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東莞圖書館留言農民工,你可能只看到開頭,卻沒猜對結尾

2021-01-11 冰川思想庫

2020悄悄過去,改變了很多人。但是對於吳桂春來說,這場改變始料未及,也措手不及。

冰川思想庫特約研究員 | 與歸

在武漢西北約80公裡處有一縣,名曰應城。

2020年,對於應城縣來說,除了疫情,最大的新聞就是家鄉出了一位大名人,他叫吳桂春。

01 吳桂春爆火,只是故事開頭

2020年6月4日,湖北全省現有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全部清零。也正是在這個檔口,吳桂春得以南下。

17年了,他大概頭一次出發得這麼遲。在到達東莞之前,他早已知曉,自己幹了6年的鞋廠,因為沒有訂單,已經停工,工友們無所事事。

但他要退掉自己租的房子,拿回那些「可能還不夠路費」的財產,以及碰碰運氣,說不定能找到一份工作。

吳桂春和很多中國人一樣,以生計論,他的2020是從6月份才開始的。

在廣袤的中國農村,有太多的吳桂春。他們的身份還是農民,但不再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田園牧歌,而是正月而出,臘月而歸的年歲輪迴。

他們像極了候鳥,只是多了些分離。正常年份,他們可能在初六初七就要告別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天倫之樂,匆匆出門覓食,以便餵養家裡嗷嗷待哺的兒孫。

只是今年,很多人被疫情打亂這個節奏。

他們來到南方,來到大城市,卻發現包工頭不知哪去了,工廠和工地安靜了。他們頓時像斷了線的風箏,隨風飄蕩。

當然,他們本就沒有穩定的保障,他們甚至沒有勞動合同,只是簡單的一句:多少錢,願不願幹。

但是,吳桂春依舊低估了疫情的影響。他實在找不到工作,他可沒有閒心一直呆在圖書館看書,畢竟經濟實力不允許。

▲吳桂春給東莞圖書館留言稱,「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圖/網絡)

6月24日,他用歪歪扭扭如工地鋼筋般的字體,給東莞圖書館寫下了臨別留言。

火了。

接下來的故事,全國人民都知道了。燈光、採訪、感動、勵志、溫暖、關愛……吳桂春甚至登上了央視一套,《新聞1+1》對其做了專訪。

老夥計們驚呆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平時不愛說話的、老實安靜的老吳,竟然有一天出現在了電視機裡,白巖松一字一句地念誦他的文字。

▲吳桂春接受央視新聞採訪。(圖/央視新聞)

他們都覺得吳桂春發達了,覺得吳桂春肯定賺了不少錢,覺得他的後半生有著落了。

然而,很多人只看了這個故事的開頭,並沒有跟著認真讀下去,更沒有對照思考。

在一些人看來,當吳桂春在圖書館寫下留言,然後被放到網上大力宣傳,迎來一波正能量的感動和鼓舞,他的使命就已經完成,他的故事就已經結束。

但這僅僅是個故事的開頭。而且是相當抽象的起筆,後面的才是真實人間,更值得被看見。

02 重回工地,吳桂春的清醒與迷失

吳桂春走紅後,得到了一個綠化養護工作。但是很快,10月,他便從那裡辭職。「二千多點,我也不想幹,準備回武漢打臨工了。」

這個時候,還有一些記者在採訪他,「不考慮留在東莞了嗎?」

「都是二千多,不想。」

12月3日,沒有著落的吳桂春,終於回到了武漢。跟著姐夫在建築工地幹活,工資日結,200至300元一天。

兜兜轉轉,吳桂春又做回了那個飄零的自己。

客觀來說,我覺得吳桂春現在也有了一些迷失。比如他覺得,只有在圖書館工作,才能發揮自己的價值。「對於其他工作,我就是個54歲沒有技術的農民工,沒有競爭力。現在就看是否有圖書館願意用我。」

▲央視報導了東莞農民工讀者吳桂春的故事(圖/央視新聞)

他進一步論證,「要說寫文章,我比不上博士生、碩士生,但是圖書館聘的博士生和碩士生影響力可能沒有我大。有我在的圖書館,更容易吸引更多人到圖書館看書,這是我的價值。」

吳桂春顯然還沒明白,他作為一個貼著農民工標籤的讀者,價值其實已經開發完了。三大央媒都已經紛紛出動宣傳,該有的熱量和正氣已經擴散。

後面的故事,便只是吳桂春的個人故事。

不妨想想,如果一些人,因為吳桂春在哪個圖書館,便去哪個圖書館讀書,那麼這些所謂的讀書人,到底是衝書去的,還是衝人去的?

