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鳥年報》中銀鷗部分的一些說明

2021-01-21 刑小天的小館

本世紀以來,中國觀鳥已經經歷了蓬勃的發展,但是一直沒有一份統一的中國鳥類名錄,《中國觀鳥年報》是諸多名錄當中影響力比較廣泛的一份。

 

年報的編輯們不辭辛勞,而且可能也沒什麼報酬,為大家貢獻最新的鳥類分類名錄,這個工作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但是,問題還是要提的。

 

比如,一直到年報5.0版本,還會在pdf版上添加注釋,以解釋一些有所變化的鳥種,但在6.0、7.0版本中,注釋沒有了。

 

沒有注釋怎麼辦呢,因為年報是幾乎全盤根據IOC(世界鳥類學大會)名錄的更新進行更新的,而IOC名錄的EXCLE版本裡面有種的變動和亞種的分布、地位等較為詳盡的信息,所以只要你會英語,遇到搞不清楚的,去看IOC名錄的注釋大概率就明白了。

 

但是,我之所以說「幾乎」,是因為年報在個別鳥種上面有一些「特立獨行」的地方,與IOC名錄不一致,我之前已經專門寫了《廈門的紫水雞,是「黑背紫水雞」嗎?》(點擊)來討論其中的一個問題。其實還有別的地方,比如,年報將「日本雲雀」作為獨立物種,而IOC名錄是把日本雲雀作為雲雀的亞種的。

 

而區別最大的,可能就要數銀鷗部分了,這也是很多鳥友感到困惑的地方,今天就仔細地說一說。

 

鷗類是我比較擅長的一個門類,這有一些機緣巧合值得說道說道。

 

2019年五一假期,mc大師的瑞典觀鳥團來到秦皇島,其中有一站是山海關石河南島,而外國領隊是著名的世界鷗類權威Klaus Malling Olsen,老頭腰不太好,其它人都去找鳥,而他不太走動,臨近中午,我找鳥遇到他和他聊了幾句然後一起分享了我的麵包。

 


後來mc大師又帶隊去了張家港看小杓鷸,錢導因為有Klaus的《世界鷗類》,得到了Klaus本人的籤名讓我好生羨慕,于是之後我就攢錢海淘了這本書。

 

後來秦皇島鳥會要完成一本秦皇島鷗類小冊子,讓我參與,並給了我一本氏原巨雄的《日本鷗類識別圖鑑(決定版)》供我參考。正好疫情期間在家時間比較多,因此花了好大力氣進行編寫,搜集圖片、反覆看書、請教,最後終於算是做出來了一個勉強能看的。




因為小冊子是給任鳥飛調查員用的,任鳥飛用的是年報系統,所以分類上我也主要以年報為藍本。



截圖自《中國觀鳥年報7.0》

 

銀鷗的分類本身比較混亂,年報也沒有特殊的說明,我在編寫過程中儘量進行了解釋分析。下面對於年報的銀鷗部分可能存在疑問的點,分三部分進行說明:

 

1.    蒙古銀鷗/西伯利亞銀鷗


其實看做兩個亞種——mongolicus和vegae就會容易很多。

 

中國觀鳥年報:mongolicus——蒙古銀鷗,vegae——西伯利亞銀鷗,分別是獨立種。

 

IOC:西伯利亞銀鷗包含兩個亞種——vegae和mongolicus,蒙古銀鷗不是獨立種,西伯利亞銀鷗是廣義的西伯利亞銀鷗。

 

老馬的《中國鳥類野外手冊》雖然陳舊了,但因為影響比較深遠,也介紹一下:mongolicus——黃腳銀鷗下的亞種,非獨立種,vegae——織女銀鷗,獨立種。

 

可以看到,國際主要趨勢是把mongolicus亞種從黃腳銀鷗裡拿出來放進西伯利亞銀鷗。

 

另外我再多說一句,如果你是老馬的忠實讀者的話,你會發現,手冊上面還有一個「銀鷗」——Larus argentatus,這個種主要分布於西歐那邊,離我們太遠了,基本可以判定是錯誤記錄或對記錄的錯誤理解(早期曾將各種銀鷗都納入「Larus argentatus」)導致的烏龍

 

歐洲和日本的鷗書對於這兩個亞種是怎麼處理的呢,一般是分開描述,但是是以三名法的亞種形式描述,或將三名法中間那個括起來,同時承認其作為種和亞種的合理性。如蒙古銀鷗,寫作:Larus vegae mongolicus或Larus (vegae) mongolicus。

 

蒙古銀鷗Larus vegae mongolicus 成鳥冬羽

刑小天攝於秦皇島


蒙古銀鷗Larus vegae mongolicus 第一年冬羽

刑小天攝於秦皇島

 

西伯利亞銀鷗Larus vegae vegae第一年冬羽與

蒙古銀鷗Larus vegae mongolicus 成鳥冬羽

刑小天攝於秦皇島

 

