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自我揭秘」:智慧水錶如何監護獨居老人

2021-01-14 荔枝網新聞

  荔枝新聞訊 記者/王晟

  還記得那只能監護獨居老人的水錶嗎?  

圖片來源:華為官方微信公號

  日前,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上了熱搜。他們為獨居老人免費安裝試用的智慧水錶,遇遇到12小時內用水不足0.01立方就會報警,提醒社區工作人員及時上門,查看老人情況。這個貼心又創新的設備,引發全網熱議。

  12月14日晚,華為官方微信公號發文,自我揭秘這種智慧水錶背後的華為技術。  

  原文摘錄如下:

  當前,老齡化逐漸變成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將老齡化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而智慧水錶這0.01立方米的讀數,將對老人的關愛落到了實處。

  這一切,源於中國電信與華為的聯手改造。

  智慧水錶集成了目前主流的NB-IoT的模塊,只要在水錶中預先插入了物聯網卡,通過NB網絡,就能夠實現數據定時自動上報。

  (荔枝新聞註:NB-IoT,即窄帶物聯網,是網際網路的新興分支,用於將低功耗的電子設備接入網際網路,實現「萬物互聯」。)

  智慧水錶數據上報到華為和電信共建的IoT(物聯網)平臺後,可以通過平臺對水錶上報的數據進行解析,之後可以按照客戶指定的地址,將解析後的數據推送到客戶的應用伺服器上,客戶應用伺服器就可以基於水錶上報的數據進行數據的計算和分析,從而可以輕鬆得出12小時內水錶讀數低於0.01立方米的結果。

  華為和中國電信目前推出的IoT平臺從水錶數據上報到IoT平臺到數據推送到客戶的應用伺服器可以在1s內完成,同時可以支持千萬級設備的數據上報和推送,完全能夠支持水錶這種大批量設備的接入。

  在物聯網技術的加持下,智慧水錶將終端設備、通信網絡和數據平臺結合,實現自動讀數、智慧計量和智慧運營。

  簡單來說,這隻水錶是由華為和中國電信合作開發,藉助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技術,能將異常結果及時通知上海長寧街道的智慧管理平臺上。

  荔枝新聞在以往的採訪中發現,其實已有很多結合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產品,用於社區或家庭的智慧養老,並在全國各地投入應用。

  比如,今年秋天荔枝新聞在「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採訪中,看到上海黃浦區半淞園路街道為很多老人安裝了智慧五件套。除了智慧水錶,還有智慧的電錶、煤氣表,既監測運行,也具備後臺自動報警功能。  

上海市黃浦區某老人家中安裝的智能紅外監測設備  來源:荔枝新聞 高志鵬攝

  其中的智能紅外線監測設備,可以監測老人在家中的作息,發現老人長時間沒有活動可自動報警。

  此外,在江蘇常州等城市,有的社區為獨居老人安裝了智能門閥,可以記錄老人外出的次數,並在意外發生後為救援人員自動開鎖。

  至於穿戴式的智慧手錶、智能手環等設備,更是早就應用在居家養老的實踐中。  

上海市長寧區的獨居老人  來源:央視新聞截圖

  另據了解,目前業界對智慧養老設備的研發理念,已經從最初的家庭攝像頭為主,轉為更加「無感、自主、智能」的理念,讓老人擺脫「被監控」、「被窺視」的不適感,更樂意接受那些融入日常生活,不需專門學習操作,可後臺智能運行的監護設備。

  一言以蔽之,智慧設備要讓老人得到「被尊重」的關愛和監護。

  不過,僅僅在幾戶老人家中安裝了智慧監護設備,或者一戶家庭安裝了若干設備,仍屬於「零敲散打」。企業開發的智慧產品,最終需要接入到政府主導的社區、街道乃至整個智慧城市的管理網絡中,才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上海市長寧區的智慧管理平臺  來源:央視截圖

  並且,就如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的那樣:從智能水錶發現問題,並在管理收到警報,到社區工作者、志願者或專業人員及時上門,「這背後,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養老服務體系,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部分內容來自華為官方微信公號、央視新聞,並已註明來源。本文系荔枝新聞專稿,拒絕一切刪改)

