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皈依三寶是皈依哪三寶,三寶又代表什麼意思

2021-01-08 阿德經

佛教皈依三寶是皈依哪三寶

《六祖壇經》說過,善知識的眾生啊,皈依覺悟,就能【兩足尊】;皈依正法,就能【離欲尊】;皈依淨土,就能【眾中尊】。要把覺悟當作修習佛法的老師,不要去依附各種外道,要認清自己本性中的佛、法、僧三寶來自證自悟。皈依自己本性具足的三寶。所以佛教皈依的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

佛、法、僧三寶又代表什麼意思呢!佛,代表的是覺悟的意思,是一個覺悟了有大智慧的人;法,就是代表正道的意思,我們所作所行都符合佛法的教導;僧,代表的是淨土的意思。也有很多的淺意:皈依佛,我們要做佛一樣的覺悟者去度化眾生,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皈依法,生活中所作所行都要依照皈依佛的準則去修行;皈依僧,即皈依佛法之後,所處之地皆為佛淨土,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依佛、法二寶處世到達僧寶的境地。

故佛、法、僧三寶亦是修習佛法的重要法門,也是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必將修行的一個過程。皈依佛:我們的心覺悟了,成為像佛陀一樣的智者,不會對任何事物產生邪迷的見地,不會有這種見地,就能離開權利美色的誘惑這就叫【兩足尊】。

皈依法:我們的心皈依了正道,心裡產生的沒個念頭,不會有邪見,不會有邪見,就不會有其他人和自我意識的分別,不在執著、貪戀、愛欲、這就叫【離欲尊】;皈依僧:我們的心皈依了淨土,所有一切紅塵當中的事物和愛欲產生的一切現象,都不會動搖自己自然的本性,這就叫【眾中尊】。

