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一缸觀賞魚,如果我們能把它們飼養多年,那一定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
比如說某些魚友飼養一條羅漢魚或者龍魚,以及一缸金魚等,大部分的魚友,在把自己的觀賞魚飼養多年以後,自己的養魚水平也是會隨之有所提升的。
這個飼養水平的提升,一定是綜合性的,絕對不僅僅局限於養魚的水質管理,還有觀賞魚的投餵、飼養密度的掌握,以及對於觀賞魚的觀察等很多、很多的細節。
只要是哪一個方面我們沒有注意到,有可能就會出現死魚的問題。
但是,還有一些魚友,能夠把自己的觀賞魚養大,有可能純屬偶然現象。
也就是說,這些觀賞魚的體質在購買時就很好,在我們的實際操作中,並不是太符合一定的規程,只是由於這些魚的耐受力非常之強悍,一點點的適應了我們的飼養手法而已。
我們比如說,很多魚友飼養的一缸中大型熱帶魚,地圖魚、鸚鵡魚、水虎魚或者其他錦鯉之類的,它們養熟了了之後會很皮實,基本不會患什麼大病。
而我們的水平,一點也沒有提升,只是按部就班的換水、餵食,感覺一切似乎良好。
隨著它們的逐步長大,有可能各種問題就來了,但是我們自認為,許多年來一直就是如此的飼養方法,它們也沒有事啊。
結果就會在某一天出現大問題,而且極有可能的現象就是:
只要一出問題,今天一兩條、明天四五條,很快一缸魚就徹底完蛋了。
最近,因為上述問題導致死魚現象的魚友,那可是大有人在。
雖然說有些魚友,確實是把一缸魚飼養了很長時間,因為我和很多魚友接觸,最早的也有三年了,我是親眼看著他的這些觀賞魚長大的。
當初問我飼養密度是否過大時,我一般的會說,暫時看來問題不大,可是長大了以後呢?
一般的魚友都是如此回答:長大了再說,或者長大了就給它們減密、換缸。
但是,三年過來了,魚還是那批魚、缸還是那個缸,只是當初的小魚苗如今長成了大魚,魚缸裡塞得像下餃子似的,在這種情況下,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問題。
在其他季節裡或許很好,只要一到盛夏季節,它們平時所積累的所有問題,在一剎那,就會瞬間爆發了。
這是一個水體毒素逐步增加、長期不合理投餵等,諸多問題疊加在一起所造成的矛盾。
比如說,以前的換水頻率和如今的換水頻率,它絕對不會一樣了,因為觀賞魚的密度,事實上已經增加了數倍,而我們還在一如既往地操作著。
再比如說餵食,以前的投餵量和現在的投餵量也不會一樣,雖然說,從觀賞魚的身形大小來說,小魚吃的少、大魚吃的多,從觀賞魚的食慾來看,小魚的攝食慾望強烈,大魚的攝食慾望可以略低,從腸胃功能講,小魚可以接受大量活食,大魚還是要以飼料為主、其他為輔……
等等吧,這些方方面面我們不去做以適度調理和改善,觀賞魚的腸炎一點點就會形成,魚的密度越大,對於我們的觀察就越不利,久而久之,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是直接大批量死魚。
而這所有的一切問題,都來源於一點,無論是水質還是投喂,全部是因為飼養密度過大所造成的。
飼養密度過大,首先魚體之間一定會相互摩擦,特別是一些大型錦鯉,還有比較善於打鬥的品種,這樣就會導致它們的體表不斷受傷或者黏液脫落太多。
再加上大量的排便和呼吸,直接就會導致水體中的各種毒素累積,之所以觀賞魚沒事,那是因為剛剛要達到可能致命的程度,我們恰好換水了,然後觀賞魚又正常了,或者我們加大過濾了,看起來它們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這些都是一種緩慢的傷害,也是觀賞魚各器官逐步受損的過程。
當這些受損部位,因為高溫環境、哪一次投餵過度、哪一次沒有看住水質,那好吧,什麼體表大量潰爛、水黴、爛鰓也就集體爆發了,再想搶救回來,它怎麼可能呢?
另外,如果飼養密度很大,為了有效保證住水質,在投餵量上我們可能會做以取捨,時間久之,觀賞魚的體質也就完蛋了,也是經不起任何的風吹雨打,但凡水質有點震蕩、水溫不在平衡,大批量腸炎或者直接死亡就開始出現了。
我就發現,很多魚友,會把自己養的魚,飼養密度很大而狀態又很好,拿來到處炫耀,意思就是,你看我多有本事,我的過濾系統如此高大上,這個水質它就是好,觀賞魚養的再多也沒有問題。
一時半刻的,確實沒有問題,這個現象,在某一階段內都會存在。
魚店裡的飼養密度更大,為什麼很多老魚友根本不去模仿呢?
就是因為,這種飼養模式,永遠只是暫時性的,我們短期內可以為之,但是一定要根據觀賞魚的成長和狀態去做適度調整,否則即使再強大的過濾系統,它也阻止不了觀賞魚的體表摩擦和打鬥問題。
保證適度的飼養密度,不是不可以,但是長期飼養密度過大,早早晚晚,這缸觀賞魚會死在飼養密度這四個字上的。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老魚友,越是觀賞魚的飼養時間很長,越要更多注意觀察水體的顏色或者指標,多注意觀察觀賞魚的所有狀態,以及適當調理整缸觀賞魚的飼養密度。
這是因為,他們死魚已經死怕了,而很多的新魚友,如果能把觀賞魚飼養兩年以上,那就美死了,自己就是養魚高手了。
其實呢?很多養魚老手,只要掃一眼新魚友魚缸的觀賞魚密度和過濾,基本上就可以斷定這缸魚還能堅持多久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