「農民工讀書」的激勵價值,在東莞圖書館留言被曝光並報導的那一刻,其實就已經完成了。而把吳桂春塑成一座雕像放在圖書館,未必能持續性地輸出。

現在的吳桂春,需要認識到這一點。

吳桂春並非沒有智慧之人。他曾對工友說,「所有的歷史,都是個人對歷史的演繹,在史書裡找不到絕對的真實。」

其實,鏡頭下的生活,也是如此啊。

03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無處安放的中年

丁真大火之後,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是丁真發現新世界的意義更大,還是世界發現丁真的意義更大?

對於丁真來說,他發現世界不只有兄弟和小馬,媽媽終於可以不再用手洗衣服了,原來還有一種童年叫義務教育……

而對於外界來說,我們則發現,原來四川的那個角落,還生活著這樣一群少年,他們騎馬、放牧,流連於草地和雪山,他們眼神清澈,不知985,也沒有996。

當這兩種「發現」碰撞,很難說誰更羨慕誰,或者說各有各的羨慕。

但是,在吳桂春身上,我發現這一場「發現」,不但沒有雙贏,還構成了一種雙向失落。

▲央視新聞報導提出了一個疑問:一邊打工,一邊讀書,然後呢?(圖/央視新聞)

名譽上,吳桂春被聘為「東莞職工書屋公益代言人」,被選為「廣東省職工書屋公益代言人」等;但是現實中,他依然無法找到一份讓自己滿意又安穩的工作。

2020悄悄過去,改變了很多人。但是對於吳桂春來說,這場改變始料未及,也措手不及。

2020年之前,吳桂春已經在東莞工作了17年。算下來,是從37歲開始。

在媒體的報導中,吳桂春有一個獨子,一直供他念完了研究生。

吳桂春的一生是坎坷的。在應城老家,一個人分不到一畝地,生活難以為繼。

年輕時,他到縣物資局打工,結果物資部在1993年撤銷了。市場經濟大潮下,他開過小餐館,黃了,老婆也成了前妻。

兒子不到十歲時,送去給前妻的母親照顧。他便開始了外出闖蕩。

寫到這裡,我突然又發現,吳桂春的兒子身上,可能又是一個典型的中國故事。

從吳桂春的年紀,以及接受採訪時透露的信息看,他的兒子應該是一位90後,從小生活在農村、父母離婚,不到十歲被寄養在外婆家,成了一位留守兒童。

然而,這個孩子是爭氣的,也是幸運的,在家庭教育幾乎為零的情況下,他順利地研究生畢業。

如今,他是否在大城市打拼?是考了公務員還是進了大廠?他的青春,可有得安放?

