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暴雨事件其實給杭州的防洪排澇敲響了警鐘。」杭州市人大代表陳馬多裡視察了水利設施後說,杭州的防洪排澇設施的建設相對滯後,建議杭州市能夠加快排澇工程的建設,讓杭州不再一下暴雨就看「海」。
杭州市人大常委會於8月14日,組織三組視察小組,分赴蕭山、餘杭、富陽三地視察水利設施。
8月15日,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召開「視察杭州市水利工作匯報會」,杭州市副市長戚哮虎匯報了全市水利工作情況。
水利基礎設施不夠完善
目前,杭州市的水利工作還存在一些主要問題。
水利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是杭州基礎設施建設中的「短板」,杭州主要河流幹堤達標率僅為61%,城區排澇能力嚴重不足,山塘及水庫病險率也有27.1%和38.7%,每當下持續的暴雨,城區許多地方就會因為排水不暢而積水。
同時,城市供水水源還比較單一,目前80%的水源取自錢塘江,20%取自東苕溪,水源安全體系尚未建成,應對突然水汙染事件的能力也不夠強。
此外,杭州還有70%以上的河道未完成整治,34%的河道未落實保潔,水汙染情況較重,水功能區達標率僅為47.6%,需治理水土流失的面積尚有1125平方公裡。
三堡排澇工程明年建成
陳馬多裡建議杭州市能夠加快排澇工程的建設。另外,各個職能部門對於河道管理還存在職責不清、職能不明確的問題,也需要儘快解決。
2007年的颱風「羅莎」曾導致杭州積水嚴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運河下遊的杭嘉湖平原水位上漲,運河水灌不下去,四處漫溢。三堡排澇工程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而建設的,它可以在汛期把運河水排到錢塘江去。
三堡排澇工程排澇設計流量為200立方米/秒,根據《杭州市「十二五」水利建設規劃項目》表,工程將於2013年完工。
2014年,排澇流量同為200立方米/秒的八堡排澇工程將開始動工,2020年建成,兩項排澇工程有望緩解杭州逢暴雨必澇的現狀。
明年建成閒林、湘湖兩大備用水庫
「十二五」期間,杭州市將計劃完成水利投資214.87億元。這些錢除了用在建設三堡排澇工程外,還將用於山塘水庫加固、山洪災害防治、水資源保障等方面。
比如,杭州要全面完成錢塘江、東苕溪主要地方的加固建設,河流幹堤達標率要從61%提升到87%以上,完成錢江水利樞紐、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完善防洪排澇工程體;建成閒林水庫(供水庫存1796萬立方米,2013年建成)、湘湖水庫(總庫容960萬立方米,應急水庫供水60萬噸/日,2013年建成)等城市備用水源工程,推動一批山區中小型水庫建設,提供城鄉供水安全性;開展新安江引水工程前期研究工作,條件成熟時開工建設。
杭州市將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水利建設,力爭今後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