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超時空轉移的科幻故事,可謂由來以久,由早期《星空奇遇記》和《星球大戰》的太空戰艦。
到20世紀80年代的卡通片《超時空要塞》中的超時空號,乃至90年代初的卡通片《龍珠》中的主角悟空。
《費城試驗》都能超越時空限制,在一瞬間轉移到十萬八千裡外的地方。
在電影《變蠅人魔》中,主角則通過瞬間轉移裝置,將自己化成一堆粒子密碼,然後在裝置的另一端還原。
豈料期間卻因有烏蠅進入了裝置,結果使主角在還原時混入了烏蠅的基因,變成了怪物。
幾年前由朱迪·福斯特主演的《超時空接觸》,也談到了超時空轉移。
可見人們對這種技術的興趣歷久不衰。
皆因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沒有任何東西可快過光速。
所以這一人類要實現星際飛行的夢想,就須靠類似瞬間轉移的科技。
所謂「瞬間轉移」技術,就是將人、物體、信息或者數據瞬間從一個地方消失。
再在另一個地方將之重新現形。
瞬間的概念是指這個旅行過程中的時間和空間將會消失。
我們可以從一個地點瞬間到達另一地點,不需要走一段物理路線。
或者說在一個地方消失,同時在另一個地方重現。
其實這曾經是科學大師愛因斯坦提出的理論。
也就是把物體化解為能量,傳送到遙遠的地方,然後再把能量還原為物體。
10年前,科學界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或許愛因斯坦的這個理論真的不可能
但是目前的研究表明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卻也是可能的。
目前世界上有6個科學團體在積極研究。
瞬間轉移是實實在在的物理,任何物質包括生命在內
每一秒鐘都在進行億萬次的瞬間轉移。
用一個形象的描述是
每一樣事物都在虛實之間快速的切換。
其切換的頻率是普朗克時間。
所謂地球萬物
從本質來講都是有有限的最小粒子(原來是原子,現在是夸克,未來或許是其他)排列組合而成。
當人類掌握了如何精確地排列最小粒子的方法以後。
理論上是可以憑空造出任何的物體的。
真人是不可能的。
但可以藉助量子傳輸技術模擬出一模一樣的你且你還可以控制就和機器人一樣。
但你要控制才能與你一起動工作。
也像西遊記中的分身術一樣。
當你思維不在時自然不動。
還是按你比例克隆的機器人。
也許不止一個。
只要想得到沒有做不到。
藉助未來科技各種各樣的新材料,技術和新網絡傳輸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這個想法太超前了,目前只存在想像中,還無法做試驗。
怎樣把物質變成可傳送的東西,是要變成電波傳送然後解碼復原,還是開個傳送門走過去?如何實現都未可知,到時候先拿動物試驗吧。估計要等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