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帶著人類對世間的思考,藍色從無際的萬裡天空,一頭沉入波濤洶湧的海洋,貫穿萬物之始終,似乎代表了所有美好事物。小孩子眼裡有清澈的藍,天空有捲雲時舒的藍,藝術家的想像裡有神秘縹緲的藍……
幾百年來,人們對藍色的欣賞從未間斷。
「我雙眼的顏色,和雪地上映出的天藍是一樣的。藍色,是一道隔著面紗被看見的光。」1843年,美國自然主義者梭羅在初春時節的一篇日記裡這樣寫道。
Yves Klein認為的藍,融入了生命的能量,是空氣,是水,是深度和無限,自由與生命,是宇宙最本質的顏色。因此他畢生都在追求那抹獨特的藍,後人正式這種顏色命名為「國際克萊因藍」——International Klein Blue.
藍色生來無名,就像藝術家們說的那樣,它無需用言語解釋,自有雙眼和心靈去體會。在眾多的藍色之中,還有一種藍,清新淡雅、高貴而不冷漠,融合了幸福、美滿之意,囊括了世間所有的美好,它就是蒂芙尼藍。
19世紀三十年代末,在紐約的曼哈頓區,有一家銷售古董、文具、陶器為主的小雜貨店,它由Tiffany和Young二人開設。不幸的是,第一天的營業額只有5元。過了幾年,這間小雜貨店搖身變為專門銷售時尚單品的商品,吸引了很多消費者前來光顧。
1853年,查爾斯·蒂芙尼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權,將公司名稱簡化為「蒂芙尼公司」(Tiffany & Co),公司也從此確立了以珠寶業為經營重點。其制定的寶石,鉑金標準被美國政府納為官方標準,是全球知名精品公司之一,珠寶界的皇后。
但珠寶和藍色有什麼聯繫呢?其實,珠寶本身與藍色並無關聯,而包裝珠寶的飾品盒卻被渲染了那款經典的Tiffany藍,成為Tiffany品牌區別於其他珠寶形象的特有標識。
蒂芙尼藍(英語:Tiffany Blue)是紐約珠寶公司蒂芙尼所擁有的顏色俗稱,為較淺的知更鳥蛋藍。它的顏色比普通的知更鳥蛋藍要稍微淡一點,所以看起來更清爽、更素雅。
在西方,知更鳥象徵著幸福美滿,而知更鳥蛋又是藍色,所以這種顏色也成為了人們心中最幸福的顏色。這也是當年Tiffany選用這種藍色作為品牌標準色的原因之一。
蒂芙尼藍的誕生要從一代艷后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說起。她是18世紀最著名的fashion icon,曾經捧紅了假髮、馬卡龍等眾多時尚單品。藍色是她最喜愛的顏色,所以當時有許多人效仿。這些眾多追捧者裡就包括了19世紀的時尚icon歐仁妮皇后(Empress Eugenie)。她和瑪麗皇后一樣選了藍色作為自己的代表色,同時為了表示區別,她把瑪麗的藍色調淺了一點。
1853年,眼疾手快、頭腦靈光的Tiffany先生毅然決定把這種藍色定為公司的代表顏色。藉助歐仁妮皇后的傳播影響,獲得了一批消費者好感度。
Tiffany先生雷厲風行的行事態度,讓他同年就做出了傳說中的Tiffany藍盒子,還在1878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得了大獎。在蒂芙尼的不斷洗腦下,這種顏色的本名——「勿忘我藍」或「知更鳥蛋藍」慢慢被人忘記,大家只記住了它的藝名——「Tiffany藍」。
蒂芙尼藍在流行的那年,Tiffany先生又做了一個十分英明果敢的決定:我們公司的盒子概不出售,天價也買不到。這也變成了Tiffany & Co.公司的規定:Tiffany藍色禮盒永遠禁止帶出公司,除非盒子裡裝了Tiffany的珠寶。
現在,蒂芙尼藍已經成為Tiffany品牌的代表,Tiffany藍也成了全球萬千女性的夢想之色。每當看到對方拿出一個藍色的禮品盒,就知道裡面裝載的是蒂芙尼的珠寶,是真心,亦是彼此間情感的守護。
之後的很多年,蒂芙尼藍越來越多的地被運用在其他領域,讓人們欣賞淡藍色的優雅,接受淨化心靈的過程。比如Tiffany曾拍攝過一個春季廣告片,將整個紐約都用蒂芙尼藍包裹了起來。
平淡無奇的馬路街道,因為這一片片的藍色而變得活躍。人們執著地認為鮮豔的色彩會引起躁動的情緒,但看著蒂芙尼藍的色彩,倒不覺得跳躍或衝動,反而是平靜中帶點興奮和靈動,帶來了一天的好心情。
在服裝界,Tiffany藍幾乎包攬了2018春夏秋冬的整個流行趨勢,眾多大牌都在這一年裡陸續推出了與之相關的系列設計,越來越多的商家選用這種別致的藍色調來吸引顧客。
家居百貨行業,蒂芙尼推出過許多系列產品,Home & Accessories、Tiffany Brushstroke。旨在將奢華融入日常生活,而不僅僅局限於特殊場合。用優雅的骨瓷設計融合抽象的藝術繪畫筆觸,詮釋經典Tiffany Blue。
歌德說:「我們愛凝視藍,不是因為它向我們走來,而是因為它吸引我們去追隨。」
當我們注釋著平和而又閃耀著光芒的蒂芙尼藍時,時光就如夢般安詳。跨越了幾個世紀的經典,自問世之日起,便以其獨一無二的魅力傾倒了整個世界。
藝術與生活,皆為藍色沉迷。
願你我有一天都能遇見送你蒂芙尼藍禮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