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中經常看見女子佩戴護甲套,護甲套出現在屏幕裡的時候,都要被它的精美深深地吸引。我們經常看到妃嬪雖然帶著護甲的樣子很美,但是行事是頗為不方便的,即便是端起茶杯都要微微翹起手指,不然就很難受了,那護甲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只是一種裝飾品嗎?
首先對於嬪妃來說,護甲是她們最基本的裝飾,並且護甲具有一定的意義。清朝的女生對於護甲是一種特殊的審美,後宮的嬪妃喜歡留很長的指甲,但是當時並沒有現在這樣的美甲行當,所以怎麼保護好流出來的長指甲是個問題。
後宮的妃子們自然並不需要做什麼體力活,每天一門心思為了皇家子嗣、為了家族榮耀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那長長的指甲留下來是非常脆弱的,根本經不起折騰,一碰就斷,所以妃子們的需求就促進了護甲套的出現。
美麗的嬪妃能比的就是彼此的容貌,但凡是能增加魅力的東西自然不會被放過。所以護甲套就非常榮幸地成為各位嬪妃的心頭好。並且這其實非常迎合古代對女子的要求,古代的女性是只要能遮蓋,一寸皮膚就不要露出來。所以護甲套反而幫助女性進一步遮蓋自己的身體,還能獲得女性的追捧,在當時可以說是兩全其美的方法。
這個方法讓男性也非常歡喜,既能欣賞女性修長的手指,又不會因為盯著女性露出的手指而失了方寸。男性認為可以稱得上美的手指是非常難得的,對這種要求很高,只有白皙細長的手指才配得上美。所以護甲套又能防曬,進一步幫助女性的手指長成男性喜歡的樣子。對於那個時候的價值來考量,這件事情也進一步幫助女性完善自己。
還有,並不是誰都可以佩戴護甲的。古代社會對於階級地位劃分得非常清楚,站在社會階層制高點的人們來說,只要是能彰顯身份的東西都不會放過。指甲套的佩戴也是一種,畢竟統治階層不需要幹活謀生,所以指甲套的不方便加上對手和指甲的養護都能夠顯示自己身份的尊貴。
不要以為,指甲套是女人的專利,同樣有男子也會佩戴指甲套。別想歪,不是九千歲。畢竟,思想上追求高貴那必然也身體力行,他們也不知道留指甲是非常不衛生的一件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實屬意料之內。
隨著指甲套的流行,指甲套的花樣在貴族中不斷更新。大家紛紛開始用各種寶貴的飾品進行裝飾,仔細觀看電視劇也能發現,像貴妃、皇后這種高等級的妃嬪手上的指甲套必然極盡奢侈。當然,身份沒有那麼高貴的自然也不會戴多麼華麗的護甲套。
慈禧太后是個會享受的主,她的護甲套用的就是十分華貴的指甲套。材料選用的就是金和玉,更不要說還有珍貴的寶石鑲嵌,材料用的奢侈,技術要求的也是相當的高,採用的鏤雕技術還能讓手指頭不會感到難受,透氣舒適。
總結:護甲套的選擇也是根據當天的服裝來搭配,甚至是整套服裝的點睛之筆。清朝時期的女子著裝是考慮了護甲套在內的,如果沒有佩戴,在視覺上就會有非常怪異的感覺,所以護甲套的盛行也是一種必然結果。古代女子手無縛雞之力的人物形象是非常普遍的,所以碰帶緊急情況,又不能拔刀自救的時候,護甲湊巧就成了保命的工具。
指甲套的體積小,佩戴方便,且尖銳堅硬,說是一個小型武器也不為過。這對那個時候的女生來說也算是救命措施。從上文的介紹,我們能看出指甲套的作用非常多,在裝飾、防衛和地位上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影響。我們也能從時代追求的飾品中分析出時代下的觀念和階層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