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神話傳說中,有四大神獸存在,更有龍鳳呈祥之說。早在古代,鳳凰就被認為是祥瑞,皇后就是鳳凰的象徵。從一句俗語「飛上枝頭變鳳凰」一說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人們對鳳凰的喜愛。不過就算再怎麼喜愛鳳凰,它也總歸是個傳說,並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中。這也讓人對鳳凰的喜歡鍍了一層夢幻的光。儘管沒有傳說中的鳳凰,但在現實中,有不少鳥類與鳳凰有著相似的樣子,早在前些年,山西省的一位老人就發現過「金鳳凰」。
鳥類愛好者們都知道,雖然鳥類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但也有些極為罕見的存在,它們都是國家級的保護動物。而喜好拍攝鳥類的人大概也都知道一個好去處,那就是山西的柳河村,那裡有一個鳥類拍攝地,是近些年才形成的。這個拍攝地的規定很是奇葩,但凡需要拍攝鳥類的人,都必須經由郭存鎖帶領,而且拍攝的地點是固定的,不允許亂跑,時間長短也有限制。但哪怕這些規定如此古怪,這個地方也還是非常受鳥類拍攝者的歡迎。
這不禁讓人好奇,為何這個地方如此受歡迎?到底是什麼吸引了眾多的拍攝者?它的魅力究竟在哪裡?這件事說來可就長了。首先要說的就是郭存鎖在大山放羊的故事。郭存鎖是如今這片鳥類拍攝地的護鳥人,但在四年前,他也只是一位普通的牧羊人,每天的工作都是放羊和種田。不過有一次,他放羊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隻亮色的鳥兒,這鳥兒長得十分漂亮。它的身體修長輕盈,羽毛呈五彩色,頭上有著絲狀的羽毛,它們盤成了金色頭冠一樣的東西披在這隻鳥兒身上,樣子看上去就像一隻鳳凰。
郭存鎖意識到這或許就是村民們常說的「金鳳凰」,據說這種鳥極為少見,而他曾有幸見過一次,但沒想到還能再見這種鳥!郭存鎖發現這隻鳥後,心情非常激動,他雖然對它很好奇,但更想做的是好好守護這隻鳥。從那以後,郭存鎖就開始了上山給鳥兒餵食的日子,在一開始的時候,「金鳳凰」很謹慎,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逃走,郭存鎖從來都沒有失去耐心,他一如往常,每天給「金鳳凰」細心餵食。慢慢地,這隻「金鳳凰」也不再對郭存鎖保持十萬分的警惕了,而且後來來吃食物的「金鳳凰」也越來越多。
就在這樣的日子裡,郭存鎖度過了四年。這四年裡,他為了「金鳳凰」花費了不少心思,儘管沒有任何酬勞,他也從未覺得不快樂。養「金鳳凰」是郭存鎖一位老人少有的樂趣,家人不理解他,但他高興就好。不過後來,當「金鳳凰」的消息被傳出去後,很多人都慕名而來,這時大家才知道,原來這「金鳳凰」,竟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腹錦雞,而且是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這讓更多的攝影者聞風而來,他們都想拍下這珍稀的動物。
郭存鎖並不排斥他們拍照,他帶著他們上山拍攝,但非常小心,不允許任何人打擾到金鳳凰的休息。因為拍攝時間短,很多時候人們都拍不到想要的照片,所以不少人都會留下來,等待下次繼續拍照。這讓郭存鎖有了意外的收穫,他的妻子開的農家樂也掙了些錢,這也改善了他們的經濟狀況。紅腹錦雞生性謹慎,且視聽覺非常敏銳,加上數量稀少,所以非常珍貴。
人們都喜歡美麗的事物,但因為紅腹錦雞太過謹慎小心,所以有關它的照片資料非常少,它們生人勿近,但也和細心照顧它們的郭存鎖培養下了感情。郭存鎖用了四年,才讓紅腹錦雞們接納了他,他並沒有什麼私心,只是發自內心地喜歡它們,也許正因為這樣,他才能靠近紅腹錦雞。人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哪怕是一草一木,也需要用心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