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情味的理髮店:69歲女理髮師給獨居老人理髮只收1元

2021-01-08 閩南網

­  1元理髮店 剪掉的是頭髮 剪不掉的是人情

­  當下,1元錢能做什麼?一份報紙、一個饅頭、一次打包費……對它的價值,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

­  接到老朋友要來理髮的電話,遊淑君非常開心

­  但在大渡口區九宮廟街道九怡社區,有一家存在20年之久的理髮店。老闆、店員始終都是一個人——今年69歲的遊淑君。對於身體有殘疾,或是上了年紀的獨居老人,她一律只收取1元。顧客們都說,這是一家有人情味的店,遊孃孃給大家理髮,剪掉的是頭髮,剪不掉的是人情。

­  小店面

­  4日上午8點,幾經打聽,重慶晚報記者終於找到這家有人情味的店——在一條小巷中,小得連當地居民都叫不出名字來。

­  遊淑君不僅有老顧客,也吸引了一些年輕人來剪髮

­  小巷裡有一座紅色房屋,建於上世紀90年代,原是重鋼託兒所所在地。現在這裡一字排開5間門面,遊淑君的理髮店位於第一間,沒有招牌,沒有店名,捲簾門已有鏽跡,一張幾近散架的靠椅放置在捲簾門左側。

­  「這是『信號燈』,如果放在外面,表示今天要營業,反之亦然。」一位熟悉情況的居民主動給重慶晚報記者介紹。

­  10分鐘後,一位身著黑色針織T恤的老太,來到門前掏出鑰匙。她就是遊淑君,看起比69歲的年齡要年輕不少。

­  「哐當」一聲,店門打開。遊淑君熱情地招呼:「進來坐,就是店有點小。」

­  說「小」不是一句客套話,真的很小,6平方米。

­  鏡子、臺桌、吹風……與理髮相關的物件,幾乎佔據店裡大半位置,還有4張讓顧客排隊休息的方凳,剩下的地盤留給了升降椅和她理髮時站的地方。

­  「小點沒得啥子,租金便宜,現在不到500元一個月,以前就100元多點。」遊淑君笑呵呵地說。

­  老顧客

­  熟練地打開電熱水器,燒水,把毛巾消毒……遊淑君有條不紊地做著準備工作。

­  門外,已有顧客等候。轉過身,遊淑君發現是一個熟悉的身影。

­  在九怡社區,這個沒有招牌的「一元理髮店」已歷經20年歲月

­  「邱孃孃,你老人家今天啷個來了喲?」遊淑君趕緊招呼:「快坐,快坐。」

­  除了記得這位顧客姓邱以外,遊淑君還知道老人家今年83歲,在九宮廟住了大半輩子,前兩年才和孩子一起搬到九龍坡區楊家坪。

­  「差不多每次回大渡口,都是為了到遊孃孃這裡來理髮。」得知重慶晚報記者正在採訪遊淑君,邱老太主動介紹起來。

­  她說,每次都是自己搭乘公交車來,不想麻煩子女。在九宮廟車站下車後,穿過馬路,3分鐘不到,就來到陽明佳城小區旁的這條小巷。巷子還是原來的模樣,對在重鋼退休的邱老太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熟悉和親切。

