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馬尼亞惡魔榮歸故裡,外表可愛性格兇殘,捕食體型大9倍的羊

2020-12-05 天下十三洲獵奇

澳大利亞真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它包含了大多數地球上其他地區沒有的生物,並且這些生物都具有非常獨特的特性,如哺乳動物中唯一有毒的鴨嘴獸,實際上毒性最大的內陸太攀蛇,外表可愛的考拉等。還有一類生物,大多數也生活在澳洲,那就是有袋類動物。

這些有袋類動物包括樹袋熊、袋鼬、袋鼠、袋狸、袋貂、袋鼴、樹袋熊等,而其中就有一種在澳洲大陸已經滅絕了三千年的動物,號稱「塔斯馬尼亞惡魔」的袋獾,現如今因為科學家的人為幹預,它們又榮歸故裡,重新踏足澳洲大陸。

其實科學家經過以往的科學考察就已經確定袋獾這種動物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經生活在澳洲大陸架上,屬於澳洲的特有生物,但是經歷過物種大滅絕導致生活在澳洲的袋獾又神秘消失了。但是不幸中的萬幸,袋獾在附近的塔斯馬亞島上還生活著袋獾。

在這個月的5號,澳大利亞公益動物保護組織」澳洲方舟「的工作人員們,在澳洲大陸雪梨附近400萬平方米保護區內放歸了26隻袋獾,這也是「塔斯馬尼亞惡魔」在澳洲大陸滅絕後,首次榮歸故裡。

千萬別被它的萌系外表所蒙蔽,它是人類已知現存的相對咬合力量最強的哺乳動物。憑藉12斤的體重可以殺死體型超過它9倍的綿羊、60斤的袋熊,再加上它渾身長滿了肌肉,和極其恐怖的嚎叫聲,所以它才被人們稱之為「塔斯馬尼亞惡魔」。

它和普通的中型家犬差不多大,身長在70cm左右,雌性的體重要大於雄性,身上的毛色為黑色偏棕色,長著粉紅色的小耳朵,胸前長著和亞洲黑熊類似的白色條紋毛髮,腹部長有育兒袋,嘴部開合的角度非常大,裡面布滿尖銳的牙齒,所以又有人稱它們為大嘴食肉怪。

普通的動物在它的面前毫無招架之力,主要得益於它的絕對力量和其恐怖的撕咬能力,它除了攻擊野生動物之外還會攻擊家禽家畜,所以塔斯馬尼亞當地的居民一致認為袋獾是一種害獸,而人類驅逐它們的同時,袋獾會全力反擊進行撕咬,所以在一段時間內不可避免的,人類要開始清除袋獾。

袋獾有攻擊動物面部的習慣,又因其傷害家畜,所以在19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30年代,這種生物招致了人類大規模的捕殺,直至袋狼完全滅絕,人類才認識到袋獾的重要性。因此,在20世紀40年代,袋獾被正式列為保育類保護動物,並在2008年,入選了瀕危物種名錄。它們的數量才有所增加。

袋獾其實命運不濟,最近科學家發現許多的袋獾的面部腫脹,最後它們無一例外地被確診為惡性腫瘤,並且這類腫瘤是高致死性的,一旦患病的袋獾都會在數天之後死亡,並且科學家們還確定這類腫瘤是通過它們的撕咬來傳播的。和美洲的犰狳攜帶麻風病毒一樣,袋獾的腫瘤成因也一直成謎。

所以,袋獾的種群發展還是讓人類非常擔憂,如果放任其自由發展,那麼個體袋獾傳染癌症的機率是非常大的,在以後的幾年幾十年中,人類如果不做幹預,袋獾還是很有可能滅絕的。

現如今,生物學家也在加急開展對袋獾癌變的研究,確認是其基因突變還是外界感染進行深入探討,這類研究可能也為人類與癌症的鬥爭中起到非常大的幫助。關於袋獾,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呢?

