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蠶
小朋友觀察蠶。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顏梅麗、沈淑婷)春夏之際是養蠶的好時節,近期,我市小學生又興起了養蠶的熱潮,孩子們通過觀察蠶短暫一生的蛻變,感悟生命的神奇。不過,養蠶雖有趣,但去哪兒給蠶寶寶尋找桑葉成了不少家長的煩心事。近日,記者走訪我市6個區部分桑樹分布點,為市民繪製「桑樹地圖」。同時,記者也呼籲市民要文明採摘桑葉,莫要對桑樹造成傷害。
講述
家中蠶寶寶「斷糧」家長打來求助電話
桑樹集中分布點
近日,家住湖裡祥店一帶的市民嚴麗彬女士打來「求助」電話說:「祥店哪裡有桑葉?我兒子在養蠶,之前一直買得到桑葉,現在都買不到了。」原來,嚴麗彬是為蠶寶寶「斷糧」而著急。
嚴麗彬的兒子是小學四年級學生,今年養了5隻蠶。剛開始給蠶寶寶吃的桑葉都是嚴麗彬在學校附近的文具店購買的,1元1小包。有一天,嚴麗彬像往常一樣去購買桑葉,誰料,老闆跟她說沒貨了。「一時半會,我要上哪去找桑葉?」焦急的嚴麗彬在祥店一帶找了好幾個地方都找不到桑樹的影子。在諮詢本報和一些熱心媽媽之後,終於在周邊的一個小區內找到一棵桑樹,解了燃眉之急。
家住文灶一帶的市民杜君,之前為幫孩子找桑葉也費了很多周折。「剛開始也是不知道哪裡有桑樹,只好滿大街找。如果誰找到了,就在家長群裡互相通氣。」杜君說,這幾年,家裡的孩子都有養蠶,為了給孩子備足桑葉,她把周邊桑樹的分布點都「摸查」清楚,保證自家的蠶寶寶不會有「斷糧」的危機。
為保證桑葉新鮮,杜君每天都會幫孩子採桑葉。她說,孩子每天都會觀察蠶寶寶的生長變化,還給蠶寶寶清理大便,換葉子,寫養蠶日記,這個過程孩子不僅收穫了快樂,還培養了觀察能力和責任心。
走訪
桑樹大多種在小區低處的桑葉常被採光
桑樹較低的桑葉都被採光了。
近日,記者「兵分多路」對我市6個區進行走訪,發現城區內的桑樹基本上是種植在小區內,而且數量比較少,一個小區內一般就一兩棵。不少市民疑惑為什麼大街上鮮少看見桑樹?對此,市綠化管理中心工作人員說,桑樹屬於經濟樹種,它不具備樹冠美觀、觀賞性強等綠化樹種所需的條件,所以沒有被選作市政道路的綠化樹種。
因為桑樹的稀缺,每到養蠶季,桑葉被採光的現象並不少見。記者走訪同安振興小區,逛了一圈後發現了一棵桑樹。這棵桑樹比較高大,約有三層樓高。桑樹較低的葉子已基本被採光,只剩下一些細嫩光禿禿的枝條。採訪時恰逢一位成年女性在採桑葉,由於較低的桑葉已被採光,她必須跳起來才能採到桑葉。
家住海滄維多利亞小區的林女士自家院子種了一棵桑樹,每到養蠶的季節,慕名而來的客人便多了起來。林女士很樂意將桑葉分享給鄰居,不過她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嫩芽不能摘,這樣桑葉才能常摘常有。
市場
線上線下均可買到桑葉餵養前要擦乾淨
記者走訪時發現,一些小學周邊的文具店一般都有賣桑葉,1小包大概1元。金山小學附近一家文具店的老闆告訴記者,桑葉不是每天都有,而且量也不多。記者詢問桑葉是哪採的,老闆並沒有說明,只是說有空就去採,沒空就不去採。
除了線下銷售,線上電商也瞄準了這一商機,在網上賣起了桑葉。記者在某電商網站上看到,新鮮桑葉1斤的價格在8元左右,月銷上萬的商家不在少數。從賣家發布的資料看,桑葉大多來自專門種植、管理的桑園,貨源充足。
雖然線上購買桑葉方便,但也存在一些隱患。市民龔女士因找不到桑葉,曾在網上購買了一些桑葉,不過遺憾的是,蠶吃了之後沒過多久就死掉。對此,廈門五緣實驗學校教生物的王老師分析這可能與農殘、葉子沒擦乾淨、含水量高等原因有關係。他建議,買回來的桑葉最好先擦乾淨再給蠶食用。此外,如果桑葉太多吃不完放在冰箱保鮮,下次從冰箱拿出來餵食時,要放至常溫再給蠶食用,因為食用溫度太低的桑葉不利於蠶的健康。
支招
在家裡種桑樹或試試萵筍葉
除了桑葉之外,其他葉子是否也能成為蠶寶寶的食物?廈門五緣實驗學校教生物的王老師曾帶領學生做過這樣的探究,用萵筍葉替代桑葉來餵養蠶寶寶,結果發現有些蠶寶寶會吃萵筍葉,有些則不吃。王老師分析說,蠶吃不吃萵筍葉,這與蠶的品種和飢餓程度有關,並不是所有的蠶都吃萵筍葉。市民可以嘗試放萵筍葉讓蠶食用,如果蠶願意吃則可以繼續用萵筍葉餵養;如果幾個小時後仍不吃,要及時換回桑葉餵養,以免影響蠶的生長。
此外,市民如果實在找不到桑葉,在自家庭院或陽臺自種桑樹也是不錯的選擇。廈門市綠化管理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市民可以從花店或網上購買桑苗來種植,種植方法與其他普通植物的沒有太大區別,只要用心管理,存活率都比較高。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