能夠這樣去了解佛法,明白皈依的妙用,就會了解我們皈依三寶的意思,種種意思都在時刻告訴我們,三寶一直在我們自己的本性當中。如果不能發現三寶的出處,而從外而求,是見不到如來的。我們皈依的是我們本性中的佛,而不是其他的佛,如果不能皈依自己本性中的佛,那就是沒有找到皈依的地方。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佛教「三寶」?「皈依三寶」又是什麼意思?不學佛不知道
    導語我們都知道在佛教裡面有許多知識和道理,需要是人們去理解和修煉的。而且許多修佛者對於佛教三寶也做出了比較詳細的含義。佛教三寶其實就是佛、法、僧三寶。在佛經《六祖壇經》裡面就提到過:"善知識的眾生是皈依覺悟,就能夠兩足尊;皈依正法就能夠離欲尊;皈依淨土就能夠眾中尊"。
  • 佛家中的「皈依三寶」是什麼意思?
    佛家有「皈依三寶」的說法,三寶指的是:佛、法、僧,這三個。皈依的「皈」是歸向的意思,「依」是依靠的意思。傳統對「皈依三寶」的解釋是一種制度,說的是通過一定的儀式和程序辦理皈依,從而確定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人生目標,通過這個過程就算正式成為佛門的弟子了,也是標誌著學佛的開始。
  • 這才是佛教「皈依三寶」的真正深義!
    #佛教#佛家常說,如果一個人要想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直至修成正果,獲得大自在、大解脫,那就要從最初的皈依三寶開始。皈依三寶,是正式進入佛門、成為佛弟子的第一步。眾所周知,所謂「三寶」,即佛、法、僧。佛、法、僧三寶,構成了佛教的主體和核心,也是一個立願做佛弟子的人皈依的主要對象。這樣看來,佛教的皈依三寶,似乎跟其他宗教信仰比如基督教的信上帝、信耶穌等差不多,都是要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某種外在的力量(他力)中,從而使自己得到拯救或解脫。但其實,這是對佛教有所誤解。
  • 佛教所說的「皈依三寶」,你知道是什麼寶麼?
    信佛學佛的人當然有很多,在這些人當中,真正出家的,真正皈依的,經過了佛教的入教儀式的朋友,就比較少見了。我們知道,任何教派的加入,當然都需要一個儀式。這個儀式,大家不要覺得是走走過場,廣而告之這麼簡單,任何儀式的存在,都有其各種規範,都很莊重,甚至都很威嚴。這真的不是說,哥們,來入我們的夥,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嘻嘻笑笑,馬馬虎虎。
  • 佛家有哪「三寶」?
    佛家三寶指的是「佛、法、僧」,即佛祖、佛法和僧侶,修行者可以按照僧侶的戒條入佛門,按照佛法的戒條洞察佛道,按照佛祖的榜樣不斷進步。這樣的三條規則,自然可以稱為「三寶」。「佛家三寶」是佛教教授和修行佛學的核心所在。唐朝佛學大師六祖慧能曾對佛徒做出指引,表示佛寶是自性覺,法寶是自性正,僧寶是自性淨,也就是一個悟的過程。因此,佛家三寶也有覺、正、淨的說法。
  • 佛教:斷惡修善的開悟三寶,能使一切眾生遠離苦惱,破除邪見惡念
    排隊緩步至門庭,領了鞋套,肅穆入得梵宮內,那間輝煌閃亮,世界佛教三大體系的建築精華,多維立體地入眼而來。那周遭壁上色彩炫麗的佛教本生故事浮雕,那姿態各異高高環列於宮殿穹頂展藝施法的眾飛天等佛教藝術立雕,令人目不暇接;二樓玻璃陳列櫃中排放著各種佛教經書,每隔不遠就會立有一尊不知道是哪一位菩薩的全身雕塑神像。
  • 「佛家三寶」指的是什麼?我們該如何修行?不得不知道的佛教知識
    三寶是佛教徒尊敬供養的佛寶、法寶和僧寶三寶,又作三尊。它是佛教的核心和基礎,是最基本的信仰和教義。皈依佛家三寶是信仰佛教和成為佛教徒的標誌和前提。「寶」是寶物珍貴稀有、神聖莊嚴的意思,能拯救芸芸眾生,離苦得樂。
  • 佛教中的三寶,主要指的是什麼
    從理體上來說,有一體三寶和理體三寶兩種。 我們在沒有具體解釋三寶的種類之前,首先來了解一下三寶的大體含義:佛教中所說的三寶主要是指佛、法、僧這三寶。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有什麼意思?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有什麼意思?農村老話也叫俗語。俗語是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一般在農村流傳甚廣。在農村生活的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可以張口說上幾句。有一些俗語能流傳到現在,已經證明了它有著一定的道理。我們現在說的很多俗語都是從上一輩流傳下來的,這些俗語能被我們後人知曉,就可以證明它有著深刻的道理。
  • 佛教:學佛人身邊有「三寶」,佛寶的含義,你知道是什麼嗎?
