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韓非子·有度》
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子在談及如何踐行法律時提出了「法不阿貴,繩不撓曲」的觀點。而這種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張,可以說具有很強的先進性,但是在封建社會的「家天下」框架之下,這一主張也終究只是淪為了口號而已。而在新中國建立之後,這一主張則被寫入了憲法之中,並在很多事件上得以體現,1983年的嚴打便是明證。
1983年,有感於社會治安的惡化,各種惡劣大案、要案的發生,中央面對這樣的情形果斷決定進行嚴打活動。
這次歷時數年的整治活動之中,有效地整肅了社會秩序,打擊了一大批的惡劣分子,保護了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在整治之中,一些背景深厚卻造成了極壞影響的高幹子弟也難逃法網,被依法進行了懲處,甚至其中有4個極為典型的高幹子弟還被判處了死刑。
這也體現了我國法律真正踐行了人人平等的原則,那麼這四個被判處死刑的高幹子弟,又都是誰呢?
社會秩序上的變化
上世紀八十年代,可以說是一個破立更迭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我國結束了一系列錯誤的運動,走上了正確的道路。但是,由於長期積弊所帶來的社會性隱患卻仍在影響著整個社會秩序的穩定。
在長期的無秩序影響之下,當時的人們法律觀念淡薄、道德水準下降;而且在生產方面,由於社會生產處於恢復狀態並不能完全實現人口的再就業,這也就造成了社會上存在著大量的待業人員。而這些待業人員的數量,更是隨著知青下鄉活動的結束,知識青年返回城市而變得尤為突出。這一點上也是計劃生育被確立為國策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是大批的待業人員,另一方面則是有限的就業崗位,這樣的矛盾之下,再輔以缺少對法律的敬畏、對道德的遵循,社會治安上的變化可想而知。
表現在具體的方面,就是一系列犯罪案件在數量上的不斷增加;一些影響惡劣的大案的頻繁發生。
從數據顯示在數量上,在八十年代初,每年我國立案的案件便多達七十餘萬件以上,其中1981年甚至多達八十九萬多起。這樣的數量也直接反映了社會治安上的問題所在。
而從大案上,則更是在全國內屢有發生。其中,東北二王、內蒙古牙克石特大案都是代表性的案件。在這些大案中,行兇者手段狠辣激進,對於生命、法律毫無敬畏之心,造成了多人死亡的惡果,影響極其惡劣。
更為嚴峻的一點就是,各地甚至還出現了一些有組織的團夥,這顯然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了社會、人民。
因此,整治治安也越來越成為群眾的呼聲,社會的需要。
嚴打開始
就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1983年8月《關於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的決定》發布,隨後短短幾天內一系列的法規獲得通過,而這也標誌著嚴打的開始。在這場意義深遠的嚴打之中,根據時勢的變化,持續了三個階段共歷時三年五個多月。
依據「從重從快,一網打盡」的精神,嚴打中一系列罄竹難書的惡人也都遭到了應有的結果。整個社會的治安也在嚴打之下迅速恢復,為人民的安危、社會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而在被懲處的一百七十七萬多人中,我們也能夠看到的是對於行兇者的絕不姑息,對於上位者的一視同仁。
這其中,便有4個高幹子弟也成為了被明正典刑的人物,更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之上。
他們都是誰呢?
咎由自取,自食惡果
《周易》有語: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說得便是人要成名自當積累善行,而導致毀滅自身的則是因為積累了惡行。而對於這四個高幹子弟而言,這句話用來形容他們則恰如其分。
之所以要將這兩個高幹子弟放在一起,乃是他們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更是一同作惡的杭州「二熊」。
作為開國少將熊應堂的兒子,這兩個親兄弟卻並沒有繼承其父為了祖國、為了人民而不屈奮鬥的精神,反倒成為了為禍一方的人物。當然,在兄弟二人的成長之中,作為父親的熊應堂以及其妻子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寵溺、驕縱也應了那句慣子等於殺子的讖語。
正如電視劇《亮劍》中的一段鏡頭一般無二,在李雲龍、趙剛在北京會面帶著兒子前去電影院觀看電影時,與人發生衝突被帶至派出所,李雲龍怒而拍出證件,一眾人見狀立刻如同川劇變臉一般,開始向李、趙道歉。趙剛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但是李雲龍卻不以為意。
而現實中,熊應堂及其夫人亦是如此,未能看到問題所在。就在他們的驕縱、放任以及旁人的「怯懦、害怕」之中,熊紫平、熊北平走上了歧途。
上學時,兄弟二人便動輒打罵老師、同學,偷盜;而在進入部隊後,酗酒鬧事等事不勝枚舉,其兄長熊北平甚至還沾汙了一名女戰士;退役之後,二人返回杭州並在國企上班,可是他們卻並未迷途知返而是更有過之,在幾年內,140多名女子遭其災殃。
罪行昭昭,最終兩兄弟也自食惡果。
作為陳再道上將的兒子,他的行徑可以說有辱家門。其父陳再道,17歲便加入了自衛軍,並參加了黃麻起義。而在隨後從反圍剿戰役、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他都立下了赫赫戰功。
都說虎父無犬子,但是陳東平卻是例外。生於將軍之家的他,生活自然無虞,可是這樣的家庭之下,本該品行端正的他卻養成了奢靡、腐化的做派,對於女子時常欺負。
就在進入哈軍工之後,他仍舊難改惡習。除了日常的懶惰掛科之外,最甚的是他卻有著通敵之舉,主動聯絡特務,向他們輸送情報。
行徑之惡劣,可見一斑。在被查獲後,他被派往農場勞改,然而在結束勞教後卻變本加厲為禍一方。
最終,在嚴打之後1984年他被判處死刑。
作為朱元帥最小的孫子,對於朱國華的被處決,他的奶奶康克青的評語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年少時的朱國華,其實非常優秀,也深得爺爺、奶奶喜愛。但是,就在大學畢業分配工作之後,缺少了管束的他卻在各種社會閒散人員的巴結中迷失了自我。顯赫的身份,也讓他自認有了靠山。
在社會閒散人員的影響之下,朱國華也從開始的循規蹈矩變得有恃無恐。日常的曠工不說,他還與各個社會混混對女子進行了侵犯。
正是因此在嚴打之前他便被捕,而嚴打的開始卻也為他的生命劃上了句號。在審理之時,他甚至還有往自己身上攬責的行為,至於原因無非就是他認為的身份。
但是,就在他的奶奶康克青知悉後卻並未介入,反倒是明確表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最終,朱國華也被判處死刑,處決。
小結
其實,在這次嚴打之中被處決的高幹子弟不只有以上四人,還有葛志文等六人。而這次的嚴打,對於貫徹韓非子的觀念,樹立法律的尊嚴、警醒包括高幹自己在內的世人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標杆性作用。「法治」也越來越成為時代、人民的需要。而遵紀守法,也當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