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地球其實是一個水球,地球海洋面積佔72%,而陸地面積只佔28%。正是因為地球上面有如此豐富的水資源。才使得地球成為一顆生機勃勃的星球。也正是因為有了如此豐富的水資源,人類才會有在地球上出現的可能。而因為人類的出現,人類的進化,我們的地球也因此形成了一個智慧星球,到目前為止,在已知的宇宙中,除了人類以外,還沒有發現其他的智慧生命。因此太陽系也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智慧星系。
地球上的水是怎麼來的呢?關於水的來源,目前最為大眾所認可的一種說法,是慧星撞擊地球所帶來的。在太陽系形成初期,整個太陽系並不是像我們現在這樣有條不紊地運行著。在太陽系以內不僅有現有的幾大行星,而且還有很多的小行星和數也數不清的慧星。這些星體之間相互糾纏,相互撞擊,混沌一片。而慧星的含水量是相當大的,有的慧星的含水量甚至達到了90%以上。在彗星撞擊地球的過程中。慧星上的水全部留在了在地球上。因因為地球有大氣層的保護,那些留在地球上面的水,不可能再透過地球厚厚的大氣層逃逸到外太空。而只能在地球和地面之間經過循環,這就是地球最初水資源的來源。
大約38億年前,地球的表面溫度開始下降,最終冷卻到能使水蒸氣變成液體的程度,但是裡面並沒有任何鹽分的存在。也許是慧星上面沒有鹽分,或者是有但沒有溶解到水中。是的,你沒有看錯,很久以前,海洋裡的水是淡水!當然,這並沒有持續太久,每當下雨的時候,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就會溶解到落下的水滴中,這使得雨水呈弱酸性,當它降落時,會導致巖石侵蝕,從那裡雨水滑向附近的河流和溪流,並攜帶鬆散的鹽和礦物質,然後這些河流匯入海洋,再加上從海底熱液口或海底火山噴出來的鹽和礦物質。有38億年漫長的歲月中,海水中的鹽含量越來越多,它究竟有多少?如果你將它們均勻的鋪在陸地上,它的厚度相當於一棟四十層的高樓!能將現在地面上的絕大多數建築都淹沒!
淡水海洋確實聽起來像天賜之物,好像對我們人類更為有用。但是沒有鹽的海洋會消滅海洋生物,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多達多達兩百萬種,已知及未知的鹹水魚類和海洋生物,已進化為依靠飲用鹽水以保持水分,不能排出多餘的鹽,所以鹽對於在海洋中的生命生存至關重要,如果海水都變成了淡水,在大多數情況下,所有鹹水物種都會滅亡,這將極大的改變目前的生物結構,對人類也是一個十分大的威脅。同時會死亡的還有海水中的藻類,它佔地球上光合作用的一半,光合作用為地球提供氧氣,對整個大氣的循環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沒有藻類,不僅氧氣會變少,大氣中也會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而這種溫室效應的加劇,會導致世界上部分地區變得讓人無法居住。洋流也不會像現在那樣循環溫水和空氣,並極大程度地影響我們的天氣和溫度,使人類生存變得非常困難。
在赤道,溫暖的水可以攜帶更多的鹽,而在遙遠的北方,水冰冷到足以凍結並形成海冰,沒有了鹽,整個過程就會崩潰,地球會變得非常寒冷,極端天氣也會加劇,颶風會更頻繁、更致命。天氣將不再支持它現在多樣化的動植物生命。整個食物鏈都會崩潰,大多數物種就會隨之死亡,包括人類。
所以將海水變成淡水事實上並不能造福人類,也許會毀滅人類!我們目前的生態系,是地球經過了數十億年進化而來的,也是最適合我們的地球的,如果人為地改變這種經過進化後的最優秀的生態系統,不僅人類會遭受到滅頂之災,地球也會受到極大的傷害!還是要多多維護我們現有的生態系統,多多保護好我們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