­  「今天還是剪短麼?」

­  「嗯。」

­  一問一答,簡潔明了。

­  邱老太坐下後,遊淑君左手拿梳,右手上的推剪在頭髮上熟練地遊走,絲絲白髮順著她的指尖往下落。

­  在為邱老太理髮時,遊淑君拿出了一把有些泛黑的木梳。

­  「這把梳子還沒捨得丟嗦?」

­  「這個店開業時就有了,當時買成5元呢。跟了我20年,用著順手。」

­  這把舊木梳已跟隨遊淑君20年,還在發揮餘熱

­  重慶晚報記者這才注意到,邱老太所說的木梳,除了掉落一顆齒,骨架也已斷掉,用細鐵絲和木棒綁著。

­  邱老太說,現在自己住家樓下就有好幾家理髮店,不嫌車程顛簸到這裡來理髮,就是因為遊孃孃的小店裡,有一種在其他理髮店裡感受不到的情感。

­  遊淑君的店裡,除了木梳子,還有鏡子、坐凳、升降椅……,20年時間,都是如影隨形。

­  報到站

­  邱老太這邊還沒忙完,又有一名年輕男子來到店內。上午10點過,4個排隊的顧客已坐滿了方凳。

­  「我從讀書開始就在這裡剪頭髮,遊孃孃掌握得到我的頭型。」35歲的顧客張先生告訴重慶晚報記者,遊孃孃最開始單剪只收2元一次,現在也只收7元。

­  張先生介紹,自己以前住在技光村,離遊孃孃的理髮店也就300多米。如今婚後搬到沙坪垻區小龍坎,仍不時開車回來剪頭。「價格便宜是一回事,主要是請遊孃孃理髮,早就成了我一種習慣。」

­  1966年,17歲的遊淑君進入大渡口飲食服務公司。雖是飲食服務公司,但也提供理髮服務。她便是從那年開始,入了理髮這一行。

­  到中午1點30分,遊淑君服務了7位顧客。其中兩位染髮的顧客,包括剪短、上藥水和染色,前前後後忙活2小時,每人也僅收費30元。

­  重慶晚報記者注意到,到店裡理髮的顧客,以中老年人居多。

­  用遊淑君的話說就是,自己的小店相當於一個報到站,「要是幾個月下來,某一個熟悉的老顧客都還沒來,我就曉得多半是走(去世)了。」

­  一元錢

­  重慶晚報記者還注意到,包括新工一村的李婆婆在內,兩位上了年紀的顧客,遊淑君只收了1元。

­  「歲數大了,都是70多歲的人了,又無兒無女。」遊淑君說,象徵性地收點錢,老人們才不會覺得丟了自尊心,也方便下次再來。

­  「剛開始時,大人理髮只要1角7分錢,小娃兒更是只要1角錢。」遊淑君清楚地記得。

­  1998年,飲食服務公司的理髮店停業。公司原本給遊淑君安排了其他崗位,但幹了32年的老本行說丟就丟,難免有些不舍。糾結幾個月後,49歲的遊淑君選擇退休,並在現在的位置開了店,一轉眼又是20年。

­  自己開店,價格就靈活了很多。大約在18年前,遊淑君立了一個規矩,身體有殘疾,或是上了年紀的獨居老人,一律免費。

­  原來,老家在長壽區的遊淑君,父母去世得早,自己跟著姨媽長大。特殊的成長環境,讓她深知困難人群的不易。

­  然而,好幾個熟絡的顧客因為她免費後,再也沒來過理髮店。後經打聽,才得知這些顧客感覺佔了便宜,心懷愧疚。就這樣,大約15年前,遊淑君開始象徵性地收5角錢,直至今天的1元。

­  52年光陰,遊淑君也從當年的青蔥少女,變成飽經風霜的老人。理髮店漲過幾次價,到如今的7元。對於特殊群體,還一直堅持著1元的價格。對於那些行動不便的老顧客,遊淑君在空餘時還上門服務,也僅收1元。

­  席不散

­  遊淑君膝下兩個兒子,今年分別是50歲和48歲。

­  長子許先生告訴重慶晚報記者,母親早已到了頤養天年的歲數,自己多次勸她不要開店了,「但她犟得很,根本不聽。」

­  最終,許先生想到一個折衷的辦法:母親繼續開店,每天早中晚餐由他供應,且中午飯一定要回家吃。遊淑君答應了。

­  「幾乎每天都有老顧客、老鄰居從外區過來。」許先生說,母親一邊給他們理髮,一邊聊天談心,感覺她活得非常充實,比每天閒在家裡看電視或坐在茶館打麻將好多了,「也算是一種鍛鍊身體的方式。」