當然Klaus的《世界鷗類》還將vegae細分成了東(vegae)西(birulai)兩個亞種,老馬《手冊》中也提到了這兩個亞種,但IOC將二者全部囊括入「vegae」,就不細說了,可以忽略。

 

2.烏灰銀鷗


烏灰銀鷗的分類地位與相關問題,我直接引用我撰寫《秦皇島鷗類》中的介紹,很繞,但我已經盡力了。


 


中國觀鳥年報:heuglini——烏灰銀鷗,獨立種。

 

IOC:heuglini——小黑背鷗(Larus fuscus)下的一個亞種,非獨立種。

 

老馬的《中國鳥類野外手冊》:heuglini——灰林銀鷗,獨立種。

 

除非是專門介紹鷗類的書籍,一般不會對「taimyrensis」的地位等相關問題進行說明,而實際上,我們在國內看到的可能主要就是「taimyrensis」,老馬《手冊》中畫了圖,並進行了簡要的介紹。


 

烏灰銀鷗Larus fuscus heuglini  成鳥冬羽

刑小天攝於秦皇島


中國觀鳥年報和IOC絕大部分一致,又小部分不一致,帶來一個什麼後果呢?

 

舉個例子,我的朋友三多老師是加拿大華人,是著名的小程序「懂鳥」和「鳥典」的作者,他使用IOC體系,IOC裡面沒有蒙古銀鷗和烏灰銀鷗作為獨立種出現。對於懂鳥,因為只寫中國部分,所以有蒙古銀鷗和烏灰銀鷗出現,而鳥典是世界鳥類名錄,完全按照IOC名錄,本身就沒有烏灰銀鷗和蒙古銀鷗的詞條,他將《中國觀鳥年報》作為一個鳥種是否放入中國list的依據,選定中國時,則既沒有烏灰銀鷗,也沒有小黑背鷗,顯然這個list是有缺失的。

 

此外,阿拉善的刺蝟老師曾記錄過一隻背顏色很深的銀鷗,很可能不是「taimyrensis」,至於是不是heuglini,我不是很確定。雖然小黑背鷗下的亞種之間不容易辨識,但我可以確信這是一隻小黑背鷗,但是在中國觀鳥記錄中心上傳記錄時,並無「小黑背鷗」這個選項,「烏灰銀鷗」這個選項選還是不選呢?選了是不是就不嚴謹了呢?

 

3.黃腳銀鷗


這次先說老馬《手冊》,談到兩個亞種:cachinnans、barabensis和mongolicus,它們已經分道揚鑣。各地的鳥類資料中,絕大多數的「黃腳銀鷗」都來自mongolicus,顯然在整理資料發表時不能再使用「黃腳銀鷗」的老稱呼。

 

其中mongolicus就是蒙古銀鷗,前面已經說過,剝離出去放入西伯利亞銀鷗,得到了廣泛的認可;barabensis英文名Steppe Gull,如果你聽過「草原銀鷗」的說法,指的就是它,類似於蒙古亞種,調整歸入了小黑背鷗;目前,一般認為cachinnans亞種即Caspian Gull,是單型種,直譯應作「裏海銀鷗」。

 

中國觀鳥年報中,將Larus cachinnans英文名寫作「Yellow-legged Gull」。

 

但在IOC名錄和Klaus的《世界鷗類》中,Yellow-legged Gull=Larus michahellis,CaspianGull = Larus cachinnans(Larus michahellis可譯作「黃腿鷗」,主要分布於歐洲北非和西亞,中國應該沒有分布,曾作為Larus cachinnans的亞種)。

 

年報的這種寫法會造成混亂,非常不方便鳥友查詢早就更新了分類的英文資料,可以說是一處錯誤,這一點我也和年報的一位編輯進行了確認。

 

至於Larus cachinnans,不管叫「裏海銀鷗」還是「黃腳銀鷗」,還是要多說幾句,雖然HBW等會把新疆北部繁殖的銀鷗認定為Larus cachinnans,但是mc和衝浪板認為新疆北部繁殖的主要是蒙古銀鷗,新疆還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外國研究者很難進去做研究,因此還有很多未解之謎。


Larus cachinnans在哈薩克斯坦境內繁殖,這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可,新疆有沒有繁殖,有多少?在哪裡?不知道。很多中亞或者更遠地區繁殖的銀鷗,冬天會不會來新疆?我很想多去看看,也希望mc和衝浪板合作的鷗書出版之後能為我們解開一些困惑。

 

最後想說的是,其實變來變去,主要就是亞種的地位在變,銀鷗辨識難、分類常變,如果想要搞清楚,就要先把每個亞種弄清楚,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覺得有用就轉發吧


