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的出現能結束屠殺日常的食用動物嗎?例如:雞,鴨,牛等

2020-12-03 小虎有話說

屠殺在人類社會中有特殊的意味,一般帶有「不必要且殘忍」的意思。人類屠宰牲畜顯然不是「不必要」,因為所有生物都有追求生存的權力,人也一樣,為此進行的捕獵養殖不能看作不必要。

你是看到屠殺動物於心不忍,但是只要活著一天,我們就無法不通過擠佔其他動物的空間或者去殺他們來維持我們的生活,如果真的想要變成聖母,只有殺死自己這一條路了。這也不現實。肯定是逐步取代,所以這個過程就是人造肉慢慢普及,養殖業逐漸降低出欄量,不會一夜之間全殺掉。何況你信我,絕對是還有人,尤其是有錢人會吃真肉,到時候就全是高端和牛那種了。就像現在的人還吃野味一樣,搞不好還有黑市。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裡只能選擇被剝削還是死,你會選擇死嗎?這種選擇每天都在發生,70億人的選擇證明了我說的而不是你說的,包括你自己雖然嘴上這麼說,實際上還是選擇了被剝削而不是死,不是嗎?

種族滅絕跟動物個體有啥關係。人類社會一旦富起來,生育率就低,最後人類不得滅絕了嗎。難道我們因為要考慮人類的種族延續而強迫自己生育兩個孩子嗎?很明顯,不會。個體的選擇是依據當前的環境利弊,而不是依據該種族的延續問題。當然,動物不懂複雜的利弊問題,但所有動物有痛覺,部分動物有「快樂」、「壓抑」的情緒。

講兩個點吧,1,把基因的延續和物種的延續混淆。2,把人類的情感強加到動物身上。

「我想如果基因/動物有思想的話,它們想要的繁衍是基於自身競爭力變強的繁衍而不是徹底依附於另一個種族的繁衍,最好是變成蟑螂老鼠這種突變快適應力強的生物。」而實際上,基因是不喜歡突變的,因為突變了就不是它自己了,而是他的一個競爭對手,環境適應力較差的基因不就是這樣被淘汰的嗎?

基因的繁衍是不考慮物種的,因為基因表達形成細胞,生物,等等,只是基因保護自己的工具,防止在沒有來得及複製和繁衍的情況下就被消滅,工具越強大越能適應環境就能夠更加程度的繁衍。在經過足夠長時間的充分博弈之後,表現出來的就是物種的表現型之間的強弱競爭了,也就是「工具」之間的競爭,但是本質還是基因的競爭。

這裡要明晰一點,並不是基因本身想要變得能夠產生強大工具,而是能夠產生強大工具的變異性保留了下來。作為不能產生強大工具的基因是「不願意」變化也不願意被淘汰的,可是自然選擇就是如此。

另外厭惡一些人的言行,明明為了人類自己的生存來剝削其他生物,卻說是為了他們物種的延續。

實際上,被人類所「剝削」的物種,幾乎是自然界最成功的物種,沒有人類的「剝削」,他們的種族規模永遠達不到這樣龐大,甚至可以說是他們在利用人類。比如水稻,利用自己能夠產生澱粉這一優勢,使得人類為它的繁衍付出巨大勞動力,使其成為這個星球上規模最龐大的物種之一,豬,狗,雞鴨也是同理可得。

有一本網絡小說,是這樣的,裡面的智慧生物全都是動物,裡面的動物可以變身為動物頭人身的樣子,因為有食草動物食肉動物以及各種物種,所以一直以來都充滿了戰爭,後來有幾個偉大的動物因為慈悲不忍之心,發明了人造肉,並且訂立了嚴苛的法律,裡面的人造肉是通過大概類似生物的什麼細胞培養法製造的。其實還有一點也挺細思恐極的,我們的動畫虹貓藍兔歷險記,裡面有食草食肉的,而且它們作為動物都有靈智,那麼他們平時是怎麼生活的。

