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等身的袁隆平每次理髮只花20元: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謙卑

2021-01-13 有書

木心先生曾在散文集中寫到:

「心之所向,素履可往。」

未必有多豐盛的行囊,未必有華麗的裝扮,只要是心裡想去的地方,就算穿著簡單的草鞋,也能前往。

其實,素以為絢,大道至簡。

那些淡雅的事物,才是世間最美好的存在。

而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

不擺無謂的架子

前段時間,有個關於「袁隆平路邊小店理髮16年」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

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有多項榮譽在身。

獲得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當選過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還曾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可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院士,生活卻十分簡樸。

從2003年開始,袁隆平就在一家不起眼的小理髮店裡理髮,每次只花費二十元。

並且擔心自己的出現會引起圍觀,影響理髮店生意,他每次都趁店裡沒人的時候才去。

都說「成熟的麥穗總是低著頭,層次越高的人越是彎下腰。」

真正厲害的人,從不刻意去擺架子,造聲勢。

他們功成名就,卻平易近人;

他們成績斐然,卻低調內斂。

這樣一顆平和的心態,總能讓他們在人群中自帶光芒。

其實,一個人的可貴之處,不是在於他的身份有多高,而是在於他能夠不將自己局限在所謂的身份裡,高高在上。

越是德高望重的人,越是不擺架子,而低調謙遜的人,總是令人心生敬重。

我國著名的心血管專家陳可翼,也是這般低調。

在一次學術會議上,大咖雲集。

到場專家們大都西裝筆挺,工作人員前呼後擁。

而年過八旬的陳老衣著樸素,手上提著一個老式的布包。

會議結束後,沒有乘坐接送的專車,沒有司機,而是一個人擠上了公交車,像極了隔壁出門遛彎的老先生。

就像作家馬德說的:

「低調的人,一輩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靜的。茶罷,一斂裾,絕塵而去。只留下,大地上讓人欣賞不盡的優雅背影。」

一個人的體面,從不是靠排場得來的,而是靠低調贏來的。

擺架子,更多時候是一種虛張聲勢。

只有實力不足的人,才會總需要外在的排場來為自己撐起臉面。

可殊不知,排場越大,反倒越顯得自己黔驢之技。

不做無效的社交

有段時間,汪涵因為刪掉陳坤、錢楓的微信,而上了微博熱搜。

網友們得知後,都表示無法理解,可汪涵卻如釋重負地說:

「朋友圈人數達到一百多時,我就覺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沒有意義的,全都刪掉。」

而自從陸陸續續刪掉許多人的微信,汪涵覺得整個人都豁然開朗了:

「這樣的生活十分輕鬆,整個人生都發生變化。因為所有的時間都是你的,自在得一塌糊塗。」

他很少應酬,也不喜交際。

一有時間,他就一個人躲在家裡看書。

《山海經》、《離騷》、《西方哲學史》……這些書他都一一讀過。

不僅如此,他還會把自己深有感觸的句子和觀點,記錄下來,反覆在內心咀嚼。

為了讓自己在主持的時候更加自然,他還會對著鏡子去重複練習,練習每一個發音,每一個語調。

為了提升自己隨機應變的能力,他還會自己寫很多即興演講的題目;

放到桌子上讓自己抽,抽到哪個就開始即興演講的練習。

也正是憑藉著長期的積累和努力,才成就了他如今深厚的主持功力。

就連林青霞,都曾毫不吝嗇地誇獎他:

「每次聽你說話,都像聽了一篇優秀的散文。」

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若是被社交消磨了太多時間,反倒沒有功夫來提升自己的技能。

少參加毫無意義的飯局,少答應徒勞無獲的應酬。

社交做減法,生活才能做加法。

就如白巖松所說:

「人到了一定年紀,一定要學會做減法。因為你不是所有的都適合,也不是適合你的所有的事你都該去做。」

其實,參加再多的社交,都不如潛心打磨自己。

因為,人脈從來不是靠追求來的,而是靠吸引來的。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豐富自己,遠比交際應酬更有力量。

過接地氣的生活

身為兩次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劉青雲,在影視劇中,是演技精湛的影帝;

可在生活中,就完完全全是個接地氣的普通市民。

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陪老婆郭藹明一起逛超市。

他推著購物車,她挽著他的手;

兩個人站在貨架前,望著商品,有商有量,看似稀鬆平常,卻又恩愛甜蜜。

買完之後,兩個人一起拎著大包小包,回家做飯。

劉青雲曾說:

「幸福不是逛品牌店,而是陪對方買菜做飯。」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或許他們的經濟實力,足以過上食物有人買,飯菜有人做,房間有人掃的生活;

但兩個人親力親為,逛著超市,挑選一菜一蔬,一碟一碗;

共同為搭建家庭而努力,就足以讓人感到欣喜。

畢竟,購物車裡裝的是溫暖,購物袋裡裝的是幸福。

就如林清玄所說:

