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動物園浣熊等11種動物搬新家:還原其原始生存環境
來源:北京青年報遊園北京青年報訊日前,北京動物園「小型食肉動物館」建成開放,浣熊、沙狐、黃喉貂等動物已經搬進了新家。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這個佔地面積570平方米的新展館,模擬森林、荒漠、極地苔原、熱帶雨林等8種生態環境,設置11個室外運動場。
-
北京市資訊|北京動物園小型食肉動物喬遷「新居」
北京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北京動物園小型食肉動物喬遷「新居」9月19日,記者在北京動物園了解到,浣熊、沙狐、黃喉貂等9種、18隻小型食肉動物昨日起陸續喬遷「新居」。銀狐和貉也將於檢疫期過後入住,預計國慶期間可在新場館與遊客見面。
-
動物園小型食肉動物館今開館,探館最好「朝九晚五」
今天(9月19日)上午,在北京動物園遊玩的遊客發現,位於小熊貓館東側的一個全新獸舍——小型食肉動物館正式亮相,沙狐、黑背胡狼、細尾獴等9種18隻小型食肉動物完成入住。「十一」前,將有11種、24隻動物全部完成入住,屆時遊客還將看到在北京動物園多年未見的小型食肉動物——貉。
-
北京動物園開新館了!丁滿(細尾獴)也要來!獅子王(2019)
#國慶去哪玩#【北京動物園開新館了!丁滿(細尾獴)也要來!#獅子王(2019)#】9月19日上午,北京動物園小熊貓館東側的一個全新獸舍小型食肉動物館正式亮相,沙狐、黑背胡狼、細尾獴等9種18隻小型食肉動物完成入住。「十一」前,將有11種、24隻動物全部完成入住。
-
動物世界中的「致命誘惑」:大型食肉動物經常用肉吸引小型動物
如果沒有像狼和灰熊這樣的頂級捕食者,那麼像郊狼和狐狸這樣的小型食肉動物,或者像鹿和麋鹿這樣的食草動物,它們的數量會急劇膨脹,不受控制。這會引發生態不平衡。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大型捕食者在控制小型捕食者和鹿方面扮演著關鍵但卻出人意料的角色。
-
華南農業:可能還有其他小型食肉動物
不過,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沈永義在接受《羊城晚報》採訪時表示,除了果子狸,其他小型食肉動物也可能對病毒存在擴大作用。「我們公布的目的,是希望公眾遠離野生動物,也希望給其他科學家做提示,挖出更多潛在宿主。」據悉,這是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沈永義教授、肖立華教授等科研人員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楊瑞馥研究員及廣州動物園科研部陳武高級獸醫師開展的最新研究。這項研究成果是攻關團隊分析1000多份樣品之後的結果,鎖定穿山甲為潛在中間宿主,通過病毒檢測,並對病毒基因組進行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基因序列相似性表達99%。
-
北京動物園首次建設中型猛獸館 豹子明年住別墅
北京動物園首建中型猛獸館設計成每個都是獨立的套間 整體2000多平方米 豹子家族明年住「別墅」 本報訊(記者陶穎)動物園的豹子們,將住進「聯排別墅」了。今天上午9點,北京動物園表示,開始首次建設中型猛獸館,主要為豹安新家,預計明年「五一」向遊客開放。 近年來,北京動物園改造獸舍,動物們陸續搬新家,住得更舒服、貼近原生態,也更方便遊客參觀。 先是長臂猿、松鼠猴等從傳統的籠子搬進大落地窗的「公寓」;北京奧運會前,熊貓新館建成,「奧運熊貓」、「國慶熊貓」先後入住「豪宅」;今年,老猴山也原址重建成「玻璃別墅」。
-
探秘罕見小型食肉動物:長期被忽視遭獵殺(組圖)
探秘罕見小型食肉動物:長期被忽視遭獵殺(組圖) 最近,科學家有史以來第一次調查研究了西非國家那些長久以來被忽視的小型食肉動物,調查對象多達12種,其中包括獾、貓鼬、果子狸和麝貓等。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不但親自對動物進行跟蹤,同時也用相機設置圈套對它們進行誘拍。 「這裡的很多動物都相當有好奇心,所有種類的動物都會走近我們放置好的相機,並用鼻子貼近它們。」
-
