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全國愛耳日 11城市用音樂為聽障兒童發聲

2021-01-11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由「讓愛發聲」公益項目與「聽障兒童公益救助聯盟」聯合發起的,關注聽障兒童「讓愛發聲 聽障兒童公益救助行動」-全國系列公益音樂演出活動將於2017 年3月3日全國「愛耳日」拉開帷幕。

&nbsp&nbsp&nbsp&nbsp屆時北京浪花音樂體驗中心、大魚音樂、北京樂空間、北京維羅納古典音樂酒吧、上海RollingMusic學校、貴州喲嘎旅遊文化有限公司、江蘇常州樂部尚書Livehouse、山西太原FIX Livehouse、臨沂樹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山東棗莊波西米亞Livehouse、遼寧盤錦艾米傳媒YAO LIVE、青海士大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及青海西寧南牆Livehouse、甘肅臨夏樹Livehouse、三亞南樓Livehouse等多個參與活動承辦的單位都將邀請多位音樂人、耳蝸寶寶、聽力健康專家等嘉賓出席公益音樂活動中去,一起「讓愛發聲」。

&nbsp&nbsp&nbsp&nbsp此次活動同時得到了以下機構的支持:北京市文聯音樂家協會搖滾分會、中貿集團、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北京時代嘉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nbsp&nbsp&nbsp&nbsp我國0-6歲的聽障兒童有13.7萬,每年新生2.3萬,是世界上聽障兒童數量最多的國家,聽力的障礙嚴重損害孩子們的聽覺和言語能力,給他們帶來學習、就業等困難,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負擔。

&nbsp&nbsp&nbsp&nbsp「讓愛發聲」公益項目是由北京浪花音樂體驗中心聯合大魚音樂2016年共同發起,奉獻給聽障兒童的系列主題公益活動項目。活動採取以「關注聽障兒童,讓愛持續發聲」為主題舉辦音樂會、音樂節等形式,得到了音樂圈許巍、欒樹、唐朝老五、唐朝樂隊、丁武、面孔樂隊、天堂樂隊、張嬙、王韻壹、張帆校長、姚林、廖仕偉、林妙可、鐵風箏樂隊、楚歌樂隊、莫西子詩、陳鴻宇、節奏旅行家樂隊、楊嘉松等等諸多音樂人的支持。

&nbsp&nbsp&nbsp&nbsp他們的支持,讓孩子們感覺倍加溫暖,也給了我們繼續前行的動力。我們旨在給大家提供一個釋放愛心的平臺,讓公益人人都可以深度參與,讓好音樂走進聽障兒童的生活,在聽障兒童的世界裡種下快樂的音樂種子,讓它可以生根發芽。

&nbsp&nbsp&nbsp&nbsp「聽障兒童公益救助聯盟」對聽障兒童的關注由愛而起,它是由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原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聯合6家公益機構和新浪公益倡議發起的公益平臺。旨在以精準全國聽障兒童康復需求為基礎,整合優質社會資源。集眾家之力,納百川之水,行公益慈善之舉;依專業團隊,用專業技術,辦專業公益之事;讓聽障兒童在愛心澆灌下全面發展,回歸主流。

&nbsp&nbsp&nbsp&nbsp可能大家都覺得聽障的孩子們學習說話是最主要的,話都不會說,學習音樂根本是痴人說夢!但是在實踐中大家看到一束「閃光的希望」,人工耳蝸技術的發展使聽障兒童有了恢復聽力的機會,除了發音、聽聲練習,音樂也是有效的治療方式之一。音樂不僅能給予聽障群體尤其兒童和青少年心靈的慰籍,精神的快樂,自信的力量,更關鍵的是對於他們語言的學習,發音發聲和音調的升降控制,有著至關重要的提高作用。我們用現場音樂表演和體驗的方式,給普通人群和聽障兒童一個融合享受音樂的平臺,通過音樂互相了解成為朋友。無疑這是一種精神食糧,讓聽障兒童真正敞開心扉,融入社會。

&nbsp&nbsp&nbsp&nbsp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同我們站在一起,接受這個群體的特殊性,就像接受他們天真無邪的笑容時一樣自然。我們想通過音樂這種世界通用的語言讓更多的人知道,聽力有了障礙,或者傷殘這件事情本身,只是一個人的特點或條件。不要讓我們腦海裡傳統的、刻板的負面認知,禁錮了你本真的靈魂,世界之大眾生平等,音樂面前人人博愛。一切生命價值同等,這種價值不會因為任何外在的表現而有所減損。

