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獻血8次 用行動溫暖身邊人

2021-01-11 澎湃新聞
八年獻血8次 用行動溫暖身邊人

2019-07-05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年27歲的郝羿,是北辰區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的一名聘用制書記員。數月前,院裡組織適齡人員參加獻血的活動,他積極報名。後來同事們得知,這是他八年中第8次獻血了。

近日,記者走近這位有愛心,默默奉獻的陽光小夥兒。當問及他是如何堅持做到的?他說,無償獻血是社會文明的標誌,希望在自己身體允許的情況下,能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郝羿,愛笑,說起話來有些靦腆。「上大學那會,與同學們一起逛濱江道商業街。當時看到街邊流動的獻血車,心裡就有一種莫名的衝動,我要為社會做些事情,我想去獻血。」但是礙於年齡小,又擔心獻血後出現不良症狀,沒有準備的郝羿暫時放棄了。於是,郝羿暗暗下定決心,要補上這堂獻血的知識課。獻血的事情在郝羿心中生根發芽,後來,他在大學裡參加了紅十字會社團活動,自己成為了一名志願者。

一次宣傳活動中,郝羿發放獻血宣傳海報,呼籲大家積極獻血。其間,郝羿有了想法,呼籲大家獻血不如自己先做到,這樣宣講起來,也有說服力,說行動就行動。獻血有後遺症嗎?獻血後會有哪樣的不良反應呢?為此,郝羿查閱了很多資料,也諮詢過醫生。得到獻血對身體並無影響的答覆時,郝羿於2012年12月第一次走進位於黃河道的血液中心。「記得第一次去獻血,心裡也是很害怕,擔心自己出現暈血的情況。獻血後就全明白了,這些擔心是多餘的。」說起獻血經歷,郝羿還不好意思地笑笑。

此後的宣傳中,作為紅十字會會員的郝羿每次在校園內宣傳獻血的活動中,都感覺到光榮無比。他耐心講解,告訴別人獻血不疼、不暈,沒有後遺症。獻血光榮,延續生命這是一種美好的奉獻。就這樣,很多有愛心的同學紛紛加入到志願者的隊伍。

知道郝羿獻血的事情後,郝羿媽媽反應最大。心疼兒子的母親,嗔怪說道:「你現在年輕身體壯,獻血後沒有不適。等老了就知道後悔,身體虛弱無力,到時候後悔來不及。」面對媽媽的埋怨,郝羿並不反駁,反而給媽媽科普起了獻血知識。

「在血庫充盈情況下,我只是做了成分獻血,就是由醫護人員抽出身體中200毫升血液。抽出的血液利用儀器進行血小板分離。血小板對於血液有凝固作用,可以用於治療救援傷者。醫護人員取到分離開血小板後,再將血液輸回到身體。」郝羿說,這叫做成分獻血。郝羿介紹,醫生說過血小板在身體中生成很快,分離出去的血小板在幾十個小時後,就會再次生成,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媽媽被兒子的誠懇說服了,此後的數次獻血媽媽嘴上雖然阻攔,但還是給郝羿買了很多營養品,支持他這麼做。

郝羿說,家中正在裝修房子,他和女友很快就要結婚了。聊起女友怎樣看待獻血的事情時,郝羿自信地告訴記者,女友楊慧不僅支持郝羿獻血,而且也被他的愛心所感染。在郝羿的影響下,楊慧也到黃河道血液中心獻了血。「真棒,還帶動身邊的人獻血!」「這是愛心傳遞!」聽到大家的讚許,郝羿也覺得很自豪。

自從第一次參加獻血後,郝羿就把無償獻血放在了心上。平均每年參加一次,郝羿也為自己找到了獻血周期。他說:「中國有13億人口,每天都有人受傷,每天都有人流血,也因為,僅僅因為血液的短缺,對病人的康復造成影響。我想獻血這件事情,是對於我來說回報社會最簡單的一種方式了,而且也是每個健康的成年人應該要做的。」

