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肚裡的閱讀空間,是南京的特色。南京市全民閱讀辦供圖
2020共讀南京系列閱讀活動線上線下同時飄香。 南京市全民閱讀辦供圖
書香沁人心,十月正當時。
十月,諾獎掀起了閱讀的新熱潮;十月,南京入選世界「文學之都」一周年,持續不斷的閱讀活動再次奉上文化盛宴……金秋的南京,書香愈發濃鬱。成為中國首個「文都」,一年來,這座閱讀之城,以更加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以陸續更新開放的閱讀新空間,讓書香融入生活,讓閱讀成為南京人的生活方式,更吸引全國各地的讀者為南京書香慕名而來。
閱讀隨處可見持久氛圍讓南京書香氤氳
9月26日,第二十八屆南京書市拉開大幕,線上線下的豐富活動,配合大力度惠民措施,讓書店成為南京人深秋閒暇時的好去處。
9月28日孔子誕辰日,一場以「文都南京共讀經典」為主題的誦讀與展演活動,在丹桂飄香、梧桐成蔭鐘山風景區內的明孝陵博物館舉行,從而揭開第四屆南京經典名篇網絡誦讀大賽的序幕。連續8小時不間斷的閱讀活動,在多個文化地標接力,已成為連續四年的928閱讀新風尚。
10月1日雙節當天,南京圖書館等相關部門聯動南京高校、文化單位、文化協會以及大學生社群,組織南京20所高校、30個省市的在寧大學生和外國留學生,共聚南京長江路,共享南京長江路首屆中秋詩會。從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到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再到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無不在傳統吟誦中道出懷鄉濃情。
10月10日,第二屆南京市公共圖書館讀者節在金陵圖書館拉開大幕,十大特色閱讀篇章、百餘場創新型、互動性、智能化的文化活動,以多元化的閱讀元素和接地氣的閱讀方式,再次開啟南京讀者的盛宴。
金九銀十的南京,書香氤氳,閱讀活動每日不斷。不過,浸潤在書香氣中的南京,並非只在金九銀十可見。2019年南京居民綜合閱讀率達到96.36%,連續7年位居全省第一。今年,南京更以76.6的城市數字閱讀指數,摘得全國「2019年度十佳數字閱讀城市」稱號,並位列「十佳」之首。
南京城中有多處24小時圖書館與閱讀空間。 南京市全民閱讀辦供圖
南京從清晨到深夜,閱讀身影隨處可見。據調查數據顯示,全省以及南京每天閱讀時長在1小時以上的人口佔比過半,正是這無數個融入生活中的1小時閱讀,共同織就南京城中持續不斷的書香氣,形成閱讀之城獨特的城市氣質。
新文化名片萬場活動引全國書友慕名而來
南京各類閱讀活動,不僅穿透入城市的鋼筋水泥內,也「行走於」大街小巷之中。這些豐富的特色閱讀,更成為南京一張張新鮮的文化名片,吸引來了各地的讀者,將南京的書香飄入全國百姓家。
素有「天下文樞」之譽的南京,孕育了厚重的文化底蘊和書香文脈。由南京市全民閱讀辦創辦的「共讀南京」公益閱讀活動,四年多來沿著南京文脈以「一月一本南京名著」帶領讀者品讀南京、尋訪南京、走讀南京,讓「共讀南京」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其中,「書香南京大講堂」作為「共讀南京」講座、交流的主陣地,邀請了毛佩琦、潘知常、莫礪鋒、徐雁、程章燦等名家主講,並利用新媒體技術在網絡同步直播,同時製作成音視頻節目同步播出。而線下的尋訪走讀,更成為讀者中最熱門的「搶手貨」之一。
「在南京生活30多年了,以前只知道南京美,但其實對六朝文化真正了解很少,這幾年參加了『共讀南京』才更深刻地認識了解南京。」自2017年第一次加入到「共讀南京」的陣容中,邱虹至今幾乎未缺席過每個月的品讀活動,她告訴記者,即便每次「秒搶」的走讀活動報不上名,她也會前往活動現場,作為「旁聽生」偷偷享受一場閱讀大餐,「實在太有誘惑力了,因為報名很火爆,雖然每次都生怕錯過蹲點守候,但有時還是會搶不到名額。」
