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動物園,從遙遠的模里西斯而來的象龜寶寶,近期迎來了來青4年的紀念日,取名毛毛、青青、帶帶、路路的四隻象龜,在專職飼養員張婷玉的眼中,小傢伙們無論是「樣貌」還是「脾氣」都大不相同。相伴四年,張婷玉和象龜之間慢慢有了不一樣的默契。
四年愛上青島口味
在動物園象龜館,每天上午10時左右,四隻憨態可掬的象龜,都會準時到飼養員放置食物的木板邊上提前等待「放飯」。為了讓它們吃得更舒心,張婷玉和同事們都會精心「擺盤」,食物的種類也非常豐富。張婷玉告訴記者,象龜最多可以活到200歲,這四隻象龜相當於人類的8到10歲,「年齡」還是非常小的。
「在飼養前期,都是一點點摸索,後期才根據青島的特色和這四隻象龜亞成體的特點,調整食物份量和種類,慢慢增加食物多樣性。 」張婷玉說。象龜館旁邊綠油油的一片,就是工作人員為象龜精心種植的黑麥草,象龜以草類食物為主,它們的食物裡還會有桑葉、野菜、胡蘿蔔、南瓜,以及各類水果,當季的藍莓、草莓,它們也都能吃到。四隻象龜的咬合力還比較差,飼養員都會把食物細緻地切好。
2016年,在青島農業大學即將研究生畢業的張婷玉,通過招聘進入青島動物園,成為象龜專職飼養員。四年來,象龜成長的每一個細節她都悉心留意,一直陪伴著象龜在青島的生活。
四隻象龜各有脾氣性格
到底如何區分四隻象龜呢?張婷玉告訴記者,一眼掃過去最小的那一隻,是能吃的路路。雖然它看上去弱小,總是會給人受欺負吃不飽的錯覺,但實際情況卻相反,主動搶食盤、佔地盤永遠是它,象龜哥哥姐姐們可沒少被它頂翻殼。
青青、毛毛、帶帶的體型大小差距並不大,但是青青的外殼很有特色:整體偏方形,後腿兩側盾甲向外翹起。酷愛曬太陽,一般到了飯點兒不去吃飯仍在曬背的那一隻往往是它,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它不太喜歡日照時間短的冬天。
毛毛是飼養員眼裡溫順的「乖孩子」,膽子有點兒小,外界聲音比較大的時候會害怕躲起來,要用它最愛的胡蘿蔔才能哄好。帶帶則是增重冠軍、四龜賽跑冠軍、大胃王冠軍。帶帶留給飼養員的印象是「努力」:努力地爬,努力地吃,剛來時體重23斤的它,現在已經80斤。
對飼養員越來越依賴
張婷玉特別喜歡動物,每當為象龜擦擦背、洗洗澡,或是象龜看到她時熱情地迎上來,都讓她感到幸福和欣慰。有時候張婷玉正在打掃場館,象龜跑過來,享受這額外的「淋浴」時光。為了保護好象龜,張婷玉和同事們都儘量使用氣味小的消毒劑,能不用消毒劑的地方,就用鋼絲球手工清潔場館。
每天上午8時到下午5時,張婷玉基本都是和象龜一起度過的,因為象龜不是很喜歡運動,考慮到它們的健康,張婷玉會拿著食物引誘,增加象龜的運動量。 「如果運動太少,一天不起來的話,不僅影響食慾,還會影響消化吸收,可能會造成便秘。」張婷玉說。在飼養員們的精心照料下,四隻象龜來到青島後,從沒有生過病。
對於動物,張婷玉總會換位思考,隨時觀察它們的動向,掌握它們的需求。從動物角度出發,用心飼養,是張婷玉最簡單的初心和快樂。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馬曉婷 攝影 宋新華
【來源:大眾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