­  45歲的養路工康師傅,當天上午滿身塵灰地來到店內,除了7元的理髮費,刮鬍子的2元遊淑君沒有收。康師傅一直不停地道謝。

­  54歲的周幫群,是當天上午染髮的兩名顧客之一。「真的是物美價廉。」靠擺攤賣稀飯包子生活的她,文化程度不高,想不出更多的讚美之詞。

­  用技工村便利店老闆、經常到遊淑君店裡理髮的李先生的話說,也許遊孃孃剪得不夠時尚,不夠花哨,但她的剪刀下,流淌著一股溫情,這股溫情就叫「人都在,席不散」。

­  如果非要用大白話來闡釋這股溫情,那麼下面這段重慶晚報記者與遊淑君的對話,再適合不過了。

­  ——「您每天理髮幾個小時?」

­  ——「基本上冬天上午9點開門,其他幾個季節早上8點半左右開門,一般都是下午6點關門。當然,如果店內還有客人,就得剪完了再走。」

­  ——「生活來源主要靠理髮麼?」

­  ——「不,我現在每個月退休工資有2800多元,老伴過世得早,我也沒啥病,這些錢完全夠開銷了。政府政策好,以前每個月還要交稅,現在都給免了。」

­  ——「有沒有考慮找個幫手?」

­  ——「你看嘛,我連店頭(招牌)都沒得,服務對象幾乎清一色老顧客。人家都是衝著我來的,要是找個人的話,別人心頭會不舒服,我也不放心。」

­  ——「每個月能賺多少錢呢?」

­  ——「平均下來每個月2000多元的樣子。我都這把年紀了,錢真的不是很重要了。現在大家都住高樓大廈,可能很難體會到以前那份鄰裡感情,這種感情,是無法用錢來衡量的。」(慢新聞-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鄭友/文 鍾志兵/圖)