救助站緊急騰退 250隻小動物搬新家
原標題:250隻小動物搬新家 對於改作他用的農業大棚,北京正在進行治理,逐步恢復原狀。可是,大興區北臧村的一處大棚有點特殊,住在裡面的是小動物救助站的200隻貓和50隻狗。治理工作不能停滯,但小動物們又不能流離失所。在多個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下,小動物們順利搬了新家。
-
上海動物園兩棲動物搬新家 「蛙兒子」們在等你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5月31日報導:從上海動物園傳來好消息:兩爬館的新展區——兩棲動物展區目前正式開放。新展區在兩爬館二樓蘇卡達象龜展區旁,現入住的有角蛙、貓眼珍珠蛙、老爺樹蛙、大樹蛙、虎皮蠑螈、秉志肥螈等動物。
-
北京動物園拆園內流浪貓窩 稱保護珍稀動物安全
新京報訊 今年10月初,北京動物園對園內流浪貓窩分批拆除,引發動物保護志願者不滿。對此,動物園方面表示,此舉係為保障園區內野生動物安全,並計劃建造「貓島」,集中飼養節育的流浪貓。近日,有志願者稱,動物園方面表示不得再向動物園內放貓窩。昨日,動物園管理科工作人員表示,園方仍堅持10月份時的立場。
-
深秋初冬 多個看點 深度遊覽北京動物園
11月7日就是立冬了,在這深秋初冬的日子裡,北京動物園看點多!今天就來一場深度遊吧。北京動物園園區內彩葉樹種以銀杏、元寶楓、銀紅槭、白蠟、七葉樹、懸鈴木、鑽天楊等為主,經過多年的規劃和園林建設,形成了幾個風格各異、風景優美的彩葉樹觀賞區。
-
北京動物園有熊出沒
2014年,北京動物園對老熊山進行了改造。改造後的新熊山模擬熊熊的野外生存環境,避免了遊客隨意投餵和對熊熊正常生活的幹擾。
-
北京動物園內動物搬遷 上演動物大「遷徙」(圖)
隨著美洲動物區的改造落成,包括二趾樹懶、美洲鴕鳥、原駝等在內的9種30隻動物從昨天起陸續遷入新居,它們將於五一在新家正式與遊客會面。羊駝一家三口率先入住新家昨天下午,羊駝在遊人的簇擁下,從老宅搬入了新建成的美洲動物區西區。羊駝的搬家過程並不輕鬆。
-
北京一幼兒園建動物園 養殖50多種動物
北京一幼兒園建動物園養殖50多種動物 (1/8) "← →"翻頁
-
北京大興大棚內250隻貓狗遷新家,為何流浪動物這麼多?
對於改作他用的農業大棚,北京正在進行治理,逐步恢復原狀。資料圖:流浪狗 程寧 攝可是,大興區北臧村的一處大棚有點特殊,住在裡面的是小動物救助站的200隻貓和50隻狗。治理工作不能停滯,但小動物們又不能流離失所。在多個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下,小動物們順利搬了新家。
-
北京動物園:復工27天了,動物們竟然還在睡?#解鎖周邊遊#
北京動物園談起北京動物園,歷史可以追溯到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前身是為了學習西方先進經驗而建的農場試驗場,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正式開始接待遊客,經歷過民國變遷後,建國初期,「北平市園藝試驗場」更名為「西郊公園」。1955年,正式更名確立為「北京動物園」。
-
關閉58天後北京動物園今起迎客,動物們啥反應?
自今年1月24日全面閉園,北京動物園的動物們已經有整整58天沒有和遊客見面了。從今天開始,北京動物園恢復開放室外公共遊覽區域,遊客需至少提前一天網絡預約購票,若在園遊客量接近往年平日瞬時承載量的30%,公園將適時暫停遊客入園。
-
北京動物園為動物研發新食譜 小熊貓果冰吃得歡
本報訊(記者 王斌)動物園的動物們天熱都吃什麼呢?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北京動物園了解到,入伏以來,動物園全面啟動了動物防暑降溫工作,並推出了多項新措施。特別是豐富了冰塊品種,首次推出彩色冰塊和水果冰塊,既好看又好吃,有效激發了動物的食慾。
-
北京動物園今夏為動物研發多款「新食譜」 首次供應水果冰
動物園的動物們天熱都吃什麼呢?北京青年報記者8月2日從北京動物園了解到,入伏以來,動物園全面啟動了動物防暑降溫工作,並推出了多項新措施。特別是豐富了冰塊品種,首次推出彩色冰塊和水果冰塊,既好看又好吃,有效激發了動物的食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