題圖照片:2020年7月4日,農民工吳桂春任廣東東莞職工書屋公益代言人(圖/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圖書館留言的湖北農民工:我又辦了東莞圖書館讀者證
    在東莞務工17年的湖北農民工吳桂春與東莞圖書館結緣12年「我叫吳桂春,今年54歲,是來自湖北的農民工。6月26日下午,在人們視野當中消失了一天的我,再次走進東莞市圖書館,重新辦回端午節前一天剛剛退了的讀者證。僅僅經過一天,我在東莞已經找到了新工作,又能繼續來圖書館讀書了。東莞這座城市留下了我的人,東莞圖書館的書籍留住了我的心。
  • 圖書館留言農民工獲聘「東莞職工書屋公益代言人」
    吳桂春:讀書點亮了人生「大家之所以認識我,也是從我在圖書館的留言開始。我認為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工,只是因為喜歡看書,只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才讓我被大家知曉。從這個意義上說,還真是讀書點亮了人生。我非常高興還能留在東莞。我在東莞已經17年了,對這個城市是充滿了感情的,東莞是我的第二故鄉。」
  • 東莞圖書館留言農民工離職回武漢:應在需要我的圖書館裡上班
    今年6月,因在東莞圖書館留下一則讀者留言,湖北農民工吳桂春走紅網絡。你看我的微信,裡面有很多媒體希望採訪我,但我都沒有接受,原因之一是不希望因為我影響東莞的形象。東莞是座有溫度的城市,對外來打工者很包容。我擔心我的離開會讓人對這座城市有誤解,認為東莞不能包容一名普通農民工。我不接受採訪,是為了生活17年的東莞不被誤會。在我心裡,它依然很有溫度。記:可為什麼現在願意說出自己的離職原因呢?
  • 湖北農民工留言告別東莞圖書館 字裡行間透露的不舍與無奈感動無數...
    湖北農民工留言告別東莞圖書館 字裡行間透露的不舍與無奈感動無數網友時間:2020-06-26 14:50   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湖北農民工留言告別東莞圖書館 字裡行間透露的不舍與無奈感動無數網友 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雖萬般不舍,然生活所迫,餘生永不忘你!
  • 農民工圖書館臨別留言,結局暖了!
    文 | 孫岱近日,一張東莞圖書館讀者留言表中的留言圖片在網上熱傳。「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今年疫情讓好多產業倒閉,農民工也無事可做了,選擇了回鄉。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
  • 東莞圖書館因留言「走紅」農民工離職,當地繼續幫其匹配工作
    「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今年6月,因在東莞圖書館留下一則讀者留言,湖北農民工吳桂春走紅網絡。之後,在當地政府的努力下,吳桂春的工作問題得到了解決:入職物業公司,成為綠化工人。
  • 留言東莞圖書館的湖北農民工愛讀《春秋》,人社局已為其推薦工作
    昨日至今,「湖北農民工東莞圖書館留言」火了全網絡!南都記者剛剛了解到的最新消息,這位留言的農民工吳桂春今年54歲,獨自在東莞打工17年,一直在南城鴻福、新基社區附近的鞋廠做流水線工人,去年的月薪約在3500元到7000元之間。
  • 農民工圖書館讀書12年,遇到生字就查,翻爛一本字典,一段留言震撼無...
    一位在東莞打工17年的湖北農民工,疫情之下選擇了回鄉,但是在臨走之前,他特意前往東莞圖書館寫下了留言。吳桂春留言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今年疫情讓好多產業倒閉,農民工也無事可做了,選擇了回鄉。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雖萬般不舍,然生活所迫,餘生永不忘你,東莞圖書館。願你越辦越興旺。
  • 【地評線】東湖評論:從農民工圖書館臨別留言,我們能夠讀到些什麼?
    「雖萬般不舍,然生活所迫,餘生永不忘你!」6月25日,一份東莞圖書館讀者留言,讓無數網友為之動容。留言的主人公,是在東莞打工17年的吳桂春。由於疫情影響,他工作的鞋廠停工,無奈之下他打算返鄉。54歲的吳桂春只讀過小學,圖書館是他在東莞除了工廠、出租屋之外,去得最多的地方。「第一次進入圖書館,空調很涼快,書很多,而且讀書真的不要錢。」他說,「我很希望能繼續留在東莞讀書。」
  • 給圖書館留言的農民工可以繼續讀書了!人社部門幫其找到新工作
    東莞市圖書館工作人員表示,吳桂春已重新來到圖書館辦理讀者卡,他對能夠留在東莞,能有機會繼續在圖書館讀書感到開心,「我們歡迎他繼續來看書。」全文754字,閱讀約需1.5分鐘 新京報記者 張熙廷 校對 吳興發今日(6月26日),新京報記者從東莞市人社局獲悉,給東莞圖書館留言「因失業惜別圖書館」的農民工吳桂春,已在人社局的幫助下找到新工作,其將在一家距離圖書館不遠的物業公司從事綠化養護工作。▲吳桂春給東莞圖書館的留言。