首發於城市快報 記者 常健

照片由北辰區檢察院提供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馮仁書,獻血4次;趙維鵬,獻血5次;李建平,獻血6次……熱血供水人
    平定供水局延續多年來積極參與無償獻血的良好傳統,立即組織員工自願報名。一時間,供水局黨委工作群裡一份份獻血報名表相繼傳回。來自15個基層單位的50多份報名表裡,50多顆愛心湧動,有58歲的共產黨員,有29歲的青年員工,平均年齡43歲的供水獻血人,只要社會需要,只要組織召喚,他們願用熱血溫暖陌生人。
  • 義務獻血,他們用愛為生命接力「獻血特輯」
    ▲上鐵法院幹警排隊等候獻血徐 毅「自己的行為談不上偉大,但能做些事,幫到別人一點是一點。」大學時期多次獻血達800cc,工作後堅持獻血4次,2015年主動捐獻兩份成分血(主要為血小板),多年來,徐毅用實際行動持續奉獻愛心,無償獻血量累計達到1600cc,同時他也自願加入了中華造血幹細胞庫。
  • 【徵文展示】溫暖流進心田 ——用無償獻血的善行義舉傳遞正能量
    、默默付出的人,在別人生命垂危,最需要關心幫助的時候,他們就像及時雨一樣,潤物無聲,給人們帶去陽光雨露,滋潤心田,給予別人溫暖的同時,用自己的言行舉止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正內涵,傳遞了社會正能量。
  • ...用鮮血書寫「愛心」——記牟平區中醫醫院無償獻血背後的感人故事
    【抗擊疫情,中醫院在行動】用鮮血書寫「愛心」——記牟平區中醫醫院無償獻血背後的感人故事 2020-03-09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寧鄉農民劉海沙無償獻血累計8.6萬毫升 為長沙獻血最多的人
    寧鄉市夏鐸鋪鎮天馬新村農民劉海沙17年無償獻血187次,獻血量8.6萬毫升,相當於21名成年人血量的總和,成為長沙無償獻血最多的人。昨日,當長沙血液中心工作人員上門慰問這名「熱血英雄」時,劉海沙自豪地曬出了自己的50多本獻血證,「這只是一小部分。」他說。   劉海沙從小見到善良的奶奶多次獻血救人。
  • 郴州市精神病醫院開展無償獻血活動:希望我們的行動,能讓更多的...
    「我們希望通過獻血這件力所能及的事,為健康、為社會貢獻一份力。」7月6日上午,一輛獻血車來到郴州市精神病醫院,醫務人員積極響應郴州市衛生健康委號召,踴躍參加獻血,用熱血為黨的生日獻禮。工會主席劉玉萍是郴州市精神病醫院無償獻血隊伍的領頭人,每年院內無償獻血活動她都積極組織,並帶頭參與,如今已參加獻血14次。「血液對於很多病人來說就是生命,作為一名醫務人員,也作為有著30年的黨齡的黨員,在這個時候來獻點血,我覺得特別有意義。」劉玉萍說。此次獻血活動除了劉玉萍這種老黨員參與其中,年輕的黨員也應邀而至。
  • 北辰區榮馨園社區居民張建欣12年無償獻血111次 挽袖無償獻血 暖心...
    天津北方網訊:12年來,北辰區榮馨園社區居民張建欣一直默默地堅持無償獻血,直到60歲生日的前一天,他完成了人生的第111次無償獻血,也是最後一次無償獻血。
  • 武大教授16年獻血200次:不要拔高個人,我不是什麼英雄
    課程結束,潘迎春放起無償獻血知識PPT,展示自己的部分獻血證。這並非是她第一次向同學們科普無償獻血知識,她說:「無論種子是不是會開花結果,但起碼曾經撒下。」「不要拔高個人,我不是什麼英雄」「沒有多麼偉大,更談不上是英雄」,潘迎春傾向於將獻血視為「和吃飯喝水一樣的生活習慣」。最終打動她受訪的緣由,是她想到「如果可以讓更多人加入,宣傳就宣傳吧」。
  • 青年人獻血過「五四」
    5月4日,長春市中心血站市醫院獻血屋,共有32人無償獻血,絕大多數是青年人,26歲的靖雪嬌是其中一個。這次,是靖雪嬌的第四次獻血了,第一次獻血時她還在讀大學。在靖雪嬌看來,無償獻血是一件無比光榮的事情,她不但自己獻血,還動員身邊的朋友獻。去年夏天,朋友陪靖雪嬌去獻血,可是,由於剛值完夜班,護士建議靖雪嬌先好好休息、過幾天再來。這時,朋友察覺到了她臉上的細微變化,最終在她的鼓勵下成為了一名無償獻血者。昨天,靖雪嬌和往常一樣。
  • @所有獻血者,鍾南山院士呼籲無償獻血
    在疫情防控時期遇上了「獻血淡季」,鍾南山院士向全社會發出一份倡議:獻出一份血,傳遞一份愛,溫暖每顆心!對於受血者來說,接收1袋400ml的血液比接受2袋200ml的血液,發生輸血免疫反應、傳染疾病的機率從理論上講要少一倍,因此對患者也更加有利。3.獻血前/中/後需要做什麼準備?
  • 武漢「暴走醫生」23年獻血26900毫升 每天暴走8公裡為血液「保鮮」
