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家禮
    在我們身邊,有一群無私奉獻、默默付出的人,在別人生命垂危,最需要關心幫助的時候,他們就像及時雨一樣,潤物無聲,給人們帶去陽光雨露,滋潤心田,給予別人溫暖的同時,用自己的言行舉止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正內涵,傳遞了社會正能量。
    他就是楚雄州大姚縣地稅局的一名普通黨員葛家林。葛家林在大姚縣地方稅務局規費股工作,是一名普通的地稅工作者。自參加無償獻血以來,至今已獻血20多次,獻血總量超過4000毫升,獲譽無數。
    2006年,在其他獻血志願者的帶動下,葛家林開始了第一次獻血,他長期的堅持緣於一次特殊的經歷。
    十多年前,他一個兒時的朋友因意外事故鈍器從腹部前後穿過受傷並引發感染,住進了大姚縣醫院。由於當時受醫療條件、醫療技術的限制,朋友在病情惡化、生命垂危後轉院到省城醫院治療,短時間內連續做了幾次大手術,幾次開刀都需要大量的血源。然而,朋友及朋友的家人在這之前都從沒獻過血,手術過程中輸血只能自己花錢購買血庫的血用,朋友因為輸血花費了高昂的費用。由於當時血庫配對的血液不是很充足,未能及時進行輸血,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導致他的朋友後來留下了後遺症。
    也就是這樣一次經歷,讓他對無償獻血有了初步的了解:科學的獻血不僅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且有利於獻血者的身體健康,況且獻血者累計獻血達到一定數量,可以終生免費臨床用血,除獻血者本人按上款規定享受的用血優惠外,獻血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用血時,可以累計按獻血者的獻血量等量免費用血。這更加堅定了他堅持獻血的決心,以自己的綿薄之力去幫助那些躺在病床上需要幫助的危難病人。
    他說,我們每個獻血的人獻出的血對自身影響不大,但匯聚起來的不僅僅是供給他人使用的血,更是一顆顆關心幫助他人的愛心,多獻一次血,也許就可以多幫助一個人挽回生命,重拾健康。正是有了這樣的想法,在無償獻血志願者的帶動下,他開始自願參加無償獻血活動,至今已獻血20多次,獻血總量超過4000毫升,現在他手中保存的一摞《無償獻血證》記錄著他無償獻血的經歷。
    「有生之年能為其他人奉獻一點點愛心,是很值得的。」如今十多年過去了,作為一名無償獻血的志願者,葛家林在堅持獻血的同時還繼續用他的獻血經歷影響著身邊更多的人參加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每次獻血之後,心裡總是感覺很安心,因為我獻出的血液又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了。」他說他始終堅信在這個世上無私奉獻的人很多,只要人人都付出一點愛,世間的一切就會變得很美好。
    人活著總要有一定精神支撐。葛家林說,在這十多年無償獻血的過程中,不乏有人對他有這樣那樣的說法,家人說他不懂得愛惜自己的身體,朋友說他傻,但更多的人是持肯定和支持的態度的。他常說,我們做一件有益於社會、有益於別人的事,也許就是舉手之勞,既幫助了別人,也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快樂了自己,方便了他人,這樣的小事何樂而不為呢?這就是他近十年無償獻血的精神動力。
    截止2017年,葛家林已累計獻血達4000多毫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計生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央軍委總後勤部保障部衛生局表彰為「無償獻血先進個人」,授予「2014-2015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榮譽稱號。他以自身的善行義舉和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傳承著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和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著一名普通幹部的無私奉獻的熠熠風採。
    (梁家禮,現任職於雲南省楚雄州大姚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