相關焦點

  • 武漢觀鳥會首發野生鳥類觀察報 涵蓋306種野生鳥類
    武漢觀鳥會首發野生鳥類觀察報 涵蓋306種野生鳥類 發布時間:2017-04-01 09:10:18來源:湖北日報網   湖北日報網消息(通訊員 趙靜)2017年4月1至7日「愛鳥周」來臨之際,武漢觀鳥會正式向社會發布了《2016年武漢野生鳥類觀察年報》(以下簡稱「年報」),這是武漢市民間觀鳥愛好者組織發布的第一份野生鳥類觀察年報。
  • 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7.0版修改說明
    1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7.0版以IOC全球鳥類名錄9.1和9.2版為討論基礎,涉及了一年多來中國境內的新分布記錄鳥種和因為分類變動而增加的鳥種,及一批鳥種的學名、英文名、中文名變動,瀕危等級變化。
  • 四川首份官方觀鳥地指南來了!成都這些地方入選十大觀鳥勝地
    2日舉行的四川省暨成都市第三十八屆「愛鳥周」系列活動上,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與成都觀鳥會聯合發布了四川省第一份《四川最佳觀鳥地指南1.0》。指南包括四川省內有分布的41個中國特有鳥類、46處重點鳥區(IBA)和十個最佳觀鳥地等的信息。
  • 忠縣發現罕見紅嘴巨鷗 刷新重慶鳥類相關紀錄
    隨船考察的重慶觀鳥會會長危騫一眼認出,這是一隻紅嘴巨鷗。危騫說,紅嘴巨鷗主要分布於中國東部沿海,種群數量不大,在中國內陸出現實為罕見。此次考察拍攝到的紅嘴巨鷗屬重慶境內首次發現,刷新了重慶市鳥類相關紀錄。近年來,忠縣開展城市鳥類多樣性保護,在縣城臨江路水域搭建鳥類覓食平臺,目前已吸引成群結隊的紅嘴鷗、蒼鷺、白鷺光臨。
  • 百雉臨流是雅安 一年四季可觀鳥
    目前,擁有506種鳥類的雅安境內分布有蜂桶寨——磽磧、喇叭河自然保護區、二郎山、慄子坪自然保護區等四個中國重點鳥區,一年四季皆可觀鳥。位於市區的珍稀鳥類保護觀測點,全年不同時節可以觀看中華秋沙鴨、黑鸛、青頭潛鴨等稀有鳥類,鴛鴦、白眼潛鴨、斑頭鵂鶹、白額雁、雀鷹、鵲鴨等棲居和部分鳥類在此越冬和繁殖。
  • 科學網—在中國觀鳥有它就夠
    《中國鳥類觀察手冊》主編之一、中山大學生態學院副教授劉陽對購書人數超過1萬並不意外,因為眾籌一出,一些觀鳥會就預訂了上百本。而且,作為一名從事鳥類生態與進化研究的青年學者和資深的觀鳥人,他曾經在2000年時一次性購買過4本由英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約翰·馬敬能主編的《中國鳥類野外手冊》。「家裡放一本,學校放一本,帶出去一本,收藏一本,現在其中的三本書基本都翻爛了。」
  • 青島最全「觀鳥地圖」 這些鳥類你都見過嗎?
    志願者供圖  黑嘴端鳳頭燕鷗是鷗科鳥類中最稀少的一種,它們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鳥種之一,自1863年被命名以來到2000年,人類對它們一共只有6次確切的觀察記錄。  浮山、太平山都是好去處  除了以上幾處區域比較大的觀鳥地,薛琳還向記者推薦了幾個值得一去的地方:  唐島灣溼地公園有部分林鳥和水鳥,偶爾會發現一些稀奇品種,像今年發現的黑雁就比較罕見;  潮連島、大公島等海島是扁嘴海雀、白額鸌、黑叉尾海燕等海鳥的繁殖地
  • 海陵區:海陵島國家紅樹林溼地公園 冬日觀鳥天堂
    入冬後,海陵島國家紅樹林溼地公園優越的自然環境,吸引了眾多南歸的候鳥,成為廣大市民和攝影愛好者冬季觀鳥的好去處。海陵島國家紅樹林溼地公園位於海陵島試驗區平蘭村轄區內,是國家級溼地公園,也是一個以亞熱帶紅樹林溼地為風景特徵、以生態保護為主、觀光休閒和科普教育為輔的多功能生態公園。
  • 《中國鳥類識別手冊》今年5月出版
    本報訊 記者焦玉海報導 《中國鳥類識別手冊》審稿暨中國鳥類調查研究現狀高級研討會3月7日在京舉行。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廣受鳥類專家和觀鳥愛好者關注的鳥類專著《中國鳥類識別手冊》將於今年5月出版。    我國是世界鳥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現有鳥類超過1400種,約佔世界鳥類的16%。
  • 中國15個觀鳥聖地,全知道的寥寥無幾!