相關焦點

  • 老人300萬房產贈與水果攤主 家屬質疑:意定監護怎樣才能不走樣?
    常年獨居的老人,通過意定監護的方式,將家中價值300萬元的房產贈予一直照顧自己的水果攤主。老人的做法,在引起社會熱議的同時,老人的家屬,也對此表示了質疑。老人的外甥女吳女士通過媒體表示,家中親屬們在老人2017年住院期間,都曾前往照護,並非此前報導中的無人到場。
  • 八旬老人將300萬房產留給水果攤主 「意定監護」是什麼?有啥好處?
    「意定監護」是什麼? 李辰陽是上海市普陀公證處公證員,接受採訪時他表示,老人和攤主幾年前就認識。老人沒事就跑到這個水果攤,等著孩子下學,和這個攤主聊天。他還說,一個獨居老人在家裡沒人和他說話,能有這樣一個接納他的場所,又能夠獲得他所謂的天倫之樂,是對他心靈上的一種安慰。
  • 成年人的學習工具:看華為MatePad Pro如何助你自我提升
    不過當時我們主要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今天,我們不妨仍然以MatePad Pro為例,從成人教育的角度,包括成年人利用零碎時間的自我學習的需求,看看華為MatePad Pro具體能夠怎樣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工作、為自己充電。華為MatePad Pro,如何成為成年人的學習工具?
  • 日行3萬步、月查1800塊水錶…哈爾濱「女飛俠」的日常
    據夏彩燕介紹,現在哈爾濱使用智能水錶插卡計費的用戶還不多,傳統水錶基本都靠人工查抄,計算水費。她們班負責的群力新區新住宅比較多,大約有10萬塊水錶,水錶管井一般都在樓道裡,當然轄區也有一些老的居民樓,水錶在居民家裡,要入戶查表。按規定,居民水錶每戶3個月查一次,也就是一年查4次,這樣平均計算下來,她們每個月平均要查3.5萬塊,分攤到每個調收員,每個人每月的工作量就是要查抄將近1800塊。
  • 打造智慧社區唐山樣本
    就在今年,智慧社區的打造讓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數位化和智能化為社區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這個16年樓齡的老舊小區,究竟如何變身智慧社區的唐山樣本?智慧社區,離我們究竟有多遠?又將怎樣深刻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日前,記者來到新景樓社區尋找答案。智慧安防讓生活更安全上午9時許,新景樓社區大門,崗亭內雖然不見保安值守,但人、車進出井然有序。
  • 打造未來智慧家庭之窗,華為智慧屏引領行業新變革
    事實上,以目前物聯網技術水平,完全可以實現家裡所有設備的網絡智聯,但是由於企業之間的各自為戰,使得智能家居領域缺乏統一的標準,難以實現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之間的真正互通,這也導致整個智能家居市場之一是雷聲大雨點小,並未給智慧家庭生活帶來真正的體驗變革。華為作為一家科技創新型企業,看到了智能家居行業存在的機遇與挑戰,於是在今年9月正式推出了旗下首款大屏產品——華為智慧屏。
  • 獨居老人有了「呼叫鈴」
    連日來的高溫給人們生活增添了諸多煩惱,獨居老人的安全也受到威脅。昨天,記者從洪武路街道的愛心驛站獲悉,他們街道這樣的結對門鈴已經達到30對。  劉秀琴是龍王廟社區的居民,今年已經69歲了,與75歲的老伴一起住,對門是一位86歲的獨居老人老朱,她就是和對門的老朱結成對子。她告訴記者,這個門鈴既可以按也可以對講,每天早晨她都要按一下門鈴,問他好不好,每次聽到老朱的聲音,她才安心。
  • 華為智慧屏 S系列發布 打造以客廳為中心的家庭智慧中心
    【環球網智能綜合報導】2020年12月21日,華為全屋智能及智慧屏新品發布會於廣東東莞召開,會上華為正式發布華為智慧屏 S系列。該系列是華為智慧屏家族的新成員,擁有55、65、75寸三種屏幕尺寸共6款機型,售價3299元起。
  • 華為智慧屏如何實現定時關機?網友親測有效
    最近網友「star8」在華為官方論壇裡分享了自己在華為智慧屏上設定定時關機的經驗,下面也分享給同樣使用華為智慧屏的朋友們。要先說明的是,華為智慧屏本身並不支持定時關機,但是可以通過手機上的智慧生活app來實現,手機型號,網友使用的是華為P30,其他手機品牌可以嘗試。
  • 消除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華為智慧屏X65讓家人真正在一起
