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正式啟動「樹蛙家園復育計劃」(圖)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三月一日電(記者黃耀輝 陳立宇)由臺灣HP惠普科技企業、臺北市政府以及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合作的「臺北樹蛙家園復育計劃」,今天上午在臺北市政府一樓「沈葆楨廳」正式啟動。

  「二00七臺北自然生態保育活動」以「臺北寶貝蛙蛙」為主題。

  臺北市市長郝龍斌在出席今天的啟動儀式時說,由於城市的發展,環境的改變等因素,臺北樹蛙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現在的臺北已很少聽見蛙鳴鳥叫的環境。

  他稱,「臺北樹蛙家園復育計劃」就是從小朋友開始,由小朋友影響到大人,在復育臺北樹蛙生存環境的同時,也在復育人們居住的生態圈環境。

  臺北樹蛙是唯一以「臺北」命名的生物,學名Rhacophorus taipeianus,屬樹蛙科,體長約四至五釐米,身體背部呈翠綠色,腹部則呈黃色,有隨環境變更身體顏色的能力,在臺灣中部以北的山區出沒,主要分布於臺北盆地地區,以食蟲或蟻為主。

  臺北樹蛙曾被誤為日本樹蛙。臺灣大學動物系教授梁潤身等在上世紀的一九七九年鑑定為新種,現已被列為保育類。

  HP企業今天表示,在「臺北樹蛙家園復育計劃」中,將邀請臺灣超過六百六十九家門市夥伴,一起合作「回收廢棄耗材‧寶貝臺北樹蛙」活動,並將回收廢棄耗材數量折算經費,捐贈給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作為臺北樹蛙保育金,支持樹蛙棲地保育。完


