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某海岸靶場引擎轟鳴、硝煙瀰漫,海軍航空大學某團正實施地靶實彈攻擊訓練。
啟動、滑出、加速、升空……8時許,一枚綠色的信號彈劃破寧靜的機場上空,一架架齊裝滿掛的戰鷹依次滑出,伴著巨大的轟鳴聲直衝藍天,呼嘯著向靶場飛去。
靶場上空戰機的轟鳴聲漸漸接近,「xx發現目標,請求進入攻擊狀態。」「注意保持狀態,進入攻擊狀態。」收到攻擊指令後,飛行學員王澤輝果斷調整好飛行姿態,佔據有利攻擊位置,在xx米高度果斷扣動扳機,轟鳴聲中,火箭彈奔著靶心飛去。伴隨著巨大的爆炸聲,塵土爆起數米高,靶心頃刻間淹沒在滾滾黑煙之中,一擊即中。
新大綱明確提出,地靶實彈訓練是飛行員必須完成的戰術課目。該團嚴格按照新大綱組訓施訓,針對實彈打靶動用武器多、安全風險高、佔場時間長、多架次保障難度大、參訓新員多等特點,該團黨委深入分析靶場實彈攻擊的訓練形勢、組訓難點、安全風險,樹立「練為戰」的訓練指導思想,組織空地勤人員充分進行特情預想預測,並反覆推演特情處置預案,對每個環節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對訓練安全底數進行綜合評價,確保實彈射擊的精準安全實施。
每一名飛行學員結束任務後都一頭扎進戰術研究室,結合飛參判讀和靶場傳回的數據,復盤上一個架次進入、俯衝、射擊、退出的動作,在反覆比對中尋求最佳攻擊效果,實現飛一個架次就有一個架次的提升,努力讓每一枚炮彈都轉化為戰鬥力。
「實彈攻擊,必須由飛行員根據戰機、環境的實時狀態,自主建立攻擊航線,臨機選擇打擊姿態,進一步拉近訓練場與戰場的距離。」該團領導介紹。
飛行員在空中酣暢淋漓,地面保障人員鬥志不減,記者在訓練現場看到戰機一架接著一架升空、著陸,機務官兵也不斷往返於退彈區和起飛線。戰機滑回,退彈保障組第一時間衝上前,詢問飛行員裝備使用情況並插好保險銷,檢查無故障後,以最快速度完成航炮電氣路檢查、退出彈殼、捅擦炮管。
軍械人員確認安全後,其他專業人員才按照各自分工,上飛機做外部檢查、通電檢查、塗油潤滑,全面細緻地做著再次出動機務準備工作,迎接他們的將是下一個架次的飛行。
走進飛行員休息室,大屏幕顯示的實彈攻擊得現場回傳畫面,飛行員對實彈攻擊的成績都比較滿意。該團通過樹立『升空就是作戰、起飛就是迎敵』的訓練導向,錘鍊了新飛行員過硬的心理素質和技戰術水平。帶著勝利的喜悅,這群年輕的飛行員們將會帶著夢想奔赴下一徵程!
來源:海軍新聞微信公眾號
作者:張永彬 徐英龍 商玲強 李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