相關焦點

  • 塔斯馬尼亞惡魔榮歸故裡,外表可愛性格兇殘,捕食體型大9倍的羊
    澳大利亞真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它包含了大多數地球上其他地區沒有的生物,並且這些生物都具有非常獨特的特性,如哺乳動物中唯一有毒的鴨嘴獸,實際上毒性最大的內陸太攀蛇,外表可愛的考拉等。還有一類生物,大多數也生活在澳洲,那就是有袋類動物。
  • 貓不只有可愛:體型只有獅子的1/200,捕食成功率是獅子的3倍
    尤其是獅子,我們從小就知道獅子是叢林之王,它體型巨大,鋒利的牙齒和爪子,與生俱來的捕獵技能,讓它們贏得了兇猛野獸的名號。然而,在南非、波札那和辛巴威等國家,獅子的致命性還不能和另一種動物匹敵。它看起來和一般家貓沒什麼兩樣,毛茸茸的很可愛,誰看到了都想上去摸一下,然而在它可愛和毛茸茸的外表下,蘊藏著兇猛的一面。它就是非洲黑足貓。
  • 外形很萌的袋獾, 為什麼叫塔斯馬尼亞惡魔? 太好鬥加快滅絕!
    從外形來看,袋獾是非常可愛的。體型不大,和小狗差不多,四肢壯碩,頭比較大,全身覆蓋黑色或棕色毛皮,零星有白色條紋或斑點,矮胖的外形看起來很像小熊。奇怪的是,這樣可愛的動物,卻有「塔斯馬尼亞惡魔」的稱號。塔斯馬尼亞,實際上是澳大利亞的一個島嶼,從名字上也能看出來,袋獾生活在塔斯馬尼亞島上,而且現如今只生活在這裡。
  • 外形很萌的袋獾,為什麼叫塔斯馬尼亞惡魔?太好鬥加快滅絕速度
    體型不大,和小狗差不多,四肢壯碩,頭比較大,全身覆蓋黑色或棕色毛皮,零星有白色條紋或斑點,矮胖的外形看起來很像小熊。奇怪的是,這樣可愛的動物,卻有「塔斯馬尼亞惡魔」的稱號。塔斯馬尼亞,實際上是澳大利亞的一個島嶼,從名字上也能看出來,袋獾生活在塔斯馬尼亞島上,而且現如今只生活在這裡。
  • 外形很萌的袋獾,為什麼叫塔斯馬尼亞惡魔?太好鬥加快滅絕速度
    從外形來看,袋獾是非常可愛的。  體型不大,和小狗差不多,四肢壯碩,頭比較大,全身覆蓋黑色或棕色毛皮,零星有白色條紋或斑點,矮胖的外形看起來很像小熊。  奇怪的是,這樣可愛的動物,卻有「塔斯馬尼亞惡魔」的稱號。  塔斯馬尼亞,實際上是澳大利亞的一個島嶼,從名字上也能看出來,袋獾生活在塔斯馬尼亞島上,而且現如今只生活在這裡。
  • 絕跡3000年後,「塔斯馬尼亞惡魔」重返澳洲大陸
    皮毛黑亮,叫聲響亮刺耳,澳洲塔斯馬尼亞島上的袋獾是現存最大的食肉有袋動物,在2008年被列為瀕危物種,3000年前在澳洲大陸上絕跡,現僅存於塔斯馬尼亞島上;它們晝伏夜出,以食腐為主,外表可愛但脾氣暴躁,當地人送外號「塔斯馬尼亞惡魔」(Tasmanian devil)。
  • 塔斯馬尼亞惡魔:唯一一種快把自己鬥滅絕的生物
    體型和一隻小狗差不多,有很大的頭和脖子,看起來有點像小熊,非常可愛,但是澳大利亞的當地人卻稱它們為「塔斯馬尼亞惡魔」,那為什麼這麼叫它呢? 因為這種動物具有晝伏夜出的行為特點,而且在深夜捕食時常為了保護食物而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咆哮聲,這種聲音在夜深人靜時能傳出很遠
  • 澳大利亞:神秘疾病嚴重威脅「塔斯馬尼亞惡魔」
    進入[今日亞洲]>>    央視網消息(今日亞洲):上個世紀90年代末開始,位於塔斯馬尼亞島上的野生動物保護機構就陸續接到一些不同尋常的報告,報告說,澳大利亞特有物種——有著「塔斯馬尼亞惡魔」之名的袋獾數量急劇減少,原因是這個物種遭遇到了神秘疾病的侵襲
  • 絕跡3000年塔斯馬尼亞惡魔,重返澳洲大陸 |一行看世界
    每天關注壹行伊朗 了解中東實事與動態 皮毛黑亮,叫聲響亮刺耳,澳洲塔斯馬尼亞島上的袋獾是現存最大的食肉有袋動物,在2008年被列為瀕危物種,3000年前在澳洲大陸上絕跡,現僅存於塔斯馬尼亞島上。它們晝伏夜出,以食腐為主,外表可愛但脾氣暴躁,當地人送外號「塔斯馬尼亞惡魔」。
  • 十大外表恐怖的「惡魔魚」:南美洲食人魚(組圖)
    不知道人們如果親眼看到這種外表恐怖的兇殘魚類會有怎樣的感覺,它那齜著的長牙似乎要捕殺一切生靈。它因牙大而得名,它腦袋上左右兩顆最大的牙齒簡直太大了,以至於造物神不得不在其微型的腦子左右兩側各留出一個「插槽」,以便其大嘴能夠合上。相對於其體型來說,它的牙齒可能是海洋魚類中最大的,因此有些體型比它們龐大的魚類也成了其盤中餐。  超大號的犬牙配上肌肉發達的顎,樣子看起來深具威脅性,可怕的外表讓它得到「食人魔魚」這樣恐怖的英文名字。
  • 鄧州籍正商集團董事長榮歸故裡一舉拿下南陽新地王、鄧州湍北新地塊!
