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貓妖
【類別】:貓妖
【特徵】:如家貓無異
【能力】:能言、詛咒、九命
貓妖,常與家貓無異,會人言,懂人語,通過修煉可以尾巴數量,且貓尾數量與貓命數量成正比。
民間素有貓有九命一說,但這九命的由來與貓的修煉密不可分。貓修煉九年會多生出一尾,一尾一命直至九尾。也就是說,貓妖想要擁有九命,必須要日以繼夜的苦修八十一年。如《上語錄》中言:「貓命有九,系通、靈、靜、正、覺、光、精、氣、神。」也是在佛家對民間「貓有九命」的說法的解釋。
正因有「貓有九命」的傳說,民間又有說法,貓死後不能入土,而是要吊在樹上,以免貓死而復生。這裡的「復生」其實就是詐屍,並非傳言「貓有九命」的說法,而是為了防止「魈」入貓屍成為貓魈。之所以貓屍會被「魈」盯上,極有可能是由於貓的先天靈氣,哪怕身死亦有靈氣殘存,也更利於魈的修煉。
貓天生有靈,其靈氣與狐相當,可即便如此,貓也不屑於修煉,九尾貓妖難得一見,就算是二尾貓妖也只是存在於鄰國的志怪傳說中。
貓為什麼不修煉呢?如果要問這個問題的答案,借用[清]錢泳《履園叢話》的故事:「新城王阮亭先生家子孫至今繁盛,舊第猶在。有一貓能作人言。一日貓眠榻上,有問其能言否,貓對云:「我能言,何關汝事!」遂不見。」
貓言:「我修煉與否,何關汝事!」給貓主子跪了。
當然就算貓不修煉,也擁有一項先天技能,那就是對危險的感知,以黑貓為重。民間素將黑貓視為不詳,認為很多災難和事故發生前都有黑貓出沒,是黑貓帶來了不幸。實則不然,是因為此地要有不幸發生,所以黑貓出沒以提醒人們及時合理應對。這樣的貓主子,你愛了嗎?
文獻記載
[唐]孫光憲《北夢瑣言》
唐左軍容使嚴遵美,一日發狂,手足舞蹈,旁有一貓一犬,貓忽謂犬曰:「軍容改常矣,癲發也。」犬曰:「莫管他。」俄而舞定,自異貓犬之言。遇昭宗播遷,乃求致仕,竟免於難。
[北宋]彭乘《續墨客揮犀》
鄱陽龔紀,應進士舉,其家眾妖競作,召女巫使治之。有一貓正臥爐側,家人指謂巫曰:「吾家百物皆為異,不為異者,獨此貓耳。」於是,貓亦人立,拱手而言曰:「不敢。」巫大駭,馳去。數日,捷音至,知妖異未必盡為禍也。
[南宋]洪邁《夷堅志》
呂徳卿親戚家一庖婢曰慶喜,置兔臘於廚,為貓竊食,而遭主母責罵,不勝憤憤。擒貓,擲於積薪之上,適有木義正與腹值,籤刺洞過腸胃流出,呌呼彌一晝夜而絶。後一嵗,此婢因暴衣失腳僕地,為銛竹片所傷,小腹穿破,灑血被體,次日而亡,殊似貓死時景象,葢貓報也。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
某公子為筆帖式,愛貓,常畜十餘只。一日,夫人呼婢不應,忽窗外有代喚者,聲甚異,公子出視,寂無人,惟一貍奴踞窗上回視公子,有笑容。駭告眾人同視,戲問適間喚人者其汝耶?貓曰然。眾乃大譁,以為不祥,謀棄之。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
永野亭黃門為予言,其一親戚家,喜畜貓,忽有作人言者,察之,貓也。大駭,縛而撻之,求其故,貓曰:「無有不能言者,但犯忌,故不敢耳。今偶脫於口,駟不及舍,悔亦何極!若牝貓則未有不能言者矣。」其家不之信,令再縛一牝者,撻而求其語,初但嗷嗷,以目視前貓,前貓曰:「我且不得不言,況汝耶?」於是亦作人言求免,其家始信而縱之,後亦多不祥。
[清]錢泳《履園叢話》
新城王阮亭先生家子孫至今繁盛,舊第猶在。有一貓能作人言。一日貓眠榻上,有問其能言否,貓對云:「我能言,何關汝事!」遂不見。
佛經《上語錄》
貓命有九,系通、靈、靜、正、覺、光、精、氣、神。
· 感謝閱讀 ·
傳播中華志怪文化,講述別樣妖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