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女孩子都會去做指甲,讓手變得更好看,另外還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指甲的作用。其實,我國很早的時候,就有女性開始注重指甲的保護了。「護指套」又稱「護甲套」,在清朝後宮相關的電視劇中,經常可以看到後宮妃嬪手指上戴著長長的東西,那就是護甲套。
至今為止,知道的最早的護甲套,是在吉林省老河深地區出土的漢代金護指。它由薄薄的金片捲曲而成,粗細長短可以自由調整,呈螺旋狀向上延伸,簡單又實用。明朝的時候也出現過,只是到了清朝才盛行。
滿族的女子喜歡留長指甲,讓手指看起來更柔長纖細。除與生俱來的天賦條件外,還可以藉助裝飾,那就是將指甲蓄長。一般來說,要想指甲長到一寸左右,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但指甲長了後,稍不注意就會劈裂折斷,為了保護指甲,女子就會戴上護甲套。
但是,護甲套是富貴人家享受的東西,一是因為普通的女子要做家務、女紅、農活等,會妨礙日常的生活,她們留長指甲很不方便,也就沒有必要帶護甲套了。而大家閨秀以及後宮中的妃子不一樣,衣食住行都有人伺候,很少有需要親自動手的時候,很適合蓄指甲。
二是因為護甲套算是清朝女子地位的一種象徵,造價很高,製作也很精緻。清朝皇后、妃嬪們的指甲套有金銀製成的,還有玉、玳瑁、銅、琺瑯等多種材料。故宮收藏著一幅美國畫家為慈禧畫的油畫肖像中,慈禧手指上戴的護甲套就是由金、玉兩種材料製作而成。
護甲套利用鏤空、鏨花、鑲嵌等裝飾手法,紋樣大小跟著手指從下到上粗細的變化而變化,
看著更加自然。護甲套的長度也會隨著指甲的長度不同,相應的變化長度,指甲越長,護甲套也就越長。背面大都是鏤雕,極少封閉,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空氣可以流通,即使是夏季戴護甲套,也不會感到憋悶。
除了大指姆需要靈活不能受到限制之外,其它手指皆可以戴護甲套,從小拇指開始,然後依次戴過去。護甲套的佩戴,既可以雙手成對、成套地戴,也可以單手或單指戴。一般來說,一隻手最多三個。
滿族女子戴護甲套,有可能與他們的著裝有關係。從影視劇中可以看到,滿族的貴婦梳兩把頭,髮髻高聳向上伸延;上衣袖口呈馬蹄狀,將手背遮蓋,雙手戴著纖長的護甲套;腳上穿著厚達四、五寸的高底鞋,將腳部託起,服飾看起來很和諧統一。若馬蹄袖下是一雙禿而短的手指,其它的裝飾不變,看著會很奇怪。故滿族貴婦的服裝,也很適合佩戴護甲套,這也是清朝時流行戴護甲套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