,極端天氣也會加劇,颶風會更頻繁、更致命。天氣將不再支持它現在多樣化的動植物生命。整個食物鏈都會崩潰,大多數物種就會隨之死亡,包括人類。

所以將海水變成淡水事實上並不能造福人類,也許會毀滅人類!我們目前的生態系,是地球經過了數十億年進化而來的,也是最適合我們的地球的,如果人為地改變這種經過進化後的最優秀的生態系統,不僅人類會遭受到滅頂之災,地球也會受到極大的傷害!還是要多多維護我們現有的生態系統,多多保護好我們的地球!

相關焦點

  • 如果海水全部變成淡水,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地球在外太空看就是一個藍色的球體,地球大部分都是水構成的,71%的海洋面積卻都是含鹽的海水,淡水少得可憐,而且還有一大部分的乾旱的地區。如果能有一項技術把含鹽海水變為淡水會怎麼樣呢?如果海水全部變成淡水,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 假如地球的海水,全部變成淡水會怎樣?科學家的解釋讓人意外
    如果地球上的海水都變成淡水, 科學家: 人類將面臨無法生存我們都知道,在地球上,海洋面積佔了一大部分,陸地面積是比較少的,畢竟目前仍然面臨缺乏水資源,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海洋的水分兩部分,一是淡水湖,第二就是海水,但是在地球上百分之九十幾都是海水 ,淡水資源非常匱乏,海水是不能喝的,不僅不解渴,而且還會消耗身體裡面的水分!普通的海水是很鹹的,和我們喝的淡水不一樣,我們平時喝水解渴,但是海水卻是越喝越渴的,而且海水裡面存在著很多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如果喝多了,可能還會對身體有海。所以我們不能把海水當做淡水來使用!
  • 怎樣把海水變成淡水?
    怎樣把海水變成淡水?當人類為缺水感到困惑時,毫無疑問會將目光投向總量遠比淡水多得多的海水。海水中含有3.5%的鹽類化合物,如何低成本地把這些化合物從水中除去,一直是化學家孜孜以求的目標。目前,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以下幾種。蒸餾法。將海水加熱,使其中的水變成蒸汽,再讓蒸汽冷凝下來。由於海水中所溶的鹽類不會隨著蒸汽出來,因此得到的水就是幾近純水的蒸餾水。然而,無論是加熱還是冷凝,都需耗費能源。
  • 海水如果全部變成淡水,地球上會發生什麼?一字之差不容小覷!
    海水如果全部變成淡水,地球上會發生什麼?一字之差不容小覷!我們經常說地球上的水資源短缺,在曾幾何時有很多人表示不解,地球上的海洋水數量如此之多,怎麼可能會出現水資源不夠用的問題呢?因為這裡的水資源指的是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在地球上3/10是陸地,7/10是海洋,而淡水資源僅僅只有淡水裡面的一小部分而已,這樣的比例還是非常少的,這些淡水資源不僅要滿足人類的應用,還要用來灌溉。海洋水確實非常的多,很可惜的一點是,這些水根本就沒有辦法直接使用,裡面所含有的微量元素過多,人體也無法直接的運用,用來灌溉之後會非常容易使土地變成一片鹽鹼地。
  • 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海水都變成淡水,會發生什麼?
    等海水都變成淡水後,我們將擁有綠色海洋,但那時你準備好搶鹽了嗎?天賜之物淡水海洋,地球之耳,羅布泊成為生命禁區,樓蘭古城神秘消失。這都與淡水資源的匱乏有關。目前地球上只有3%的水可以飲用,海水之所以鹹得無法飲用,是因為在40億年前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環運動。
  • 科學家取得突破性技術,無需電力,10分鐘就將海水變成淡水
    科學家取得突破性技術,無需電力,10分鐘就將海水變成淡水大家都知道,在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上面,海洋的面積達到了71%,海洋也佔據了整個地球上面水資源的97%,但是很明顯,因為海水當中的特殊成分,使得海水不能夠直接飲用
  • 如果海水都變成了淡水,除了你可以趴在海裡喝水,還會發生什麼?
    渴了可以直接喝海水,享受這夾雜著棕櫚樹芳香的海的味道。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嚮往的事情啊,可是想要實現這個幻想,我們得先把海水變成淡水,才能直接喝大海裡的水,不然沒有人受得到海水中鹽的味道。但這會發生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如今淡水資源匱乏,是人類面臨的嚴峻問題。
  • 所有壞事最後都會變成好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一句話:所有好事最後都會變成好事,如果還沒有變好,只能說明你堅持得還不夠。聽著似乎是無稽之談,現在或許很多人也還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但是只有你自己親身經歷過了,你才懂得,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 如果世界上的海水都變成了淡水,將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如果海水變成淡水會怎樣?首先,最大的好處是:它可以解決全球水危機然而 ,也有很多有弊端的地方。首先,大多數深海魚會死。這是為什麼?深海魚類因為生活在海水中,細胞內含鹽濃度很大。如果換個環境,生存在淡水的話,由於濃度差,體外的水分將會進入到體內的細胞中,就會破壞魚的細胞,會使魚膨脹而死。其次,專家認為在海洋生物食物鏈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也就是浮遊動物和浮遊植物,它們將大批量死亡。這也導致海洋生物大規模滅絕。浮遊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世界一半的氧氣,沒有它們,我們的氧氣會大規模減少。