  • 圖書館留言走紅農民工離職,「年齡大了,但要改變必須得有知識」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東莞務工的湖北籍農民工吳桂春接連半年沒能找到工作,於6月24日前往東莞圖書館辦退卡手續,打算徹底離開他服務了17年的東莞。期間點滴感觸,讓吳桂春百感交集,隨手在留言簿寫下臨別留言,被工作人員拍下後引發全網關注。
  • 東莞圖書館農民工留言已找到工作 讀書超過12年沒有改變生存方式
    湖北農民工吳桂春在廣東東莞圖書館寫下的一則讀者留言走紅網絡,在這則留言中他寫到自己已經找到了工作。他找到的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呢?在東莞市人社局職業介紹服務中心的幫助下,為其對接了一份綠化養護工作。再看一下吳桂春的經歷,現年54歲,在圖書館閱讀各類書籍已經超過12年,但讀書並沒有改變他的命運。12年的閱讀,會讓一個人改變很多,但在吳桂春的身上並沒有展現出來,而這並不是個例,很多喜歡讀書人都沒有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原因何在呢?有很多人都會想到讀書無用論。
  • 鄭州農民工背編織袋走進圖書館,打開後工作人員淚目
    「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雖萬般不舍,然生活所迫,餘生永不忘你,東莞圖書館……」近日,湖北農民工吳桂春,在東莞圖書館的留言刷屏了,很多網友深受感動。
  • 用你的留言貼滿全世界的牆
    湖北農民工留言 「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今年疫情讓好多產業倒閉,農民工也無事可做了,選擇了回鄉
  • 老外騎摩託車挑釁西班牙鬥牛,猜到了開頭,沒猜到結尾
    老外騎摩託車挑釁西班牙鬥牛,猜到了開頭,沒猜到結尾侃侃暢談世界,細品百味人生,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見識一下西班牙的鬥牛表演,老外騎摩託車挑釁西班牙鬥牛,猜到了開頭,沒猜到結尾,這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情況呢?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西班牙鬥牛選用的是一種血統純正的野性動物,脾氣非常的暴躁,頭上長著又尖又粗的角。
  • 2020年最新神反轉四格漫畫,看到了開頭,卻萬萬沒猜到結尾
    作為童年的回憶,油畫醬每當遇到有趣的四格漫畫,還是會看得津津有味,可惜現如今有趣的四格漫畫很難看到,不過,所幸的是,還有一些漫畫家堅持創作著四格漫畫。來自法國的漫畫家雷米·拉斯考特就是其中之一,他創作的四格漫畫,不同於常規四格漫畫開頭、發展、高潮、結尾敘事方式,而是將故事變成了開頭、發展、渲染、轉折。
  • 已返鄉做泥水工 仍想去圖書館工作
    圖片來源:長江日報 「你有什麼新年計劃?」南都記者問。 「沒有。」吳桂春毫不猶豫。一會兒,他說,計劃得好不好,誰知道明天、後天會發生什麼事? 這是湖北籍農民工吳桂春的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廣東東莞打工17年的他近半年沒找到工作。
  • 東莞玉蘭大劇院該向東莞圖書館好好學習
    本來備受觀眾喜愛的東莞玉蘭大劇院卻幹了一件大煞風景的事。前日上午,其微信公號為了推介新劇目,推出了一篇題為《拉姆為前夫所燒,而我只為你燃燒》的文章,引來輿論譁然。拉姆是四川一個有眾多粉絲的網紅,9月中旬她在直播時被前夫潑汽油燒傷,經過半個多月的搶救,於9月30日不幸去世。
  • 封面評論丨圖書館避雨的權利,不需要重申
    □李曉亮過了世界讀書日,圖書館似乎又火了。近期,兩個關於圖書館的新聞,極為搶眼。「結局太暖!留言東莞圖書館的農民工,不用告別啦!」「留言圖書館的農民工走上新崗位了!因圖書館留言而爆紅的湖北民工吳桂春,終於享受了一把網紅待遇。「餘生永不忘你」——吳桂春東莞打工十七年,小學文化,打工之餘,哪怕翻爛字典,也堅持在圖書館看書。半年來,疫情影響,無活可幹,只能返鄉。退卡時一封萬般不舍的臨別贈言,感動全網。文旅部官微發布這條消息,引廣泛關注。東莞人社局職介中心多渠道聯繫企業,匹配崗位。
  • 東莞圖書館最美留言網紅大叔離職,小馬雲被解僱,丁真的熱度還會...
    這不就是在東莞圖書館留言的網紅大叔吳桂春和小馬雲嗎?是的,最近小銘在看資訊時,無意間瞅到了他們兩個人最新的動態。其中吳春桂大叔已經從所在的物業公司離職,據了解到的原因是工作薪酬較少,而小馬雲被傳也已經被所在的經紀公司解僱,送回老家。作為曾經在網絡上爆紅的兩個人,這兩件事關乎他們的切身利益,但卻再也引起不了人們的關注和熱搜的霸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