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自網絡)
觀光指數:★★★
推薦等級:★★★
雲龍湖位於徐州城區西南部,是雲龍風景區主要景區。1984年被江蘇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它西連韓山,東依雲龍山,南停大山頭和珠山,原水面5.8平方公裡,陸地5.6平方公裡,與杭州西湖是姊妹湖,比杭州西湖還大,碧水青山,煙波浩渺,是徐州市璀燦的明珠。
歷史典故
一曰:簸箕窪。雲龍湖的《圓夢園記》碑載:「雲龍湖原為一環山負郭之窪地,其形如簸箕,故名簸箕窪。」簸箕,乃三面有幫一面缺口,百姓簸麥簸米去糠癟之粒的家庭用具。雲龍湖東有雲龍山,南有大山頭、拉犁山,西有韓山,惟北缺一口,其形如簸箕。故依其形而名「簸箕窪」。據說「簸箕窪」之名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
二曰:石溝湖。蘇軾任徐州知州時,時從賓佐僚吏遊覽雲龍山、雲龍湖。站在山上或湖邊,放眼眺望,一片窪地,猶如一條大溝,其溝三面環山,一面臨城。蘇軾《答王定民》詩中曰:「筆中好在留臺寺,遙知旗隊到石溝。」石溝就是指雲龍湖。故以形而名「石溝湖」。後訛傳為「石狗湖」。「石溝湖」之名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三曰:石狗湖。據《徐州風物誌》載:「石狗湖,多雨時南山之水盡匯於此,積久不退,昔人作石狗鎮之,故名石狗湖。」另相傳,明萬曆年間,雲龍湖邊住一老石匠,石匠養一條相依為命的大黑狗。一天大黑狗被一財主打死剝皮為己治病。老石匠悲痛之餘到雲龍山上找了一塊大石頭,按大黑狗的模樣刻一石狗置於湖邊,石狗不僅能看家護院,而且湖澇時能吸水,湖旱時能吐水,百姓旱澇保收,石狗成了神狗。人們為紀念石狗,就把這湖叫石狗湖。「石狗湖」之名也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多少年來,湖雖幾經開掘疏浚,但尚未見到石狗,但願有朝一日,石狗能重見天日。
四曰:爾家川。北宋元豐二年(1079)三月,蘇軾由徐州調任湖州之際感慨萬千,他在《罷徐州,往南京(商丘),馬上走筆寄子由詩五首》中,傾訴了自己對徐州父老的深情,對徐州風光的依戀。第五首中有:「卜田向何許,石佛山南路。下有爾家川,千畦種秔稌。」之詩句。詩句中的石佛山就是指雲龍山,爾家川就是指雲龍湖,故云龍湖又有「爾家川」之別名。
五曰:蘇伯湖。雲龍湖的《重修雲龍湖碑記》載:「雲龍湖向以石狗湖之名,上承玉帶河,溯源拔劍泉,下與奎河相通,雅稱蘇伯湖,以緬東坡治水之功也。」《新千年整理版———徐州府志》載:「城西南三裡,有石狗湖(古曰簸箕窪。明潘季馴挑奎河,起蘇伯湖,蓋新此湖也。)」又載:「河臣潘季馴挑魁山支河,起蘇伯湖入小河即此。」蘇軾任徐州知州時曾言:「若引上遊丁塘之水注之,則此湖儼若西湖。」蘇軾曾率徐州百姓治湖,開闢了拔劍泉通往石溝湖的水道,但他的願望未能實現便抱憾離徐。為緬懷蘇軾當年的治水之功,故云龍湖又有「蘇伯湖」之雅稱。
六曰:雲龍湖。《重修雲龍湖碑記》載:「徐州市人民政府於1958年浚湖工,清淤疊堤,穿渠起閘,軍民勞作,兩易寒暑,八裡長堤北臥,萬畝綠波蕩漾。1960年2月工竣之日,始有雲龍湖之新稱。」山以龍名酷肖其形,水以龍名畫其神越。
景點全攻略
(圖/源自網絡)
雲龍湖真山真水,山清水秀,湖光山色,山水爭輝。古往今來,其三面青山一面城的天工自然美景,吸引了眾多遊子。北宋文學家蘇軾知徐州時,情鍾此湖,曾發奇想:「若能引上遊丁塘湖之水,則北湖儼若杭州。」然而,蘇軾空有此願,遺恨千年,到了改革開放的今天,才變成現實。西湖嬌滴,雲龍湖秀麗;西湖溫和,雲龍湖莊重;西湖濃妝,雲龍湖淡抹;西湖幽深,雲龍湖坦蕩。1994年12月11日雲龍湖與杭州西湖結為「姊妹湖」。
市區中山路南端,即為雲龍湖風景區大門。三面青山,疊翠連綿,一湖波光,盡收眼底,令人胸襟豁然,心曠神怡。沿湖而行,綠草如菌,三春桃紅柳綠,仲夏荷花比豔,深秋楓葉如火,嚴冬青松傲雪,東岸夏景,西岸秋景,北岸冬景。四時風光鮮明,各自異彩紛呈。
雲龍湖十八景: 桃霞煙柳、杏花春雨、荷風漁歌、蘇公塔影、石壁留蹤、臨湖嘗鮮、兒童稚趣、寒波飛鴻、長堤雪月、別有洞天、果樹盆藝、水上世界、萬人遊波、湖濱垂釣、沙島渡閒、雲湖泛舟、湖光燈影、索道滑道。
(圖/源自網絡)
門票
雲龍湖門票4元,水上世界門票30元。
交通
市內乘遊2路、22路車雲龍湖站下。在景點內您可以乘坐小型旅遊車,一般為二十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