    正商,終於榮歸故裡 2020年7月14日,對正商而言,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 這天,正商終於以1186萬/畝的天價榮歸故裡,刷新南陽地王新高度! 何以「榮歸故裡」?
  • 可怕的紅色惡魔,生活在千米海底的洪堡烏賊,超過千隻協同捕獵
    經常也有人討論海裡的哪種生物最為兇殘和可怕,我認為能夠觸碰到已知海中生物食物鏈天花板的生物只有虎鯨,因為它們體型巨大,智商超群,協同捕獵,連鯨魚和大白鯊都是它們的菜譜當中。那麼除了虎鯨之外,能進入到海中兇殘動物前五的我認為還有一種不經常提及的生物,那就是美洲大赤魷,也叫做洪堡烏賊,人們也叫它們為「紅色惡魔」。
  • 超兇殘的鳥,輕易捕食比自己大數倍的飛禽,還把獵物撕碎製成肉乾
    說到鳥,大多數人腦中都會浮現出一個小巧玲瓏的影子,它們性情溫順,有著可愛的外表,喜歡吃蟲子,在自然界中也有不少天敵。但引滄海今天要介紹的這種鳥可一點也溫順,甚至它本身就可以稱之為其它鳥類的「天敵」,除了吃蟲子以外,它還會捕食其它鳥類,甚至將其它鳥類的肉做成「肉乾」,它就是被譽為「鳥中屠夫」的伯勞鳥。伯勞鳥在鳥類傳統分類系統中是鳥綱雀形目中的一個科,外表與似麻雀,提醒要比一般的鳥類小很多,但它們性情兇殘,有又大又有力的尖嘴,同時它們的腿也很有力量,腳趾生有利鉤。
  • 消失三千年的「大嘴怪惡魔」重回澳洲,生性兇悍平頭哥也不是對手
    體長在75~110釐米之間,體重在4~12公斤之間,是現存最大的食肉有袋類動物,體型矮胖粗壯,雌性比雄性個頭更大,其毛色為黑色、深褐色或灰色,胸部有倒V字形花紋,腹部有育兒袋,前腿比後腿略長,嘴巴能張開特別大的角度,因此又被叫做「大嘴怪」。
  • 實拍4米長蛇吃山羊 兇殘動物捕食場面揭秘
    據報導,安徽一山羊場驚現大蟒蛇,大蟒蛇盤著山羊準備大吃一頓時候被山羊場主人發現,最後這條大蟒蛇被民警和村民成功制服,最後大蟒蛇被送到了當地森林派出所。  與「4米長蛇吃山羊」相比,有很多動物捕食場面更是血腥。現在就來看看那些兇殘動物捕食場面。(郭子)
  • 耳朵比腦袋大3倍,沙漠中的「米老鼠」,9種可愛卻又不常見的動物
    世界上的可愛動物除了貓咪和狗狗外還有很多,其中有許多動物在我們的平時生活中幾乎遇不到,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9種可愛卻又不常見的動物。伊犁鼠兔只生活在我國的新疆,生活環境相當惡劣,雖然名字裡有一個鼠字,外表也很像鼠類,但是它的確是一隻兔子。
  • 山川百味:塔斯馬尼亞的生蠔
    塔斯馬尼亞是個心型島,與維多利亞州隔海峽相望,這裡是澳大利亞的最南端的所在了,故而對於南半球來說,除了南極洲,這裡又被視為世界的盡頭。但凡是個島,似乎就會有種特別的生物,表示島上有著與眾不同的生態,成為一個島對外宣傳的吉祥物。澳大利亞大陸塊整個就是一大島,這個吉祥物就是袋鼠。而到了塔斯馬尼亞這個小島上,吉祥物就成了塔斯馬尼亞惡魔。
  • 賣著最大的萌卻幹著最「兇殘」的事!譽為「死神貓」的黑足貓來了
    有些貓千萬不能飼養,雖然外表看著可愛但是十分危險。世界上最致命的貓,就是生活在非洲最小的貓科動物——黑足貓。大家都知道貓科動物都是骨骼驚奇,而且悟性奇高的練武奇才。但在這些兇猛的貓科動物當中,最為兇殘的並不是威猛的獅子,迅捷的豹子或者是無敵的老虎,反而是一種你可能聽都沒有聽過的貓咪。
  • 「塔斯馬尼亞惡魔」死亡之謎
    俗稱「塔斯馬尼亞惡魔」的食肉性有袋類動物―――袋獾是現存的世界上最強大的獵食者。  通過研究動物的頭骨化石,科學家在已經滅絕的食肉哺乳動物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結論。他們發現已經滅絕的袋獅與袋獾比較起來,其兇猛程度更勝一籌,是所有食肉哺乳動物中咬力最強的。
  • 這種動物被稱作惡魔,剛出生時還沒一枚硬幣大,就開始「作惡」
    這種嘴巴大大的,看起來有點可愛的小動物可一點都不好惹,它們叫袋獾,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哺乳動物,也是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上的特有物種。塔斯馬尼亞島上的居民更願意稱它們為「惡魔」,因為它們的脾氣非常暴躁,特別好鬥,不僅在野外捕食動物,還會經常潛入農場偷吃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