原標題:女理髮師給獨居老人理髮只收1元:剪不掉的是人情

責任編輯:朱詩卉

相關焦點

  • 女理髮師給獨居老人理髮只收1元:剪不掉的是人情
    1元理髮店 剪掉的是頭髮 剪不掉的是人情  當下,1元錢能做什麼?一份報紙、一個饅頭、一次打包費……對它的價值,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接到老朋友要來理髮的電話,遊淑君非常開心  但在大渡口區九宮廟街道九怡社區,有一家存在20年之久的理髮店。老闆、店員始終都是一個人——今年69歲的遊淑君。
  • 7旬理髮師剪刀下流淌溫情:為老人剪頭髮只收1元
    7旬理髮師剪刀下流淌溫情:為老人剪頭髮只收1元央廣網北京4月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現在,1元錢能做什麼?買一份報紙、一個饅頭,一次打包費……對於重慶大渡口區九宮廟街道九怡社區附近的老人來說,這是一次理髮的價錢。今年69歲的遊淑君開理髮店已經20年了,對於身體有殘疾,或是獨居老人,她一律只收取1元,因為象徵性地收點錢,老人們才不會覺得丟了自尊心,也方便下次再來。遊淑君也早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但是她捨不得這份鄰裡感情,幾乎每天都有老顧客大老遠地坐著車跑來。
  • 六旬女理髮師的一元錢理髮店:剪掉的是頭髮,剪不掉的是人情
    當下,1元錢能做什麼?一份報紙、一個饅頭、一次打包費……對它的價值,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在重慶大渡口區九宮廟街道九怡社區,有一家存在20年之久的理髮店。老闆、店員始終都是一個人——今年69歲的遊淑君。對於身體有殘疾,或是上了年紀的獨居老人,她一律只收取1元。
  • 森林深處有個理髮攤――5元可以理髮,每天有六七十個客人
    松會花,今年56歲,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前不久,她從農村老家來到貴陽世紀城帶孫子,二月二龍抬頭當天,她帶孫子到路邊理髮店理髮,「多少錢?」「35塊。」聽到店員這麼一回復,習慣了省吃儉用的她抱著孫子就往外跑。
  • 南京有家「網紅」理髮店剪髮10元 鄰居爭「代言」
    剪髮10元一位,不用辦卡;行動不便的老人,理髮師還能上門服務……在南京鼓樓區幕府山街道南汽三村小區內,有家理髮店近來悄然走紅。疫情期間,開店不易。店主在自家院落裡,裝扮出一間工作室,價格低、手藝好、口碑佳,吸引了當地街道、社區為他做推廣,眾多鄰居爭先為他做「代言」,幫助手藝人渡過難關。
  • 溫嶺這裡有家「愛心」理髮屋,定期為老人和殘疾人理髮
    連續四年,每月抽出兩三天上門給殘疾人免費理髮比起其他人,馬大媽他們來得不算太早,拿到的號次已經是20多號了。社區工作人員 阮文君:今天大概有24人了,平時人多時(號牌)會發到四五十個,排好隊,次序不會亂,不然會亂掉。
  • 膠州愛心理髮師為「最美逆行者」義務理髮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後,白衣戰士們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戰中,不分晝夜堅守在抗擊疫情一線,很多人忙得顧不上理髮,現在新冠疫情防控形勢的需要,街上大大小小的理髮店都未營業,讓平常看起來簡單的理髮成了一件難事。為更好的保障一線醫務人員的需求,膠東街道辦事處立即組織轄區愛心理髮師給白衣天使們解難題。
  • 珙縣巡場興達街這家理髮店瘋了!一老人走進去竟然....
    很多人第一印象是衣著時尚、髮型誇張年輕人非常喜歡但和老人似乎不搭邊可在咱們珙縣巡場興達街有這樣一家美髮店每周六周日上午9點到11點免費為老人理髮只為傳遞那一份愛心給老人帶來快樂通過這樣的免費活動給老人一個乾淨好看的髮型理髮師老闆也快樂了!
  • 七旬老人合夥開理髮店43年,受顧客「脅迫」洗剪吹漲到6元
    而前41年,這家店一直只收2元的理髮費,直到兩年前,才在顧客的逼迫下才漲到洗剪吹6元,刮臉3元。這家與現代社會顯得格格不入的理髮店的視頻被上傳到快手上,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小小理髮店獲得一千多萬次播放和數十萬點讚。
  • 理髮店陸續開業客少人閒 電動理髮推子熱銷