如邱虹一般已然將「共讀南京」當作生活一部分的讀者不在少數,「其實幾乎每一期都有『旁聽生』,如果與其他事情有衝突,也會首選來參加活動。畢竟由名家帶領著一起讀南京、識南京,結合名著在南京大街小巷中實地了解這座城市,機會太珍貴了。」邱虹告訴記者,每場活動結束都會帶起她新的閱讀熱情,主動去找來相關書籍深入閱讀,而南京豐盛的共讀活動更讓她外地的親朋好友很是羨慕,「在這些年的活動中,我也經常能看見一些外地趕來的書友,江浙滬省市慕名而來的讀者最多,他們非常羨慕我們南京有如此普及大眾讀者的閱讀活動。」
今年開始,「共讀南京」開始走進消防、走進企業,深入更多社區基層。讓全民閱讀的理念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共讀南京」在全國讀者中都贏得了高口碑,不僅入選第二屆江蘇全民閱讀「五十佳」十佳閱讀推廣活動,更獲得2019年度江蘇省一類公益閱讀推廣項目認證。「共讀南京」也成為黏合劑,凝聚著全市數百家社會閱讀組織與百萬讀者。
在南京,如「共讀南京」一般具有品牌魅力的閱讀活動諸多。作為全國最早開辦讀書節的城市之一,南京25年來堅持以「南京讀書節」主題活動為龍頭,挖掘提煉紅色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城市特色文化資源,聯合各區閱讀辦、各有關部門,策劃「市民學堂」「金圖講壇」「中華經典誦讀」等萬場的閱讀活動,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軍營、進網絡,引導人們親近閱讀、愛上閱讀。而對農村留守兒童、城市流動兒童和貧困家庭兒童等群體開展的「全民閱讀春風行動」、滿足了殘障人士等相關人群的文化需求的「朗讀者」,更在城市中全方位提升全民閱讀活動的影響力和覆蓋率。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列入民生實事項目,南京豐富多彩的各類閱讀活動讓廣大老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15分鐘閱讀文化圈24小時閱讀新空間讓市民按需「點單」
豐富的閱讀活動讓外地書友豔羨,而南京轉角即能遇見書香的各類特色閱讀空間,更在全國打響了名氣。南京書店數量2768家,在全國排名第二;在60家江蘇最美書店中南京有17家上榜,名列全省第一。近一年來,南京更陸續新增諸多新型閱讀空間。
市民在一家24小時圖書館內閱讀。 南京市全民閱讀辦供圖
10月10日,金陵圖書館籌備了兩個月、全新打造的「文都之窗」正式面向大眾開放,不僅開闢全新區域向讀者展示與文學之都相關的館藏紙質文獻,更將在此打造特色閱讀沙龍,「接下來,『文都之窗』將為南京各類閱讀組織提供一個讀書活動的共享空間。」金圖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此外「文都之窗」配備新型數字閱讀器,「我們打造了『閱讀咖啡機』,讀者在品嘗咖啡之餘,就可以在製作屏上下載館藏數字閱讀資源。」
今年,位於武定門登城口的「青春會客廳」正式對外開放。與之相對的是青春書店,是「藏」在城牆肚子裡的書店。店內圖書一萬餘冊,以青春文學圖書為主,設立「茅盾文學獎」「青春好書榜」專櫃,古老城牆與青春元素的巧妙融合,文學書店、文化展廳、專業錄音棚融為一體。
在南京「詩與遠方」,完美融合。玄武湖的書香公園、幕燕風景名勝區的文旅融合閱讀實踐基地、熙南裡街區……一批擁有圖書館閱讀資源的「南京共享圖書館」近一年來陸續進入南京景區,閱讀資源與湖光山色相伴,受到了遊客的一致好評。「這些信用智能借閱櫃還新增了一項『黑科技』——『刷臉借書』,讓圖書借閱更加高效安全與有趣。」金圖工作人員介紹,「而文旅數字閱讀機則可以提供近萬冊電子圖書、期刊、報紙等掃碼數字閱讀服務,今後還將結合景區特色,向公眾展示定製開發的旅遊類專題資源,是數字閱讀資源進景區的主要服務載體。」如此,徜徉於山水間的遊人在駐足休憩時有書相伴。