    秦皇島觀鳥遊是四季不變的主題。· 4月下旬至5月下旬為最佳觀鳥季節,此時鳥類的數量、種類是一年中最多的,鷗類都會發生史詩般的大遷徙;·8至9月中小型涉禽遷徙過境,鴴類、鸛類、鴨類的繁殖後期,從幼鳥跟著成鳥蹣跚試水、第一次飛翔到獨自覓食,都是觀鳥愛好者喜愛拍的景象;·10月中下旬又是各種鳥遷徙高峰
  • 又是一年觀鳥季,請收好這份成都觀鳥指南
    現在不僅是踏青的好時候,也是觀鳥的好時節。 據2020年3月發表的《四川省鳥類名錄的修訂與更新》,目前四川境內分布鳥類757種,位居全國第二。另外,四川境內已知分布有中國特有鳥類46種,約佔我國特有鳥種的一半,居全國第一。
  • 日本根室半島,觀鳥和美食兩不誤
    湖邊建有觀鳥大廳,在冬季觀鳥能夠保溫防寒還有服務設施。此時湖邊有幾位日本鳥類愛好者在觀察和拍攝。冰面上,眾多白尾海雕無所事事的立足那裡,中間夾雜著少量虎頭海雕;許多烏鴉忙來忙去不消停。仔細看看,原來投放的魚類凍成冰坨,一些海雕和烏鴉在啄食。眾多的黑鳶在天空中飛翔。
  • 三麗鷗與利鷗品牌有限公司續訂中國市場主授權協議
    上海,2017年2月14日——三麗鷗(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與利鷗品牌有限公司(KT Licensing Ltd.,簡稱KTL)續訂了中國大陸市場的主授權許可協議。利鷗品牌有限公司由馮氏集團公司控股股東馮國經博士和馮國綸博士家族的私人投資公司所擁有。跟據續訂後的協議,在未來五年內,利鷗品牌有限公司將擁有在中國地區、就三麗鷗旗下的17個造型圖案進行再授權的特定專屬性權利。利鷗品牌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李慶義表示:「過去五年,三麗鷗在中國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們為此感到由衷高興。中國市場將持續為雙方提供巨大的增長潛力。
  • 分享|春日觀鳥地圖出爐!龍泉驛就有一個地兒,離家近~
    據成都觀鳥會理事長沈尤介紹:「天府之地成都,生態環境類型多樣,氣候溫潤,記錄有野生鳥類逾480種,居全國特大型城市前列。自1916年居住於華西壩的戴珍女士開啟中國大陸現代意義上的觀鳥活動以來,百餘年後的今天,成都越來越成為觀鳥的熱土。」
  • 又到觀鳥季!黑喉潛鳥首現四川,成都「觀鳥地圖」看這裡
    新觀察到十種水鳥黑喉潛鳥首現四川2020年1月12日,成都觀鳥會會同成都平原區地方觀鳥組織及科研院所實施了第四輪越冬水鳥同步調查,調查共記錄到水鳥65種29987隻(其中成都市範圍51種,16342隻),記錄到水鳥個體數量比2019年的20649隻增加近萬隻。相對於2019年的調查記錄,綠鷺、牛背鷺、三趾鷗、灰林銀鷗等四種鳥沒有再觀察記錄到。
  • 觀鳥正當時!廣東「十佳觀鳥勝地」,你最喜歡哪個?
    觀鳥時間:全年均可,4月—8月以繁殖留鳥為主,秋冬季至翌年春季低海拔河谷區域可見大量遷徙候鳥。地點:廣東北部南嶺山脈中段廣東海豐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 廣東海豐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候鳥及其棲息地,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性地區之一。
  • 首份《四川最佳觀鳥地指南1.0》出爐,盤點成都市內及周邊15處觀鳥...
    近日,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與成都觀鳥會聯合發布了四川省第一份《四川最佳觀鳥地指南1.0》觀鳥地指南(圖由成都觀鳥會提供)包含了四川省內有分布的41個中國特有鳥類46處重點鳥區(IBA)和四川大學、若爾蓋草原
  • 節後錯峰小眾遊,踏春觀鳥攻略來啦
    據成都觀鳥會理事長沈尤介紹:「天府之地成都,生態環境類型多樣,氣候溫潤,記錄有野生鳥類逾480種,居全國特大型城市前列。自1916年居住於華西壩的戴珍女士開啟中國大陸現代意義上的觀鳥活動以來,百餘年後的今天,成都越來越成為觀鳥的熱土。」
  • 第二屆進博倒計時17天,中國銀行推出中銀進博主題信用卡
    中新網上海新聞10月18日電 中國銀行18日攜手國展中心(上海),以「新時代、暢想未來,迎進博、十全十美」為主題,發布一款特別的信用卡——中銀進博主題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