  • 若海水瞬間變成了淡水,能解決水資源短缺?科學家:別高興的太早
    海水佔據了整個地球70%以上的面積,而海水的體積超過了13億立方千米。在地球上,97%以上的水資源均為海水。可海水中有著非常高的鹽分,也就是氯化鈉。如果不通過蒸餾,是無法直接食用的。有科學家通過計算得出,如果把海水中的鹽提取出來放在陸地上。
  • 如果農民生活在城市,但手中卻是農村戶口,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如果農民生活在城市,但手中卻是農村戶口,這是好事還是壞事?記得以前我哥哥上學的時候,為了將戶口轉到城市,可以說是使出了全身解數,還花了不少錢財。如今,想將戶口再轉回農村,真的特別的難。那有的人不禁要問了,如果我現在生活在城市,可是卻是農村戶口,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首先在城市裡生活自然是比農村更方便,不管農村再怎麼發展,他的醫療條件教育環境始終是比不上城市的。而且這些有著農村戶口的「假城市人」在城市裡工作後,還可以繳納城鎮醫療保險。這意味著他們退休後能像其他的成年人一樣領取退休金,豈不是美滋滋。其次,農村戶口還有很多福利。
  • 怎麼將海水變為淡水?
    當人類為缺水感到困惑時,毫無疑問會將目光投向總量遠比淡水多得多的海水。海水中含有3.5%的鹽類化合物,如何低成本地把這些化合物從水中除去,一直是化學家們孜孜以求的目標。目前,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以下幾種:蒸餾法。將海水加熱,使其中的水變成蒸汽,再讓蒸汽冷凝下來。
  • 假如地球所有海水全部變成淡水,會發生什麼奇異變化?
    水被稱為「生命之源」,舉個簡單例子,如果人類沒有水,人類僅可以存活3天;如果沒有食物僅有水,人類可以存活21天。科學家認為地球有生命存在包括三個基本條件,分別為:水、有機物和能量。水在地球智慧文明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 黃鼠狼闖入家中,是好事還是壞事?看完你就懂了
    黃鼠狼闖入家中,是好事還是壞事?看完你就懂了黃鼠狼又被稱為黃半仙,經常在老人的口中聽說,黃鼠狼殺不得,但是,當黃鼠狼闖入家中,是好事還是壞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這是一件好事,而黃鼠狼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非常記仇,這也許是老人們說的為什麼不能將黃鼠狼殺死的原因吧,如果真的擔心黃鼠狼會進入人們的家中,可以飼養狗狗或者大鵝來驅趕它們。各位小夥伴們知道為什麼黃鼠狼會害怕它們嗎?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評論!
  • 「海水淡化」新發現,效率可提升40%,再也不必擔心淡水枯竭了?
    地球表面有2/3的面積被水覆蓋著,水的總量約為1.36x1018立方米,但水儲量的97%都是不能飲用的海水和苦鹹水,只有約2.53%可以飲用的淡水。淡水又主要以冰川和深層地下水的形式存在,難以開發。能夠輕易獲取的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僅佔世界總淡水的0.3%。
  • 把壞事變為好事,你就無敵啦
    如果這個人是你,會不會覺得是最慘的呢?的確,這樣的經歷確實是世界上最慘的了,沒有人比他更慘了。他是最有資格來抱怨的了。但是,他之所以成為傳奇,正是因為他有把壞事變好事的能力,他命運才是不一樣的。他就是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松下認為:「為了工作,無論如何都需要健康。可是,這個世界並不是那樣理想的。」
  • 在城市裡投餵流浪貓是好事還是壞事?
    在城市裡投餵流浪貓是好事還是壞事?在城市裡投餵流浪貓是善舉,但不能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首先,現在不管是流浪狗還是流浪貓,它們的數量是越來越多,流浪狗有一些狗患問題出現,但是流浪貓好像還沒有什麼影響人們生活的情況。其次,很多流浪貓都是比較膽小的,所以不少好心人都會定點給這些貓咪餵食,他們放下貓糧就走,然後貓咪看見人走遠了,就出來吃東西了。
  • 代代相傳「好事不出名,壞事傳千裡」的真實原因
    「好事不出名,壞事傳千裡」這句話幾乎家喻戶曉,且代代傳承,為什麼會得到人們認可呢?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是中國皇權制下時間太漫長,這種閉關自守的環境。身處井底之蛙的大眾,有需求外部新鮮事物的欲望。這是「好事不出名,壞事傳千裡」認知環境的肥沃土壤。其次是中國人奉行「家醜不可外揚」文化。在這種文化底蘊下,不管是真醜事還是假醜事,大部分都會被遮掩起來,造成醜事「奇缺」現象。這種環境下,一旦醜事傳出去後,往往被人們津津樂道四處傳播,甚至很多新聞媒體都來推波助瀾。這是「好事不出名,壞事傳千裡」的形成環境與傳播影響。
  • 美國「海水淡化」新發現,效率可提升40%,再也不必擔心淡水枯竭了?
    地球表面有2/3的面積被水覆蓋著,水的總量約為1.36x1018立方米,但水儲量的97%都是不能飲用的海水和苦鹹水,只有約2.53%可以飲用的淡水。淡水又主要以冰川和深層地下水的形式存在,難以開發。能夠輕易獲取的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僅佔世界總淡水的0.3%。
  • 說說做好事與做壞事
    無心為惡,雖惡不罰」,意思是:有的人故意去做好事,雖然是做了好事,但不應給他獎賞;而有的人不是故意做壞事,雖然做了壞事,也可以不處罰他。而三國劉備有句關於善惡的名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不妨將上面兩句話聯繫起來。不要因為是很小的一件好事而不願去做,積德行善,日積月累,當做好事成為習慣的時候,求得內心的安寧和滿足,也就不在乎外界的獎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