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雙一流名單正式出爐,137所高校得以進入,獲得了國家的重點支持。作為長三角的核心成員,浙江經濟發達,但其高等教育實力卻相對薄弱。在985/211時代,浙江僅有浙江大學這1所985/211高校,數量甚至比不上近年來才躋身長三角的新貴安徽,就更不用說科教實力在全國居於前列的上海和江蘇了。更何況,安徽擁有與浙江大學同為華五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1960年就進入全國重點大學的合肥工業大學。這意味著,一段時間以來,浙江的高校總體實力在長三角地區是排名最末的。
但隨著雙一流的出爐,浙江這種「浙大獨大」的局面有了一定情況的改善。浙江大學順利進入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寧波大學和中國美術學院則殺出重圍,順利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這意味著,浙江在雙一流高校的數量上已經和安徽一樣,不再處於墊底位置。
但這並不意味著浙江高校的格局穩固,形成了以浙大為龍頭,寧波大學和中國美術學院為第二梯隊的格局。恰恰相反,進入雙一流的寧波大學在浙江省內的綜合實力並不能排進前三位。這意味著,寧波大學遭受到了來自省內外高校的挑戰,寧波大學將下車「雙一流」的猜想也在各大網絡社區流傳。
寧波大學,確實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天選之子,寧波大學的運氣爆棚了
遴選雙一流,主要看學科建設水平。因此首輪雙一流的門檻主要包括由教育部組織的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及以上獎勵、ESI 前千分之一學科和QS世界學科前50名等。而寧波大學則是因為其曾於2012年捧回一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由此才順利躋身雙一流。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是由寧波大學原副校長王禮立教授領銜拿下,而王禮立教授原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當年國家高標準籌建寧波大學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援建單位之一,王禮立教授則是中科大派出的援建人員之一。寧波大學建設完成後,王教授留在了寧大工作,並擔任創校副校長。
但尷尬的是,王教授所在的力學學科在寧波大學並不算是優勢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寧波大學的力學學科僅獲評為C,在全國範圍內僅排在前50%-60%。更為尷尬的則是,寧波大學只有兩個學科(外國語言文學和水產)獲評為B類(即全國排名在20%-30%),其餘學科都在B-及以下。
這意味著,成功躋身「雙一流」的寧波大學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國內一流學科。而浙江省內的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分別擁有1個A-學科,2個B+學科,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則擁有3個B+學科,學科建設水平遠高於寧波大學。
因此,寧波大學進軍雙一流之後面臨著很大的質疑聲,下車雙一流的猜測此起彼伏。
洗牌關鍵階段,寧大校長空缺長達半年,浙江將放大招?
2021年,首輪雙一流即將迎來評估和動態調整,對於寧波大學來說能否穩住將決定學校未來幾十年的發展。但就在這個關鍵階段,隨著寧波大學原校長沈滿洪教授於2020年8月調任浙江農林大學書記,寧波大學校長一職已空缺近半年。重要崗位的長時間空缺,恰好給了坊間一種寧波大學將迎來一位學術大牛擔任校長的期望。
而坊間之所以有這種期待,也是由於浙江高校最近幾起不尋常的人事安排。具體來說,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在2020年4月迎來的新任校長楊德仁教授即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而嘉興學院半年前迎來的新任院長陸軍教授,同樣為中國工程院的院士。
因此有理由相信,作為浙江新躋身雙一流的寧波大學是有必要配強配齊領導班子的,迎來院士等高層次人才擔任校長是符合浙江最近的用人思路的。
總結
寧波大學作為在浙江省屬高校中實力並不突出的高校,卻因爆棚的運氣躋身雙一流。但由於底子較為薄弱,寧波大學在本輪雙一流建設中沒有取得較為亮眼的成績。因此,寧波大學已然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既不能被黃牌警告,也不能被紅牌罰下。在此關鍵階段,寧波大學校長空缺近半年,更說明這個崗位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寧波大學將迎來重磅人物擔任校長。
您對此事有何看法?歡迎評論!
如果喜歡,一定記得關注本百家號,帶給你好看的高校歷史和發展現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