    在學佛時,好多佛教專業名詞曾經無數次在嘴巴上掛著或在耳朵邊遛著 ,但就是不知道其中內藏的深邃意義,作為佛弟子,如果連這些基本的專有名詞也記不住,學了也毫無用處。如果僅僅知道一些簡單的皈依等意思,而佛教最甚深的教義卻一竅不通的話,也不一定能配得上佛教徒的名稱。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的是佛寶的含義。三寶是佛門裡講的皈依對境,而佛寶是三寶之一。
  • 道教三寶、七寶與八寶分別指的是什麼?一般人很少知道
    本期就來跟大家一起聊聊道教的「三寶」、「七寶」與「八寶」。道教三寶何謂道教的三寶呢?每一位邁入玄門的道教弟子都要經過皈依儀式,在皈依儀式中教戒師會宣說「三皈五戒」,要求皈依弟子「宗奉禮敬,永不退轉」。這裡的三皈指的是皈依道、經、師三寶。信道一定要皈依三寶,學道一定要受持五戒。這是成為一名道教弟子的最根本的儀規。
  • 佛法僧三寶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經常講的佛法僧三寶,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一,佛。「佛」這個字,是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翻譯過來是「智慧、覺悟」的意思。那為什麼不直接翻譯成「智慧、覺悟」,而採用音譯呢?什麼時候把妄想、執著斷得乾乾淨淨了,我們的佛性就重新恢復了。釋迦牟尼佛已經覺悟成佛,是過來人,講的是他親證的事實真相,所以稱佛為「佛寶」。二,法。法就是佛法,狹義上講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法,廣義上講就是覺了宇宙人生一切的萬事萬法。佛教中經常講佛法無邊,所覺的對象沒有邊際,能覺的智慧也沒有邊際,其實這就是我們的本能,也就是佛性。
  • 佛教三寶指的是什麼?
    佛教三寶,也就是佛寶、法寶、僧寶,通稱「佛、法、僧」。佛教三寶是佛教教法與證法的核心。佛寶,指已經成就圓滿佛道的一切諸佛。要成就圓滿佛道,則必須修成佛身也佛德。佛身有三:法身、報身、應化身。佛德也有三:智德、斷德、恩德。
  • 三皈依(梵音):解脫道之起點!
    皈依,是梵文saranad的意譯,也譯為「歸依」(玄奘大師的譯文中通用「歸依」)。是說佛法廣大無邊,可以依託。歸為歸投,依為依伏,故稱「歸依」。《字彙補》云:「皈與歸同」,本義指返璞歸真。超好聽的三皈依皈依是皈、投、依、靠三寶,請求救護,解脫眾苦的意思。
  • 成剛法師:佛教寺院能不能供養「成仙」的動物?
    另外我們皈依三寶的時候,皈依佛,以佛為師,三世諸佛是我們的皈命依靠處,是我們的學處。盡形壽皈依佛,不得皈依天魔外道。天魔外道就包括這些天魔、鬼神、外道、外仙,我們皈依三寶的時候,就已經發誓發願了。"盡形壽皈依佛,不得皈依天魔外道;盡形壽皈依法,不得皈依外道典籍",外道、鬼神、外仙說的一切法,我們都不能皈命依靠,不能作為依據。"皈依僧,以僧為師,不許皈依外道徒眾。"
  • 「普陀山三寶」,你知道是哪三寶嗎?
    普陀山位於舟山群島東部海域, 與九華山、峨眉山、五臺山 合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普陀山三寶」,久負盛名,那你知道是哪三寶嗎?
  • 什麼是佛?什麼是「三寶」?這些常識,你應該知道!
    很多人對佛教多有誤解,把佛當成神,求保佑,求升官發財,求了得不到,還抱怨佛不靈,這對佛來說,實在是太冤枉了。今天我們就簡單分享一下佛教的常識問題。一,什麼是佛?佛是梵語的音譯,是佛陀的簡稱,是覺者、智者的意思。
  • 僧寶為什麼是佛教三寶之一,寶在何處?
    我們通常都知道,皈依三寶,說的是佛寶、法寶和僧寶。那麼你知道什麼是僧寶嗎?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中有開示,僧寶有三個層次,分別是義僧、聖僧和福田僧。僧寶在藏文中意思是「格度共曲」。「格」的意思是善法,但是此處特指為滅諦。
  • 這10條佛教常識,看你知道幾條,不要再以訛傳訛了!
    這個在明清小說中才出現的稱謂,讓對佛教知識知道不多的人相信了如來佛就是指佛陀。其實「如來」和「佛」都是指佛教中修行圓滿的人。「如來」是「佛」的異名,比如我們可以稱佛陀為如來,也可以稱釋迦牟尼佛。但不能稱為釋迦牟尼如來佛。五、「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都讀「na mo」,而不是「nan wu」?「南無」是皈依、頂禮的意思。
  • 佛教,何以將佛、法、僧稱為寶呢?我們為什麼要供養三寶?
    三寶是來救護我們的三寶有事理之別世間萬物均含事理,三寶也不例外,在事相上有「化相三寶」與「住持三寶」之別;從理上看,則有一體三寶與理體三寶之分。因佛入滅以後,佛陀教法依靠這一類三寶,延續佛法慧命,傳布教義真諦,利益有情眾生,所以稱為住持三寶。理體三寶者:又分為自性與修證兩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