    在一起的時間,也是各自玩手機,與家裡老人更是疏於溝通,親情越來越淡薄。一家人其樂融融在客廳看電視,面對面聊天的場景似乎只存在於兒時的記憶中了。今年4月8日,華為發布新一代智慧屏——華為智慧屏 X65,作為家族中定位最高的型號,新品升級了2400萬超廣角AI慧眼、電影原彩OLED屏幕、14喇叭全屏聲場,是華為首款旗艦級智慧屏,在智能交互、影音娛樂、外觀設計等方面實現了全面提升。
  • 獨居老人:八桂義工是我們的親人
    12月28日至29日,廣西八桂義工協會在南寧印象城開展迎新義賣,收入將用於關愛獨居老人項目。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義賣增設了義工現場講述從事公益活動的心得環節,多名義工紛紛走上舞臺,講述自己的故事。一位獨居老人也走上舞臺,向市民講述八桂義工對他們的關愛。獨居老人蘇阿姨在臺上感謝八桂義工。
  • 華為:給城市以數字生命 用智慧助城市發展
    參照這個模型,華為在深圳智慧城市建設中創造性地採用「1 1 N X」架構,即1個城市新基建 1個城市新大腦 N個垂直行業應用 X個簡約智能場景。/產業園區等,「N」和「X」就像城市的「手腳」,驅動城市自我調節、協調運行、奮力前進。
  • 一名重度中暑高齡獨居老人倒在路邊經搶救轉危為安-中暑,史敏歡...
    東方網通訊員蒲欣宬璐報導:一名重度中暑(熱衰竭)高齡獨居老人最近經浦南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的奮力救治,終於轉危為安獲得第二次生命。搶救室護士史敏歡立即給予病人吸氧、心電監護,當時測體溫40.1℃,心率186次/分,血壓90/58mmHg,血氧飽和度88%。遵醫囑開放靜脈通路,留置導尿,並予以四隻冰袋分別置於患者左右腋下及腹股溝大動脈處進行物理降溫。為保護患者的氣道,單潔齡醫生立即為患者行經口氣管插管術,患者的氣道分泌物較多,為確保呼吸道通暢,護士史敏歡不時地為老人吸痰,由於痰液很多,以至於噴濺到她的身上,她也豪無半句怨言。
  • 華為雲攜手優質夥伴貢獻智慧城市新思路
    7月15日15:00-18:00,華為云云市場在線直播第五期即將開啟,本期話題,華為雲將攜手睿呈時代、軟通智慧、廣聯達的三位行業大咖,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現代化發展深度融合,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共創善政惠民興業新高度。訪問華為雲官網,進入雲市場了解直播詳情吧!
  • 意定監護:一張託付生命的協議書
    有老人想做意定監護,但身邊找不到可信賴的人,和李辰陽聊一下午,問他,「你講得蠻好,你做我的監護人好吧?」「那不行,我這又要公證又要做監護人,相當於一邊當裁判一邊當選手,不行的。」李辰陽幫助老人回憶,身邊有沒有關係好的前同事?鄰居人怎麼樣?最近有沒有人來看過你?
  • 華為餘承東年終致辭:做智慧全場景產業的王者
    以下為新年信原文:敢於創新領先,做智慧全場景產業的王者致華為消費者業務全體員工新年信攀珠穆朗瑪,登峰路無數,我們選擇了最陡峭這條。2011年,華為邁向2C新賽道,當時全世界還沒有一家公司在2B和2C領域同時取得成功。
  • 十年不過時的智能電視 華為智慧屏S Pro 65全面評測
    去年9月,華為智慧屏剛剛以高姿態進入了電視領域,但年輕的產品線並不妨礙它在電視領域的技術實力。今年12月21日,華為智慧屏S系列正式發布,搭載鴻鵠畫質、8K解碼、十年不過時智能操控的高素質智慧屏產品,售價僅3299元起,這無疑是開啟全民智慧生活的重要一步。
  • 寒潮裡的社區情,讓獨居老人感受愛的溫度
    黃土嶺社區網格員深夜走訪轄區獨居老人。紅網時刻長沙12月14日訊(通訊員 蔣青青)「寒潮來襲, 請居民朋友注意防寒保暖,出門做到人走電斷……」12月13日下午,長沙市天心區金盆嶺街道黃土嶺社區各居民群中陸續轉發這則溫馨提示。
  • 獨居生活與孤獨體驗
    是否選擇獨自老去成為老年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命題,而當必須選擇獨自老去的時刻到來,如何適應清閒的退休生活,如何面對機能下降的身體和時常侵擾的疾病,如何承受精神的空虛和周遭親友的故去,則是老年人必須獨自思考和練習的生活常態。
  • 水集街道月湖街社區開展「溫暖愛相隨、守護獨居老人」暖冬行動
    .水集街道月湖街社區開展「溫暖愛相隨、守護獨居老人」暖冬行動進入冬季,氣溫降低,孤寡老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如何安全過冬成了社區關心的問題,為了讓這些人過上一個平安、溫暖的冬日,萊西市水集街道月湖街社區組織網格員、志願者開展一系列的「暖冬行動」,採取各種各樣的幫扶和走訪,讓這個冬天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