現在覺得不太可能?人造肉絕對是革命性產物甚至大於電動汽車的顛覆性,技術成熟以後安全營養口感都會超過動物肉,沒有畜牧業的不穩定性風險,斷絕了禽流感狂牛症這些危害,能量轉化率大大提升。也許若干年以後,人類再想起殺死吃掉動物會認為是不文明行為。

如果將來人造肉完勝養殖肉,那麼養殖肉在被淘汰的同時也會像現在的野生肉一樣變成平時吃不到的肉,那麼就會有許多人開始覺得吃養殖肉更加厲害和更美味,事實上就像現在的野生肉不如養殖肉一樣,在那種情況下養殖肉不如人造肉,但是人們就是喜歡去追求平時吃不到的東西。

技術是逐步完善的,性價比和接受度是慢慢呈現的,人造肉普及的過程中,動物養殖規模會逐漸減少,市場又不是一夜就能被佔領了,怎麼會出現大量放生動物這種情況。等到人造肉普及之後,養殖動物因為成本高,就會走精品路線,比如各種動物農場供著養,賣高價給有錢人,不可能出現滅絕。

人造肉被發明出來不光是這一個原因,我們國內的糧食總量有30%是人吃了,還有40%是給動物吃掉了。飼養牲畜已經影響到我們的生存空間,佔用了太多的土地、水、糧食資源,出現糧食危機,畜牧業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人造肉的出現是食品生物科技、可持續發展理念、氣候環境、人道主義、商業等共同作用的結果,人造肉的生產與發展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

人造肉完全替代動物那也不太現實,人類進化了千萬年不可能一下子就不吃肉了吧。就算明天就研發出來個成本低廉,口感以假亂真,營養豐富的人造肉,全社會普及和群眾心理接受都有個過程的,人養殖業也不是傻子,你人造肉逐漸普及,我養殖業慢慢削減規模就是。就算最後全社會普及人造肉,我養殖業還可以走精品路線,就一個自然養殖的噱頭就有大把人買單!

