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80年代的農村,那時基本沒買玩具,就是買也很少很少,村裡小夥伴們都差不多,造就了大家多少會做幾種,有些是父母親給做的玩具。
我們來聊一聊那個年代的我們,都玩過哪些玩具?有哪些娛樂活動或是遊戲?彈弓,在當時的農村常玩的玩具,主要取材簡單,用樹杈和橡皮筋就可以,(還有就是用粗鐵線做的),我們玩木頭做的比較多,家裡橡皮筋多少都有點,綁頭髮用的,也好找,做也方便。彈弓通常打鳥,那個年代鳥也多,不過現在不打了,保護自然。
滾鐵環,小時候常玩的玩具,也是一種活動,即是一種娛樂,也是一種體育鍛鍊,兩不誤。城裡農村都有,南方北方都會玩。
陀螺,用硬木頭削的,取材也簡單,找一段粗細合適的硬木,先用刀削好,再用鋸子鋸下,為了好旋轉,會在尖頭加個鋼珠。
鏈條槍,用自行車鏈條和鐵線做,用火柴的,為做鏈條槍,常去修自行車的地方,我在80年代末開始玩,別人送的。
玩泥巴,農村常玩的,就地取材,靠自己的想像,做出想做的形狀,估計也造就了不少雕塑家,我六年級也還玩泥巴,做的東西,還放到火裡烤,不過都裂了。
紙製作的玩具槍,很簡單易學,以前看的電影大都是八一廠,打仗的多,所以對玩具槍也情有獨鍾,孩子們一人一把,玩抗戰遊戲,抓壞蛋。
踢毽子,女孩的最愛,但是男孩也會玩的,用銅錢和毛線做的,也用紐扣做。
打桌球,無論哪個年代,很多大人小孩都喜歡,那時候,沒有桌球桌子,就自己想辦法,用桌子拼,或在地上打,沒有球拍,就用木板做,能想各種辦法。
那時的鐵皮玩具,鐵皮玩具流行了幾十年,80年代特別多,好玩,價格也比較便宜,孩子們會愛護,可以玩很久,我曾經也買過一個,上好發條,奔奔跳跳的很好玩,現在也有賣的,不過質量不如以前了。
小木頭鋼琴,很小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玩過,我在親戚家玩過,自己沒有,可能是那時候比較少和比較貴吧!可以彈出音樂。
紙風車,也是那時常玩的,自己會做,簡單易學,孩子們基本上都會。
玻璃彈珠,兒時最愛玩具之一,很多人都玩過,經常幾個人一起比賽,看看誰厲害,看看誰的眼力更準。
水槍,老家竹子多,用竹子做的,有點像打氣筒,(和針管類似),很好玩。一種打水的,和水槍一樣,我們叫「水箭筒」。還有一種是打小紙團的,外觀類似。
木頭做的木劍,木刀,木槍之類的,竹子做的竹蜻蜓,弓箭之類的,很多玩具不是用紙,就是木料,竹子。雖然做工粗糙,但都是好玩具。
小人書(連環畫),風靡大江南北,那個年代很多人都愛看,不認識字,也會看圖,大都是電影,或是一些傳奇故事一類,很好看。家裡還有幾本。
啤酒蓋大家都不陌生,當年啤酒蓋也是一種玩具,直接玩也可以,通常會把啤酒蓋用錘子敲平,用啤酒蓋一對一相互打,把另外一個打翻一面就贏了,這要技術的。還可以像彈彈珠一樣,幾個人一起彈著玩,撞到就贏。
口哨,一種是老師常用的,這個偶爾也會玩,當年我有一個,不知道誰給我的。
這個大家叫什麼,我當地的方言知道,用普通話我也叫不來了。紙做的,打翻過另外一面,就贏了。
貼紙,我喜歡,貼在書上或本子上,趕集時特別多,也便宜,80年代末開始玩這個。
下圖這個我老家叫「四腳蹄」,有點像豬蹄子,上面會寫著東西南北,還有其他的東西,要幾下就動幾下,有點像抽籤的感覺,看抽到什麼,很有意思的遊戲(玩具)。紙做的玩具還有很多,這個和風車,都是常玩的。
香菸盒子,糖紙,都是當年很有意思的東西。
露天電影你愛看嗎?一年當中會有幾場露天電影,全村老幼都會去看,看的是津津有味啊!現在也有,不過看的人不多了。
跳皮筋,姑娘們最愛之一,其實男同學也喜歡玩。跳皮筋不僅80後愛玩,這幾十年學校裡,還有很多人在玩。
跳格子,(跳房子)(大家叫什麼)畫法很多種,玩法也很多,小到一個人玩,大到需要一群人玩,我們曾經把半個操場,畫起來玩,全班一起上,有趣。圖片上只是一種畫法,還有很多種。
這個遊戲大家喜歡嗎?你們叫什麼?我老家叫做「打腳架」,老師不讓我們玩,容易受傷。
這個你們叫什麼,用毛線,我老家叫做「挑線」,不停地變換,兩個人玩,我玩不好,只會幾個手法。
其實80後玩的東西還有不少,有些可能一時記不起來了,大家有知道的可以評論留言,告訴我。
現在我偶爾也會做點玩具給孩子玩,不在老家,只能就地取材了,用廢舊的筷子。做工不好,不過也是一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