相關焦點

  • 圖:臺北啟動「樹蛙家園復育計劃」
    圖:臺北啟動「樹蛙家園復育計劃」 2007年03月01日 20: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棲息地浩劫 令瀕危生物臺北樹蛙面臨生存危機
    棲息地浩劫 令瀕危生物臺北樹蛙面臨生存危機
  • 臺北蛙類大調查
    (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夏天到了,走在戶外,不時可聽到青蛙「呱呱呱」?你知道大臺北有多少青蛙種類嗎?臺北市立動物園「卻斑大隊」自2012年起,每年定期在園區進行外來種斑腿樹蛙的族群控制行動,今年特別加碼組隊,參加動物園與臺灣東華大學兩棲類保育研究室合辦的「大臺北蛙類調查比賽」。
  • 臺北動物園揭開枯葉蝶樹蛙隱身的秘密(圖)
    大枯葉蛾(圖)成蟲體翅呈現慄褐色,前翅上有寬形之淡褐色斜帶兩條,因體色酷似樹皮,難發現偽裝。臺灣「中央社」圖為枯葉蝶合上翅膀時的情況。由臺北市動物園提供給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11月13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動物園11月起推出「動物隱身術」活動,由動物管理員為民眾解說蝴蝶變枯葉、樹蛙會變色等動物變身秘密。  動物園說,蝴蝶界中有障眼隱身高手,最知名的就是枯葉蝶,枯葉蝶合上翅膀時,顏色和形狀類似枯黃樹葉,不但葉脈清晰,上面還有被蟲咬過痕跡,企圖欺騙敵人。
  • 外來物種「斑腿樹蛙」入侵臺灣新北市/圖
    新北市農業局已啟動清蛙計劃,將藉由改變棲息地減少繁殖。  (神秘的地球)據香港媒體東網報導,臺灣新北市農業局啟動清蛙計劃,局長廖榮清表示,屬外來入侵種的「斑腿樹蛙」,自2006年於臺灣彰化田尾發現以來,近幾年也在新北市八裡、五股及相鄰地區出沒,每年4月至9月間為其繁殖期,年產卵次數5次,每次約600顆,比白頷樹蛙產卵2次,每次300顆具有族群競爭優勢,再加上其啃食其他蛙種蝌蚪與蛙卵的行為,已嚴重威脅原生物種的生存。
  • 瀕臨絕種 臺灣地區原生種刺花椒將開始復育(圖)
    瀕臨絕種的刺花椒在苗慄縣後龍、通霄有零星分布,縣政府重視推動復育。圖/苗慄縣政府提供(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4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瀕臨絕種植物、臺灣地區原生種刺花椒在後龍、通霄海邊零星發現約五十棵,苗慄縣府委託專家調查研究復育兩年,初步找出刺花椒阡插的適合條件,希望在棲地設置刺花椒種源保護區阡插復育。
  • 捕食逾千受保護的樹蛙 臺灣一民眾被捕(圖)
    捕食逾千受保護的樹蛙 臺灣一民眾被捕(圖) 2001年06月28日 11:52:57  來源:   中新網香港6月28日消息:臺北訊,在臺灣,臺東縣一名阿美族原住民涉嫌捕捉珍貴受保護的褐樹蛙
  • 臺師大科研團隊發現樹蛙新種「太田樹蛙」
    中新社臺北9月19日電 (記者 邢利宇 蔣雪林)經過近5年跟蹤研究,臺灣有一種樹蛙從學界熟知的「日本樹蛙」中獨立為新種,命名「太田樹蛙」。
  • 「山海連城計劃」營造和美宜居家園
    原標題:「山海連城計劃」營造和美宜居家園   深圳海陸交匯,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接珠江口和伶仃洋,海岸線總長283公裡,陸域面積1996.78平方公裡;地貌豐富
  • 超萌樹蛙的絕技,竟然是——裝死!
    片中主角之一的樹蛙,原型是臺灣特有的——莫氏樹蛙Rhacophorus moltrechti。來認識下莫氏樹蛙。圖片:白欽源 /  eol.taibif.tw從低海拔的樹林、果園到2000多米的高山針葉林,從最北部的臺北縣到最南部的屏東縣,莫氏樹蛙是臺灣分布最廣的一種樹蛙。另外五種綠色蛙類都不及它們常見。
  • 從蛙鳴聲不同入手 臺灣研究者發現樹蛙新品種太田樹蛙
    ­  新華社臺北9月19日電(記者潘麗君 何自力)大家耳熟能詳的蛙鳴聲,卻隱藏著分類學上的重大秘密?臺灣一研究團隊19日發布成果稱,以鑑別鳴叫聲為關鍵突破口,團隊發現一種外形與日本樹蛙極其相似的新蛙種——太田樹蛙。­  由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師生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多個方面的研究,發現了新種樹蛙,其研究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
  • 桃園機場捷運臺北段啟動機電測試 計劃明年底通車
    華夏經緯網10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桃園機場捷運昨天劃下歷史性一刻,首列直達車從新北市三重跨越淡水河地底隧道緩緩駛進臺北站,象徵臺北段開始啟動機電測試。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和臺「行政院長」江宜樺聯袂試坐,還掛保證明年底一定「如期如質通車」,要施工單位「做出來給大家看。」
  • 中國電影金雞獎正式啟動「使命100」創作計劃
    本次主題活動發布了「使命100」創作計劃, 籤署了「使命100」百部主旋律作品創作計劃籤署戰略合作夥伴協議、「一帶一路」國際電影交流活動合作計劃,開展了圖書版權國際交流活動,研討了主旋律作品創作和人才培養。
  • 開源軟體供應鏈點亮計劃正式啟動,重構開源生態
    會上,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所長趙琛發表主題演講,從開源軟體的源頭出發,對比了國內外開源軟體發展現狀,闡述了開源軟體供應鏈面臨的風險及挑戰,並介紹了「開源軟體供應鏈點亮計劃-暑期2021」的相關規劃。   數字經濟時代,「軟體定義一切」。當前,軟體已經成為知識、技術訣竅和商業模式的重要載體,是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 酉陽啟動「慧育中國:山村入戶早教計劃」志願者培訓
    18月27日上午九點,酉陽自治縣「慧育中國:山村入戶早教計劃」志願者培訓開班儀式正式啟動,來自車田鄉、浪坪鄉、銅鼓鎮、楠木鄉等4個試點鄉鎮的88名志願者,將在酉陽縣職教中心開啟為期9天的集中學習。慧育中國「慧育中國:山村入戶早教計劃」是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在中國農村地區合作開展的一項結合養育指導及營養幹預的6—36個月兒童早期發展項目。本次培訓涵蓋了如何培養志願者進行家訪、如何幫助孩子學習以及電腦辦公軟體操作等內容,旨在讓志願者熟悉掌握育嬰專業技能,提升服務水平,促進嬰幼兒早期教育的協調發展。
  • 臺北動物園原生種八哥和遊客熱情打招呼愛聊天
    中新網3月18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走進臺北市立動物園鳥園的珍禽區,若遇到1隻臺灣原生種八哥「小八」,它會和遊客熱情地打招呼。動物園歡迎大家來找小八聊天,但不要教它「髒話」。  臺北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小八是臺灣原生鳥類,本島野外族群預估不到1000隻,面臨嚴重生存威脅。臺灣原生八哥嘴喙為象牙白色,外來種八哥嘴喙都是黃色。臺「農委會」於2008年將臺灣原生八哥列為第2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
  • 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2020超詳攻略
    投資移民知情者那麼什麼是「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的優勢及「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的申請資格,下面將為您詳細介紹:什麼是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第二家園計劃項目源自馬來西亞旅遊部1996年對外國退休老人實施的一項較長時間居住計劃——銀髮族項目,鼓勵外國的退休老人帶著退休金到馬來西亞旅遊並長期居留生活。
  • 鶴龍街困境青少年「展翅計劃」正式啟動
    近日,由鶴龍街道辦事處主辦,鶴龍街團工委、青年之家、社工站承辦的鶴龍街困境青少年『展翅計劃』正式啟動。活動邀請點亮童年兒童健康成長中心在街黨群服務中心開展義診,對轄區內24名困境兒童青少年進行一對一感統訓練評估,服務親子累計61人次。
  • 蛙類鑑賞---紅眼樹蛙
  • 2014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25日開幕 呼籲保護溼地
    原標題:2014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25日開幕 呼籲保護溼地  本周末,可以到臺北來賞鳥。為了呼籲民眾守護身邊的溼地,25至26日臺北市政府將與臺北市野鳥學會在關渡自然公園,共同舉辦2014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