「幸福,常常是隱藏在平常的事物中。只要加一點用心,平常事物就會變得美好,莊嚴了;只要加一點用心,凡俗的日子就會變得可愛、可親、可想念了。」

而好的婚姻,往往是在接地氣的土壤中,開出花來。

郭晶晶和霍啟剛,也常被網友們稱作是「最接地氣的豪門。」

有一回,他們夫妻倆帶著5歲的兒子霍中曦,來到了香港的郊區體驗農家生活,幫助農民伯伯插秧。

一家三口,頂著烈日,挽著褲腿,站在滿是汙泥的稻田裡插秧。

一番辛苦勞作之後,還在村民家裡吃起了農家飯菜。

儘管是粗茶淡飯,他們也是其樂融融,一臉滿足。

通過這次體驗,孩子也明白了糧食的來之不易,學會了珍惜和知足。

接地氣,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你能在市井馬路間體驗生活的煙火氣,你能在鄉間田野處感受自然的淳樸風。

越貼近生活,便越熱愛生活;越接近自然,便越醉心自然。

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

什麼是所謂的素與簡?

梭羅在《瓦爾登湖》一書中,給出了答案:

「把一切不屬於生命的內容剔除,簡化成最基本的形式。」

沒有太多花裡胡哨的噱頭,沒有太多虛張聲勢的排場,也沒有太多違背本心的應酬。

把生活過得純粹一點,通透一點。

就如林清玄所說:

「人間有味是清歡。」

一個人走過的路越長,經歷的事越多,就越能明白;

