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抗擊非典時在防治非典服務區盤查進入市區車輛時的情景。
筆者(右)在抗擊非典一線和同事合影。
晚飯後,我從電視新聞中了解到,在非洲西部國家已經有一千餘人死於伊波拉病毒,數以百計的人正在接受治療。特別是賴比瑞亞、獅子山、幾內亞、奈及利亞等國疫情嚴重。中國先後派出多批醫療隊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在西非堅守。病毒來襲,使我想起2003年抗擊非典,那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眨眼之間,十一年的光陰在忙忙碌碌中度過,儘管歲月如梭,曾身處抗擊非典一線的我,那50多個防非典服務區工作的經歷至今還是記憶猶新。2003年,我在開封市公安交警三大隊工作,是一名普通的交警,也在那一年的3月3日,我的兒子出生。
2003年4月上旬,全國出現了非典。突如其來的非典由南到北悄然不斷蔓延,它擾亂了人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老百姓面對非典造成的嚴重後果,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恐慌。進入5月,春夏交替,本該是百花齊放的美麗月份,中國甚至全世界卻迎來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同這一突發性重大災害進行著艱苦、頑強的鬥爭。
我深深記得,當時面對傳染性極強的非典病毒,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採取了果斷有效的積極措施,紮實做好抗擊非典疫情擴散的防治工作,並且做到了每天一通報疫情。在開封,如何發現、防控非典,市委、市政府部署在城區六個主要入城道路上設置防非典服務區,公安交通機關首當其衝地派到了防非典服務區的第一線。全市公安機關廣大公安民警,發揚連續作戰、無私奉獻的人道主義精神,不畏艱險、不怕犧牲,以開封市公安局、交通局、衛生局聯合組建防控網,積極做好宣傳、防控、發現帶病來汴人員、消毒外地來汴車輛、並負責隔離等工作。
那年五一節,我們像往年一樣不休息,在龍亭景區執勤,由於非典疫情的到來,景區內的外地車輛明顯驟降。五一節剛過,我就被大隊派到開封市東南方向禹王路上被市裡定為2號的「防非典服務站」,也是國道220進入開封市區的交通要道。按照上級的安排,我們大隊派出警力疏導、查驗防控進入市區的各種車輛,實行兩班倒,每一班都有兩名交警執勤。我和隊部的同事趙偉一個班組,還有龍亭區公安分局、龍亭區防疫站、市結核病醫院和交通局的同志並肩抗擊非典。作為交警,我們的任務是疏導車輛、發現查驗、防控進入市區的各種車輛的盤查服務,發放「檢」字卡,配合公安分局、衛生部門、交通部門的同志各司其職給過往車輛提供必要的服務措施。當時,在市委市政府統一組織部署下,任務重而且緊急,荒郊野外搭建的臨時帳篷,簡單的辦公條件,幾張鋼絲床,醫藥箱,最多的還是放在帳篷裡的消毒液,我們在國道220線路中間設置了「防非典服務站」提示停車檢查的路牌。
野外的工作環境很是艱苦,我每天上下班都要往返十幾公裡的路程,儘管是夏季,白天熱,夜間涼,潮氣大,還有蚊蟲叮咬,身上還要穿上連體的白色防護服、眼鏡、口罩,每經過一輛汽車都要進行查驗、消毒、給司乘人員測量體溫,發放檢卡。期間省、市兩級督導組分別不定時前來服務站進行明察暗訪,進行督導檢查。記得我們這一組因為在工作中認真負責還被省、市督導組通報表揚。「交警趙偉、施建斌、宋凱、陳陸軍,市結核病醫院的王旭紅、交通局收費站的王新鳳……」也就是通過這次防非典的並肩戰鬥我們都成了熟悉的朋友,多年以後,儘管同在一座城市,不在同一個崗位,不常見面,可說起那次防非典的經歷,大家至今難以忘卻。
2003年6月4日,我騎著摩託車在清晨的寒風中從防非典卡點回到家時,發現妻子和剛剛滿3個月的兒子都不在家,鄰居聽到我回來的聲音,就說:「嫂子昨天夜裡有病了,現在應該在醫院。」聽到這一消息,我心急如焚。原來,6月3日晚上,妻子突發急性腸胃炎,腹痛腹瀉以至於便血,妻子為了不影響我工作,夜裡把丈姐叫來,由丈姐陪著妻子先後到河大一附院檢查,沒有止住病痛,又轉到市婦幼保健院住院治療。而這一切的根結就是因為我急慌去卡點上班,做晚飯時炒的那盤青菜可能沒有洗淨,以至於我內疚了很長一段時間。妻子住院後,我到了休班就到醫院去照顧妻子,孩子由我的嶽母代管,由於妻子打針輸液,才3個月的兒子也跟著受罪,因為無法吃到母乳,急得嗷嗷直哭,嶽母只好求助一個正處哺乳期叫金榮的鄰居幫忙。事後,我們一家三口又專門買了些食品感謝了金榮。回想起這件事,我愧之又愧,至今,我還保存著妻子當年看病的兩本病曆本。
6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北京的非典型肺炎疫情明顯緩和,已符合世衛組織有關標準,因此解除對北京的旅行警告,同時將北京從非典疫區名單中排除。中國抗擊非典鬥爭從這一天起進入新階段。開封市抗擊非典工作結束了防治非典服務區工作,我們又投入到正常的交通管理工作中。
時隔多年,歲月留聲。在抗擊非典的日子裡,我感受到了那一份凝聚叫力量,那一份堅守叫責任,那一份付出叫奉獻,那一份沉默叫支持。無論是大家還是小家,非典,讓人們心靈交換心靈,真誠輝映真誠;非典,讓社會力量傳遞力量,生命點燃生命。53個日日夜夜,或許在別人的記憶裡已經淡化,甚至於不會留下隻字片語;但是,那53個日日夜夜我今生不會忘記,因為「抗擊非典」的一線故事裡有我的身影,它是一種記憶、是一種精神的傳承。
(作者:河南省開封市公安局宣傳處 谷劍冰)
原創稿件,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