相關焦點

  • 有點幹、脆脆的、像真肉……讓華爾街為之瘋狂的人造肉到底啥味道?
    從那時起,至少有六家公司成立,旨在減少食品浪費和排放,同時減輕動物的痛苦,改善人類健康。他們都致力於將肉或魚細胞轉化為可食用的肉。而上周Beyond Meat成功上市,籌集近2.5億美元,估值高達近15億美元,讓人造肉的概念又火起來了。隨著技術的發展,雞、鴨、魚、牛肉……在人造肉的清單上將越來越豐富。那麼,讓資本為之狂歡的人造肉,吃起來能否也讓食客為之傾心呢?
  • 別狂吹人造肉了!
    他預測,有一天,人類不再會做這種蠢事,而能在合適的條件下專門培育想吃的那部分(這樣就會避免浪費時間去養雞頭雞屁股等)。進入21世紀後,邱吉爾的夢想在實驗室裡被科學家變成了現實。不只是伊恩這隻雞能「撿回一條命」,科學家們也正在努力,讓人類即便不宰殺動物也能吃到肉。
  • 人造肉是大趨勢還是「智商稅」?
    他預測,有一天,人類不再會做這種蠢事,而能在合適的條件下專門培育想吃的那部分(這樣就會避免浪費時間去養雞頭雞屁股等)。進入21世紀後,邱吉爾的夢想在實驗室裡被科學家變成了現實。不只是伊恩這隻雞能「撿回一條命」,科學家們也正在努力,讓人類即便不宰殺動物也能吃到肉。
  • 2020:人造肉還會是風口嗎?
    人造肉概念板塊指數走勢圖,圖源東方財富網梳理人造肉的發展,這並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早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中國內陸就陸續有人造肉企業成立,不過早期的人造肉大多是粗加工,通過豆類產品,在機器的擠壓,調味料的輔佐下形成肉味。伴隨著食品深加工的進步,通過植物原料加工模仿動物三維結構走進現實,動物細胞培養也挺過技術難關,人造肉市場近兩年來也迎來爆發節點。
  • 「美蛙」還能吃嗎?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到底什麼肉能吃
    重慶日報消息,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之後,到底什麼肉能吃?哪些動物可以合理利用?焦點1到底哪些肉能吃?建議:修訂野生動物法,科學設定野生動物的內涵「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之後,到底什麼肉能吃?哪些動物可以合理利用?」執法檢查中,不少專家學者、基層單位提出了界限問題。
  • 鴨脖子、雞脖子、豬脖子,淋巴多不能吃!是真的嗎?告訴你真相
    這樣的雞脖子、鴨脖子、豬脖子到底能不能吃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的誤區,吃這些動物的脖子,就等於吃淋巴結,而淋巴結是排毒的,就相當於吃排毒部位,這種觀點有待商榷,淋巴結是動物身體中的器官,用來過濾病原體,並不是排毒器官。並且淋巴結在動物的全身都是有的,脖子只是比較集中罷了。如果是這樣理解的話,動物的肉也不能吃了,因為有些肉上是存在淋巴結的。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 到底什麼肉能吃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之後,到底什麼肉能吃?哪些動物可以合理利用?6月中旬,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託,市人大常委會開展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以下簡稱「一決定一法」)執法檢查。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 到底什麼肉能吃?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之後,到底什麼肉能吃?哪些動物可以合理利用?6月中旬,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託,市人大常委會開展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以下簡稱「一決定一法」)執法檢查。
  • 人造牛肉、雞肉、兔肉還能接受,人造大象肉你敢吃嗎?
    人造牛肉、雞肉、兔肉還能接受,人造大象肉你敢吃嗎?不管你聽沒聽過或者接不接受,人造肉已經從概念開始走向了主流。今天我們所說的人造肉有兩種,一種是素肉,由大豆等植物蛋白加工而成,實際上不過是豆製品生成的各種食品。而沒有加工成人造肉的各類大豆食品,早就在各國的素食主義者中流行開來。另一種人造肉就是與真正的動物肉類相似或相同的肉,是以動物幹細胞為母本培養和生產的。
  • 中國首款人造肉月餅下月面市 國人會買帳嗎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肉當然是吃貨們不懈追求的食物。近日,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李健實驗室團隊宣布,該團隊與植物肉品牌Starfield合作研發的中國第一代「人造肉」產品——仿老上海鮮肉月餅的植物「人造肉」月餅預計9月面市。消息一出,「人造肉」概念股延續漲勢,幾家公司均出現漲停行情。