    位於近華浦路上的發迪理髮店,最近生意有些冷清,只有兩名顧客在修剪頭髮。「現在進出理髮店掃一下碼就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段時間店裡每天只接待10多人,生意大不如前,所以只有兩位理髮師上班,「現在顧客的防範意識都比較高,很少出入公共場所,相信過了這段時間會有好轉。」 安琪美發會所的店長錢先生也在為理髮店客流量少而發愁。
  • 一把剪刀,滿腔熱情,「愛心理髮師」何麗珠義務理髮35年
    從1984年開始,她堅持為身邊的同事、鄰居義務理髮,幫助了數不清的人。自學理髮:幫助身邊同事何麗珠並不是專業的理髮師。年輕時,她在「十三化建」工作,經常跟著施工隊伍東奔西走。那時候,由於工作緊張、工地偏僻,工人們沒時間也沒地方去理髮。熱心的何麗珠便萌生了給大家理髮的念頭。
  • 瘋狂的理髮師,普通理髮師用剪刀理髮,而他卻用砍刀
    你是否非常羨慕那些有創造力的人們呢?除了藝術家、雕塑家、傑出的音樂家之外,廚師也能像手工藝者創造出傑作。當然理髮師也不例外,或許有人會覺得理髮師的工作很簡單,並沒有太多的創造空間。如果你是這麼想的話,那麼請做好準備,因為今天絕對會讓你改觀。讓你看看才華橫溢的理髮師都用些什麼工具。
  • 我家旁邊的託尼老師剪髮一次20元,福州一家理髮店居然收費888元
    遊客許女士上周末在福州東二環泰禾,被某理髮店的工作人員拉進店裡,並且推銷店內理髮師給多位明星理過發。這位許女士被推銷人員說動了,進了店裡也許是因為這位託尼老師的名頭夠響,在告知了價格888元後,雖然認為價位太高,但是還是做了頭髮。效果不好,只是把頭髮剪短了一些。
  • 鄭州有家63歲的"人民理髮店" 10塊錢就能刮個臉
    【歷史】63年的傳承,最早是家國營理髮店店主是47歲的徐璐,但是這間人民理髮店比她還大16歲,有63年歷史了。最早的時候,它是一家國營理髮店。1954年,當省政府從開封搬遷到鄭州,國營的服務公司也應運而生,主要是提供理髮、洗浴等生活服務。當時的人民理髮店要比現在大得多,有二十多個師傅。一位銀髮蒼蒼80多歲的老太太正好來剪髮。
  • 「83歲奶奶開3元理髮店10年不漲價」獲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獎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劉繼忠 ■見習記者 張晚璐    83歲高齡的劉素蘭老人在鶴壁市淇濱區福源五區經營著一家小理髮店,至今已有10年。在這間居民樓地下室改建的簡陋理髮店裡,見證了時光的變遷和顧客的更迭,但一直不變的,是她10年來理髮只收3元的堅持。
  • 南昌「無聲理髮店」默默贏得回頭客
    今天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家充滿人情味的「無聲理髮店」,感受不一樣的「剪」上人生。▲理髮店內狹窄而簡陋,各式物件無不透露出一股年代久遠的味道。▲82歲的蕭邦鴻老人在魏際芳(左)手上已剪了15年的頭。
  • 理髮店:40元的普通剪、99元的總監剪,你會選哪個?
    小編記得網上廣為流傳一個關於理髮的段子,小李去理髮店剪頭髮,有49元的普通剪跟99元總監剪,99元他覺得太貴了,就說普通剪吧,然後選了一位40元的傑老師,剪完了他感覺不是很好,所以第二次去果斷下血本選99元總監剪,結果還是上個月傑老師!他說,他上周剛升總監!
  • 首席理髮師理髮漲價 永琪美容美髮南昌紅谷灘麗景店遭投訴
    中國江西網(大江網)訊 記者朱超報導:12月24日,南昌市民金先生向本網投訴,稱其在南昌紅谷灘麗景路的永琪美容美髮店理髮時,辦理了一張500元充值會員卡,店方的承諾是在店裡消費均可享受五折優惠。每次都是同一位師傅剪髮,最近去理髮卻發現莫名漲價了,問及原因,對方竟稱理髮師是首席理髮師,應該要漲價。
  • 想剪個頭髮因為是女的被拒在門外,杭州一些理髮店只剪男頭,每天...
    他詢問是哪位理髮,還表明自己家只做男頭,志玲指了指二狗,他便招待著先讓我們坐會兒。趁著這個空閒,志玲開始在店內轉悠了起來,發現店內各個角落裡都放著不少玩具,hum笑稱曾有顧客調侃像在玩具店裡理髮。期間,又來了位男顧客,看起來似乎是老客,已經熟門熟路。
  • 西安航天基地有個公益理髮店 一年計劃虧損15萬為四類人剪髮
    6月中旬,位於西安航天基地神舟一路和吉泰路十字西北角新開了一家「愛在魔方」理髮店。與其他魔方理髮連鎖店不同,這家理髮店的全名是「愛在魔方慈善公益美髮沙龍」,系我市首家公益理髮店。走進理髮店,記者發現這裡與普通理髮店別無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