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昨日羅傳林領到榮譽證書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李晗通訊員王騰)無償獻血21年,總計147次,獻血總量超過45000毫升,雖然他家庭十分困難,前幾年右腿還因腦梗失去知覺,但他一直堅持這份善舉。昨天上午,年逾花甲的羅傳林從武漢血液中心領取了「無償獻血終身榮譽獎」,他本人也成為江城獻血「探花」,獻血總量位居全市第三。
羅傳林曾是武漢電錶廠的工人,1996年開始無償獻血,經常參加單位組織的獻血活動,成為武漢血液中心的常客。2001年,因為單位改制,羅傳林下崗回家,目前租住在青山區工業三路,是一名「低保戶」,每月收入不足千元。
儘管生活並不寬裕,他仍然堅持每年獻兩次全血。從血液中心工作人員那裡得知,全血每人每年只能獻兩次,而成分血每年可以獻多次。為了能幫助更多需要用血的患者,2006年,羅傳林開始選擇獻成分血。2012年,新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國家標準出臺,允許每隔半個月捐獻一次成分血,於是他開始每半個月獻一次血。「我文化程度不高,也沒有特別的技能,無償獻血是我為社會做貢獻的方式。」羅傳林坦言,親屬子女對自己無償獻血的行為不算特別支持,但他覺得很有意義,所以一直堅持下去。
2010年初,羅傳林在家中突發腦梗塞,幸虧被鄰居發現後送醫搶救,雖然幸運地保住了生命,但也留下了後遺症——右腿永遠地失去知覺。
雖然行走不方便,但羅傳林每月風雨無阻從青山區搭乘近2個小時公交到武漢血液中心獻血。根據《獻血法》規定,無償獻血者年齡不得超過60周歲。去年7月14日是羅傳林60周歲生日,7月4日,他在武漢血液中心獻出了最後一次成分血,為自己21年的無償獻血生涯劃上圓滿句號。「時隔近半年再次看到熟悉的獻血室,真想再走進去獻一次血啊。」羅傳林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血液中心獻血室裡20部採血椅,自己都曾坐過,他和許多護士和工作人員都成了朋友。
武漢血液中心副主任袁明超介紹,羅傳林是目前江城獻血總量第三位的市民,累計獻血147次,折合全血總量超過45000毫升,相當於挽救了220餘名成年患者。
羅傳林表示,會在朋友圈宣傳無償獻血的好處,讓更多的人投入獻血大軍,挽救更多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