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註定是非凡的一年,疫情下的愛與希望永遠比病毒蔓延得更快,然而我們心中無償獻血挽救生命的緊迫感和使命感依然日月相催。
疫情期間,血液是同口罩、藥品一樣重要的生命保障,不少急危重症患者都需要血液救治疾病。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地區的無償獻血人數急劇下降。2020年1月8日上午,貴州省血液中心在息烽縣人民醫院健康體檢科開展了2020年無償獻血活動。儘管天氣寒冷,但依舊抵擋不住縣人民醫院全體幹部職工擼袖獻血、傳遞愛心的熱情:紅色的馬甲,可愛的笑臉,匯聚成世間最值得記錄的風景,此刻,他們就是最美的逆行英雄!
血液是稀缺的公共資源,疫情期間,它更是拯救生命的重要保障。一個不倡導文明的世界,是一個不文明的世界;一個不懂得奉獻的社會,是一個不和諧的社會。反之,一個有愛的世界處處有感動。
截至2019年6月,中國無償獻血人次和採血量連續20年增長。我國全面建立無償獻血制度,臨床用血全部來自公民自願無償捐獻。據中國國家衛健委數據統計顯示,全國無償獻血人次由1998年的32.8萬提高到2019年的1563萬。2020年1月到4月,全國血液庫存一直位於安全線以上。而這些,都離不開所有無償獻血者的付出。
《獻血法》第八條中明確規定:「血站是採集、提供臨床用血的機構,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公益性組織。」《獻血法》第十一條規定:「無償獻血的血液必須用於臨床,不得買賣。血站、醫療機構不得將無償獻血的血液出售給單採血漿站或者血液製品生產單位。」因此各級採供血機構不能,也不被允許將血液作為商品進行買賣,血站是負責採集、檢驗製備、儲存血液並向臨床提供血液和血液成分的公益性衛生機構。
適量獻血對健康無害。人體總血量約佔體重的7%~8%,成人的血液總量一般為4000毫升~5000毫升,一次獻血200毫升~400毫升僅佔總血量極少的部分。同時,人體血液並不都參與血液循環,當人體血循環需要時,脾臟等就會連續不斷地釋放血液進入血管,參與血液循環。無償獻血會刺激人體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加速血細胞的生成,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堅持規律獻血的人,由於骨髓造血系統不斷受到刺激,保持較旺盛的新陳代謝,不斷產生出更具生命活力的年輕細胞,新鮮的血細胞的比例明顯高於未獻血的人。科學家應用流體變形學和血液動態學,對血液與獻血的關係進行了研究,當人們獻血後,會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及運送營養物資的能力增強,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如中風(腦血栓、腦溢血)及高血壓的發生,又能減少癌症發病率。
6月14日是世界獻血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安全血液拯救世界」。世界各國人民通過這一特殊日子感謝數以萬計拯救生命的無償獻血志願者們,在讚揚其為愛奉獻的無私之舉時也希望得到人類社會更廣泛的關注,鼓勵更多人加入其中:只有科學合理的獻血才能拯救更多寶貴的生命。
無償獻血是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崇高行為。獻血是愛心奉獻的體現,是患者解除病痛甚至挽救他們的生命,其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只有以人道主義無私奉獻而不是以經濟報酬為目的的無償獻血,才能從根本上清除有償獻血帶來的各種弊端:保證血液質量,保護受血者和獻血者安全,降低經血液傳播疾病的危險。
無償獻血,捐獻的不僅僅是血液,還有真誠、善良和美麗。對於身強體健的我們來說,樂於奉獻正是我們實現社會意義、點亮青春之火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