    為了保持更好的身體狀態,家住漢口太平洋的他放棄了開車上下班,堅持每天往返暴走8公裡,常年健身還練出了6塊腹肌。推薦閱讀》》經常獻血會上癮、發胖? 安徽省立醫院專家:都是謠言!23年來他已默默地獻血69次鄭凱第一次獻血是在1994年。「那年在同濟醫科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讀臨床醫學專業,剛上大一。」
  • 54歲運動達人三次獻血,社區愛心獻血活動居民挽起袖子傳遞愛
    9月13日上午,武漢市洪山區梨園街東湖社區,54歲的下沉黨員餘楓挽起了袖子,獻了200毫升的血液,這是他第三次參與愛心獻血。當日,一場「共建文明城市,共享美好社區」愛心獻血活動東湖社區在舉行。2000年餘楓第一次獻血400毫升,2003年第二次獻血,獻血400毫升。這次餘楓本想繼續獻血400毫升,可是武漢血液中心醫護人員考慮到他的年齡偏大,只讓他獻血200毫升。
  • 李端成:熱心公益事業26載 無償獻血2萬餘毫升傳遞正能量
    事跡簡介:李端成,一名樸實厚道的「熱血」漢子,他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堅持26年無償獻血,累計獻血50餘次,總獻血量21000餘毫升,相當於5個成年人體內的總血液量。李端成先後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銀獎和銅獎等多項榮譽。  正文:  很多人都有無償獻血的經歷,一次、兩次,多則好幾次。
  • 身雖殘疾有愛心,16年獻血90多次張艾憑希望更多人加入獻血行列
    張艾憑整理自己的獻血證 新文化(300336)報·ZAKER吉林記者 蒲鈺 攝「你說這要是大家都擔心,你不獻血,他也不獻血,這也不行呀,所以我還是得獻血,就在8月5日我還獻了一次,我希望大家都能來獻血……」張艾憑笑著說
  • 【獻血抗「疫」,感謝有你 】一封來自市中心血站的感謝信!
    風雪寒冬日阻不住暖暖溫情擋不住陣陣謝意溫暖你溫暖我……近日,德陽中院收到一封來自市獻血領導小組辦公室、市中心血站送來的感謝信,這是對每一個在「抗擊疫情·為愛逆行」獻血活動中,捐獻熱血的法院人最誠摯的感謝!感謝信原文
  • 東北農業大學師生齊挽袖 用愛讓生命延續
    參加無償獻血的師生既有年輕新入職第一次獻血的教職工,也有參加過多次獻血活動的中青年教職工,更有很多想奉獻愛心的學生,他們為幫助更多的人、挽救更多的生命感到驕傲。「這是我第三次參與無償獻血,我一直有一種非常強烈的想幫助他人的想法,迫切想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在18周歲那年,我開始了無償獻血。」賀傳禹告訴記者,第一次獻血時,看到採血針管,他內心也緊張過,但是一想到能夠幫助臨床急需血液的患者時,便有一種滿足感與自豪感湧上心頭,頓時覺得自己是個身強體壯的男子漢,什麼都不怕了。
  • 百餘年來真情不斷,是乃仁術愛心回饋 ——首屆「胡慶餘堂愛心獻血周」正式啟動
    146年來,胡慶餘堂始終秉承「是乃仁術」之企業精神,公司員工積極踐行企業公民職責,堅守奉獻初心,越來越多的「慶餘人」用善舉傳遞溫暖和大愛。為了營造良好的企業氛圍,激勵更多員工定期參與愛心獻血,胡慶餘堂特此聯合浙江省血液中心舉辦本次愛心獻血周活動。
  • 【「熱血」接力生命】點滴行動匯聚「獻血榜樣」力量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殷紅的血液裡孕育,並在血液的包裡下降臨人世,又在血液的滋潤中走過漫長的生命歷程。你知道嗎?每一次獻血,就是為他人的生命接力。  融入無償獻血,為生命增添色彩。在6月14日世界獻血者日,天山網特推出系列報導《「熱血」接力生命》,講述獻血故事,傳遞社會正能量。
  • 湖南省中醫院組織「白衣天使」無償獻血
    為緩解春節前後長沙的血液供應壓力,保障醫療救治用血需要,1月17日下午,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院)積極響應省衛健委號召,組織全院職工積極參加無償獻血。雖然寒意凜然,醫院門診樓前卻一片人頭攢動,氣氛火熱,醫護人員紛紛趕來獻血,以實際行動詮釋白衣天使敬佑生命、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大愛精神。此次全院共有100餘名職工及醫學生參與無償獻血,累計獻血量近2萬毫升。
  • 上海每千人中有14人獻血,無償獻血量3年達184萬人份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上海市血管委了解到,上海無償獻血8000ml以上的志願者近千人,無償獻血1000ml以上的志願者達5000人。在這些志願者中,既有上海人,也有很多來上海參加生產建設的外來務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