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三郎》是由高志森導演,杜國威編劇,謝君豪、潘燦良、蘇玉華、吳綺莉等主演的劇情電影,於1997年5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同年擊敗張國榮,謝君豪榮獲金馬影帝。
「心聲淚影女兒香,燕歸何處覓殘塘。紅綃夜盜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一首出場偈語,囊括了南海十三郎的一生,痴人也!電影《南海十三郎》的出場偈語不僅映照他的劇作《心聲淚影》、《女兒香》、《燕歸人未歸》、《寒江釣血》,也一一對應電影中的情節。
出場偈語
年輕氣盛追女孩子,仍按古板的思想和套路,最終連做備胎的資格也沒有,是為女兒香。時逢亂局,國破山河碎,渺小個人被大勢裹挾,隨風飄蕩,輕如陌上花,是為覓殘塘。封建時代思想文化受西方新學衝擊,為人做事,與時代格格不入,最終死於雪夜,是為寒江雪。時也命也,被清末民初大時代浪潮的衝擊,南海十三郎瘋癲了。
最輝煌的,當然是南海十三郎年輕氣盛、才華橫溢之時。南海十三郎與唐滌生師徒初會,粵曲平仄曲調和填詞之美,躍然浮於畫面,映入腦海。
最悲情的,當然是南海十三郎落魄時,平困潦倒,在茶樓與徒弟唐滌生再會。「相見若似夢,自此別去匆匆,此刻再重逢,咫尺隔萬重。我再見恩師,心中百般疼,仿似寶劍泥絮塵半封,昔日壯志與才氣全告終,江中雪,淚影兩朦朧。」
最得塔巴心的,則是一句話:「上山容易,下山又何難?「這是電影南海十三郎與太史公父子親情的回顧,也擊中了他鄉遊子的心,離家容易,回家難!何時才能榮歸故裡,雙親是否還在?揪心自問,暗自神傷……
片中的最後,印象最深的是那張雪山白鳳凰的畫,恍如少小尚未離家的時候,渴望著外面的繁華世界,而現如今深處都市,入目儘是一張白紙。我們都忘記了自己最初的夢想,淚目……
雪山白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