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容易,下山難」!這句老話我們,可以把山當做山來理解;也可以把這個「山」當做自己想要「攀登」目標,一旦誤入歧途,退出來就比較難了。這句老俗話,很好的結合了事實上下山的過程,來教育人,年輕人的精力充沛,不要誤入歧途,一旦誤入歧途,惡習難改,即便有「浪子回頭金不換」之說,但是人又有幾個青春年華?因此,個人理解這句話的暗意,是告誡年輕人:認真抉擇自己要爬的山,要翻越的「山」,不要誤入歧途。
「上山容易,下山難」的字面意思:我家附近有一座山,經常攀登。小時候無心聽到大人們說過這句話,當初沒在意的,後來長大一些,在山腳下上初中,參加學校的體育隊,每天早晨要跑步爬山。到達山頂以後,再從另一個緩坡土道上跑下來。這個時候,讓我深刻的體會了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難」。因為每天剛出發的時候,體力和精神狀態都非常好,但是,當你一股勁小跑到了海拔800米高度的小山上,體力下降的非常厲害,下山的時候,腿就有點發軟,精、氣、神雖然不錯,但是要格外小心,以防摔倒,因為,下山摔倒和上山摔倒是兩個概念,上山摔倒最多摔一跤,身體向前撲倒,有準備問題不大;下山看似輕巧,一旦摔倒,一不小心,會出大問題。事實中,我同學跑步,下山腿軟不小心,跌倒滾落了好遠,雖然沒出大問題,也摔了一身傷痕。為此,後來學校不讓學生爬山跑步鍛鍊身體了。
「上山容易,下山難」的暗喻:每個人生都需要攀登自己心中的「山」。每個人,由於所處社會位置的不同,那麼,每個人的人生之路也就不一樣,不過出發「點」都一樣,都要攀登自己認為的「山」。而且,我們一生中,會遇到好多「山」,可以把「山」比作誘惑,也可以把山比作人生的道路上面對的「欲望」。仔細想想就會發現,無論做什麼:由儉入奢易,可以把奢比作「山」,但是有奢入儉就難,不易下這座「山」。想想前幾天某地,廳級退休幹部,得疫病了,沒有高幹病房不住院,去醫院還要坐公務車,這是最好的例子;也可直接把這個山比作「抽菸」:學習的時候非常容易,那麼,想戒菸可就難了……。所以,這個山的暗喻,非常廣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要爬的「山」,風景各不相同。不過在我們當地,這句老俗話,更多表達有警言的意思。因為,當誰家小孩子,去和「混混」在一起玩的時候,都被被村裡老人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更大的意思是警告年輕人,不要學「壞習慣」,一旦養成壞習慣,將來會被「摔」的很慘。
這句老俗話,非常貼切的運用了暗喻的手法,把爬山——爬的時候剛開始有動力、有力量,下山的時候,瀏覽了風景,但是消耗了體力,所以下山的時候需要小心,危險,不要摔著是重點,是下山的難處。暗喻,把上山容易,比喻現實生活中的好多事情,無論是壞習慣,或者是做別的什麼事,有些事不能做,有些「山」不能爬,一旦爬上去了,想下來很難,因為,時間寶貴,世間也沒有後悔藥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