  • 同為禽類雞鴨鵝哪個營養價值最高?
    禽類中所含的脂肪成分主要是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的單不飽和脂肪酸;而豬、牛、羊肉中的脂肪,則主要是容易導致冠心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飽和脂肪酸。所以,常吃禽類能夠預防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可食部分的雞、鴨、鵝肉中的蛋白質含量為16%~25%,比豬、牛、羊等畜肉的蛋白質含量高一些。
  • 人造雞蛋,你見過嗎?
    現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注重食品安全與健康,所以才會出現「素食主義者」、「非轉基因食品」、「有機食品」等等的大眾需求。因此如今的植物乳越來越受歡迎,最典型的就是椰奶,過年餐桌上的必備飲品。然而,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原料。大豆不僅能做成素食,還能做成葷食的模樣,譬如大家常見的素雞和素鴨。素雞就是形似「雞肉」,才被南北朝時期信佛的梁武帝當作葷食來吃。
  • 麻辣的鴨脖雞脖能不能吃?脖子上的淋巴結,真的致癌嗎?
    相信有不少的朋友喜歡吃麻辣的鴨脖雞脖,不僅口感非常的好,而且還增加我們的食慾。最近有一則新聞表示,麻辣的鴨脖雞脖有很多淋巴結,吃多了會致癌,真相真的是這樣嗎?豬脖子、雞脖子、鴨脖子,到底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鴨脖雞脖能不能吃?會不會危害我們的健康?
  • 貓能吃雞骨頭嗎?貓咪吃了雞骨頭怎麼辦?
    貓能吃雞骨頭嗎?貓咪吃了雞骨頭怎麼辦?在飼養寵物貓的時候,很多主人都會餵食貓咪除了貓糧外的其他食物,其實鏟屎官這麼做多半也是出於好心,可以逗貓咪開心。但貓能吃雞骨頭嗎?貓咪吃了雞骨頭又該怎麼解決呢?下面,貓貓網小編就為您細說一下貓咪吃雞骨頭的問題,如果您也恰好碰到了這樣的事情,那麼相信以下的文章一定可以幫到您!
  • 豬脖子、雞脖子和鴨脖子,吃錯了會致癌?告訴你到底哪種肉不能吃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今天我們一起來說說,豬脖子、雞脖子、鴨脖子,到底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豬脖子含有淋巴結,吃了會致癌?不過大家不用擔心,病變的淋巴肉味道很難聞,在市場上是禁止銷售的。我們從正規渠道購買的豬肉,普遍經過嚴格的檢驗檢疫,不會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但是小商小販製作的包子、餃子等,很可能使用了未經處理的廉價豬脖子肉,所以奉勸大家購買時一定要小心謹慎。
  • 雞、鴨、魚、肉、蝦這些部位千萬別吃!可能會中毒或喪命!
    今天就來跟大家「解剖」一下,生活中常吃的幾種肉食——雞、鴨、魚、肉、蝦,這些部位千萬別吃,毒素和寄生蟲最多!雞——雞屁股很多人把雞屁股當成美味,雞屁股俗稱雞臀尖、雞尾,即肛門上方的三角狀的肥肉塊,很多人就好這一口。但其實雞屁股的細菌和病原體很多,有一些即使煮熟了也殺不死。
  • 星巴克、肯德基同時推出「人造肉」套餐,你不嘗試...
    「我們都叫它『高端雞塊』,目前只在其他城市的三個門店銷售,可能總部想看看顧客的反饋情況。」上述銷售人員稱。值得注意的是,不到2元可獲得5個「植培黃金雞塊」僅是公測活動的「嘗鮮價」,實際上,肯德基普通的「黃金雞塊」為12.5元/5塊,而「人造肉」版的「黃金雞塊」正式官宣價格尚未可知。
  • 人造肉從科幻變現實!未來自然食物將成奢侈品!
    實際上,除了已廣泛應用的人造牛肉漢堡和人造雞塊以外,還有一些高端人造食物也陸續進入人造食品的世界,如人造鵝肝、人造鰻魚、人造金槍魚等,而更為家常類的人造雞蛋、人造香腸、人造豬肉粉也已投放市場。 曾幾何時,人造肉還是科幻專屬,不料科幻這麼快就走進現實。
  • 人造肉之後又出人造雞蛋!未來食物還有真的嗎?
    光有人造肉還不夠,繼人造肉之後,美國一家科技公司有研發出了人造雞蛋。援引外媒日前報導,以植物為原料的人造雞蛋本月將在美國最大連鎖超市克羅格上市。不過尚不知人造雞蛋與真正的雞蛋之間口感有怎樣的區別。  編輯點評:現在越來越多植物性蛋白開始替代肉類蛋白,而人造食品也成為炙手可熱的美食,目前人造肉已經開始大範圍全球推廣,而人造蛋相信也會在短期內呈現在各位的餐桌上,是成本更低還是食用更健康,各位網友你們怎麼看呢
  • 致吃貨:除了野生動物,還有近兩百種動物你能吃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次席捲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便與吃野生動物有著密切關係。疫情的出現使老百姓們再次重視起野生動物的保護問題。肉供食用,皮供工業用。蛇製備蛇酒,供藥用。蛇蛻也供藥用。雖然是大型無毒蛇,但活體蛇攜帶傳染線蟲、絛蟲等寄生蟲。絛蟲進入人體內後,會用其頭部的「鉤子」附著在寄主的內臟。引發人體噁心、嘔吐、內臟發炎、腹瀉、痙攣等。野生虎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