世間繁與冗的煩擾,素與簡的可貴。

願你我飽經世故,歷經千帆,仍能保持一顆素與簡的心。

相關焦點

  •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樸素的力量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樸素的力量。01物質極簡五色亂目,能令目失明;五音亂耳,能令耳失聰;五味濁口,能令口味敗。人之所以有很多不快樂,有嫉妒、不滿等情緒,很大的原因是物慾太強,想要的東西太多。最新款的衣衫、限量版的包包、新出的手機......就算沒錢可花,或者買到的東西全無用處,也忍不住剁手。然而最後發現:物質永遠追求不完,焦慮無時無刻不在。
  • 層次越高的人,越簡單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戒掉多餘欲望,追求簡單的生活品質和精神世界。01愛好簡單作家路遙生平只有兩個愛好,一個是抽菸,還有一個是喝咖啡。只要睜開眼睛從床上爬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趕緊點一支煙,再衝一杯咖啡。層次越高的人,愛好越簡單。他們集中精力做更有意義的事,而不是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虛度時間。02複雜的問題簡單處理同樣一件事情,每個人處理的方式都不盡相同,往往暴露出一個人的精神層次。
  • 層次越高的人,越簡單!值得一看
    人這一生,真正需要的東西很少,但追求的往往很多,身心必然深受其擾。人生最難做到的,是告別複雜,回歸簡單,找到內心真正渴求的東西。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戒掉多餘欲望,追求簡單的生活品質和精神世界。層次越高的人,愛好越簡單。他們集中精力做更有意義的事,而不是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虛度時間。
  • 女人層次越高,越不會找這6種男人,明智之舉
    一個人的層次越高,自然而然也就不會對層次太低的人產生情愫。生活中,之所以有些女人很容易就會和不好的男人看對眼,容易選錯男人,而有些女人卻只會對優秀的男人有感覺,只會和好男人相愛,這其中的區別就在於女人的層次不同。
  • 感情裡,層次越高的男人,越喜歡這樣的女人
    可是,男人越來越成熟,思想境界逐漸的提高,層次越來越高的時候,就會越來越看透世俗,不再那般膚淺。很多時候,男人看女人的眼光,和男人的層次有分不開的關係,層次低的男人,大多膚淺,更喜歡長的漂亮,身材姣好的女人。可是,層次高的男人,卻不會只看女人的外表,他更在乎的,是女人的內在品質。一個女人,再漂亮如果內在不夠優秀,男人也不會心動。
  • 這3點讓你看清一個人,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有這種行為
    對於一個人自身的層次的高低,其實不是用金錢和地位來衡量的,更多的是自己本身的一種素養。 層次高的人,會懂得為人處世,能夠受到身邊的人的認可。所以,通過這3點就可以看清你身邊的人,層次高的人,是不會做這樣的事。
  •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換位思考
    很難想像,一個受了這麼多年教育的人,竟然可以做出這種駭人聽聞的事情來。我相信,更多的室友應該都有這樣的認知:絕不亂碰其他人的東西;有什麼特別的事情需要早出或晚歸的,也一定做到儘量安靜,不打擾舍友…因為同理心,大家都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而這位潑墨室友,明顯就是典型的缺乏同理心。所謂同理心,就是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的思考方式。
  • 袁隆平宋丹丹同一天慶生!一個眾星雲集排場大,一個撒頂級狗糧羨煞人
    人常說:"人走茶涼",尤其是娛樂圈這個"拜高踩低"的地方,而宋丹丹在退休之際還能夠眾星雲集捧場,足以看出其人緣好,和演藝圈的地位之高。 相比於宋丹丹生日宴會的大排場,袁隆平的生日顯得樸素了很多。 在生日的前一天,他趕到了光顧了17年的理髮店理髮,理完之後心情非常好,還笑稱:"又年輕了5歲!"
  • 女理髮師給獨居老人理髮只收1元:剪不掉的是人情
    1元理髮店 剪掉的是頭髮 剪不掉的是人情  當下,1元錢能做什麼?一份報紙、一個饅頭、一次打包費……對它的價值,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接到老朋友要來理髮的電話,遊淑君非常開心  但在大渡口區九宮廟街道九怡社區,有一家存在20年之久的理髮店。老闆、店員始終都是一個人——今年69歲的遊淑君。
  • 層次高的人,讓人舒服(深度好文)
    1 層次高的人,不用情緒解決麻煩 層次越高的人越柔軟,相反層次越低的人,越尖銳。 喜歡用情緒解決麻煩,只能帶來更大的麻煩。 《紅樓夢》中趙姨娘就是這樣一個人。
  • 有人情味的理髮店:69歲女理髮師給獨居老人理髮只收1元
    ­  1元理髮店 剪掉的是頭髮 剪不掉的是人情­  當下,1元錢能做什麼?一份報紙、一個饅頭、一次打包費……對它的價值,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  「差不多每次回大渡口,都是為了到遊孃孃這裡來理髮。」得知重慶晚報記者正在採訪遊淑君,邱老太主動介紹起來。­  她說,每次都是自己搭乘公交車來,不想麻煩子女。在九宮廟車站下車後,穿過馬路,3分鐘不到,就來到陽明佳城小區旁的這條小巷。巷子還是原來的模樣,對在重鋼退休的邱老太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熟悉和親切。­  「今天還是剪短麼?」
  • 心理學:一個女人層次越低,4個表現越赤裸裸!
    作者:妮夏情感 首發如果你讀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一定知道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分五層,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價值實現需求。其實不難看出一個自我價值越高的人,感情價值也自然就水漲船高了。
  • 越愚蠢的人,越自信滿滿,這種人很可怕!
    自信與自負,只一字之差,卻悖文甚遠。越愚蠢的人,就越自負,越自信滿滿!1、越沒能力,越容易高估自己孔子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越是聰明的人,越能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和不足之處。越愚蠢,能力越低的人,由於自我認識不足,越容易過度自信,錯誤的高估自己。《宋人軼事彙編》裡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宋朝有一個叫鍾弱翁的龍圖閣直學士,寫得一手爛書法,卻自認為很好。
  • 森林深處有個理髮攤――5元可以理髮,每天有六七十個客人
    松會花,今年56歲,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前不久,她從農村老家來到貴陽世紀城帶孫子,二月二龍抬頭當天,她帶孫子到路邊理髮店理髮,「多少錢?」「35塊。」聽到店員這麼一回復,習慣了省吃儉用的她抱著孫子就往外跑。
  • 那些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炫耀,什麼心理?3個原因說到重點
    有些人從小很少受到關注,要麼一直自卑下去,要麼不斷為了想要博得他人的認同和價值,努力包裝自己、掩飾自己真實的一面,向外人展示了出華麗的那一面,只是為了向世人證明,她過得比誰都好。一個內心充實、具備成熟心智的成年人,一定不願意去炫耀,那樣只會降低自己的內涵和層次。
  • 瞭望|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
    用一句話總結——讓更多的人吃飽了飯。他把水稻比作核武器,對手是飢餓。他贏了。從失敗中撿出來的成功某種程度上,袁隆平的成功是從失敗中撿出來的。水稻雜種優勢現象並非我國最早發現、研究。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有美國人發現了水稻的雄性不育現象。但幾乎所有國家的研究都只停留在理論層面,屢次實驗失敗後,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勢,在當時幾無質疑。
  • 瞭望專訪|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
    陸波岸攝從失敗中撿出來的成功某種程度上,袁隆平的成功是從失敗中撿出來的。水稻雜種優勢現象並非我國最早發現、研究。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有美國人發現了水稻的雄性不育現象。但幾乎所有國家的研究都只停留在理論層面,屢次實驗失敗後,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勢,在當時幾無質疑。
  • 層次越高的人,越遠離這四樣東西
    越是活得通透的人,越敢於丟掉羈絆,都是做「減法」的「狠人」。事實上,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遠離這四樣東西!孔子在《論語·憲問》中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這教給我們,遭遇挫折時,不埋怨天,也不責怪他人,只要專心學習就行了。生活就是這樣,你越善於努力,就越容易受到意外饋贈。
  • 小女友掌經濟大權花四百給愛犬美容,捨不得花30給男友理髮
    自從她發現有貓咪咖啡廳後,基本上天天都想去玩,每次會消費上百元,這讓一向節約的劉霖受不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劉霖給女友領養了一隻泰迪,取名新新,卻沒想到,狗狗的到來,趙蘭的行為更讓他大跌眼鏡。自從有了新新,趙蘭每天啥也不幹了,一天就琢磨著怎麼對新新好。「什麼狗不能吃剩飯,只能吃狗糧,每天晚上換著花樣給狗做飯,我和她卻只能隨便吃點泡麵。」劉霖回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