南京的閱讀打破時空限制,引入網際網路技術,創新借閱模式,更體現在融入南京各街道、社區的24小時閱讀空間中。今年,在南京小市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一隅,24小時圖書館正式開門迎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藏書區、設備區、閱讀區擺放著各類書籍,自助借還機上更可開啟「隨時隨地」閱讀。「繼白雲亭文化藝術中心、湖南路街道南秀村社區、挹江門街道魯迅園社區、熱河南路姜圩路社區、建寧路街道五所村社區、寶塔橋街道幕府西路社區、鳳凰雲書坊等7家24小時圖書館建成服務後,這是鼓樓再添的社區圖書館新陣地。」鼓樓區全民閱讀辦黃曉璐告訴記者,這些24小時閱讀新空間全面打造以傳統閱讀為基礎,向電子閱讀、有聲閱讀、雲端閱讀等多維度延伸的立體化閱讀新模式,全區更根據居民的定製要求,端出豐盛的惠民閱讀菜單。
採訪中記者獲悉,像這樣的24小時新型閱讀空間,南京已有59家,設置24小時自助借還機(智能借閱櫃)82座,在社區、地鐵站、商貿中心、旅遊景點等公共空間建成「圖書漂流文化驛站」392個,在公園景區、文博場館、城鄉社區等建設新型閱讀空間200多處,推動全市465家農家書屋延伸服務項目,舉辦各類文娛活動,形成「群眾家門口的文化驛站」。
南京逐步打造的「15分鐘閱讀文化圈」,讓閱讀之城的圖書隨處可見、閱讀觸手可及。
數字閱讀供給南京濃鬱書香飄向國際文學舞臺
傳統閱讀活動豐富,位居全國十佳之首的南京數字閱讀更不容小覷。在政策、技術和市場共同引領下,南京具備了超強聚合力,以數位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為主體的新興文化業態增加值增速超過25%,打造了多個特色產業園區,數字文化創意領域也湧現出一批市場影響力大、生長潛力強的優質數字閱讀陣地。
江蘇網絡文學谷在省作協、省網協、南京市委宣傳部、秦淮區政府共同打造下,以原創網絡文學為核心,IP版權轉化為紐帶,集網絡文學創作、影視、網劇、遊戲、動漫、出版、移動閱讀、有聲讀物、周邊產品等文、藝、娛一體的IP全產業鏈園區。「而南京以連尚文學、紅薯網和酷匠網為首的優秀網絡文學出版企業,則在全國闖出一片天地。作為江蘇省用戶數量最高的網絡文學龍頭企業,連尚文學集網絡原創、數字閱讀分發、移動閱讀分發、IP孵化培育為一體,已然成為國內主要的網絡文學品牌。
今年,在中國作協公布的「2020年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項目」以及「2020年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選題名單」,入選的40部網絡文學作品中,江蘇相關作品佔據12部,其中南京作品佔據7部之多。而9月底剛剛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南京網絡文學出版企業籤約作者陳釀的《傳國功匠》榮登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再顯南京網絡文學出版企業精品原創實力。「優秀的網絡文學原創供給,也支撐起南京豐富的數字閱讀資源。」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南京諸多優秀的數字閱讀陣地,自然吸引大量作者聚集,推出眾多優秀原創精品。驚豔的成績也是南京網絡文學近幾年助推現實題材創作轉型升級的重要體現。」
南京城內書香濃鬱,南京的作品同樣在海外飄香。在南京,不論是數字閱讀平臺還是網絡文學作品,都積極走向海外,在世界舞臺上講述南京故事,傳播南京文化,讓南京的書香飄向國際舞臺。
南報融媒體記者王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