&nbsp&nbsp&nbsp&nbsp「關注聽障兒童,讓愛持續發聲」是我們在實踐中發現音樂對聽障群體的神奇作用後,決定一定要持續做下去的事。此次活動發起方希望受到社會各界更多的關注,持續為聽障孩子們帶去聲音世界的美好音樂體驗。

相關焦點

  • 中國聾人協會在深舉行「愛耳日聽力大講堂」
    &nbsp&nbsp&nbsp&nbsp3月10日,中國聾人協會愛耳日聽力大講堂深圳分場活動在福田區殘聯「福康之家」舉行,吸引來自深圳各區的聽障人士、聾童家長及醫學專家等約90人參加。
  • 國際愛耳日 聽基金為通州耳蝸學校送橙色愛心書包
    愛心人士為聽障兒童背上橙色書包 3月3國際愛耳日之際,北京市通州區人工耳蝸培訓學校(以下簡稱「通州耳蝸學校」)舉行了一場「甜橙版橙色書包」愛心傳遞儀式。 來自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聽基金」)、北京聾人協會、甜橙理財的愛心人士和部分師生代表參與了此次愛心儀式,愛心人士為通州耳蝸學校送上了119個橙色書包。 聽基金外聯部副主任柯偉說,聽障孩子由於不能準確的感知馬路上的聲音,少了道安全屏障。
  • 騰訊會議和愛的分貝加持,騰訊天籟行動發起「幫聽障兒童說出愛」項目
    12月25日,騰訊會議在成立一周年之際,聯合騰訊基金會、北京愛的分貝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幫聽障兒童說出愛」項目,同時號召騰訊會議用戶捐贈會議時長,按照一定比例兌換為公益金,用於幫助更多聽障兒童參與語言康復訓練。
  • ...婦聯、中國老齡協會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
    、中國老齡協會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 殘聯康〔2001〕8號     2001年3月3日,是第二次全國愛耳日,主題為「減少耳聾發生實施早期幹預」。為了把此項活動落到實處,現將第二次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方案發給你們。請你們參照北京的活動形式,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做好本省的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第二次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方案    我國有聽力語言殘疾人2057萬,為殘疾人總數的首位。其中7歲以下聾兒80萬,由於藥物、遺傳、感染、疾病、環境噪聲汙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新產生3萬餘名。
  • 愛耳日|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該怎麼辦?
    2018年3月3日是第19次全國「愛耳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聽見未來,從預防開始」。2006年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聽力殘疾者有2780萬人,佔殘疾人總數的33.51%,其中7歲以下的聾兒達80多萬,每年新增聾兒3萬餘名。
  • 全國愛耳日:各個年齡段如何保護聽力?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南寧3月3日電(張紅璐 實習生羅月穎)3月3日下午,南寧市內各大醫院、殘聯康復系統在西鄉塘區友愛法治廣場聯合開展主題為「防聾治聾,精準服務」的「愛耳日」大型公益義診活動。
  • 全國愛耳日:聽!耳朵在訴說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耳朵是我們聆聽世界聲音的重要器官,在日常生活中怎麼愛耳護耳呢?來聽「耳朵」跟你說一說。
  • 此處「無聲」卻「有聲」——小海豚聽障兒童合唱團唱響第十屆殘運...
    肖玲是天津市殘聯的一位工作人員,已經參與「小海豚聽障兒童合唱團」工作多年,曾經陪伴過合唱團去過俄羅斯索契第九屆世界合唱比賽,在勃拉姆斯國際合唱音樂節出色展演,帶領孩子去過國內外大大小小很多片場,用她的話說,就是「要帶領這些孩子見過大的世面,從內心接受自己的不完整,培養心底的自信」。
  • 免費測聽力檢查耳朵 長壽開展"愛耳日"主題活動
    華龍網3月1日16時訊(記者 舒婷 通訊員 熊亞 徐熙孟 王成果)3月3日是全國第十九個「愛耳日」。今(1)日,重慶市長壽區開展了「愛耳日」主題活動,為市民免費測聽力、檢查耳朵、普及聽力保健知識。
  • 抖音大學生音樂大賽收官將至,全國10強上演「神仙battle」
    日前,抖音大學生音樂大賽區域賽正式結束。12月6日,全國10強將進入全國賽階段,正式角逐全國5強。自10月28日正式上線後,抖音大學生音樂大賽在賽事期間收穫大量關注。截至區域賽結束,活動共計吸引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641所高校參與,累計報名人數5.4萬,活動總曝光超過5.5億。
  • 「愛的分貝」聽障兒童人工耳蝸公益救助項目在山一大一附院啟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秦聰聰 通訊員 毛瑞鋒「愛的分貝」聽障兒童救助項目是由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支持和管理,由眾多播音員主持人共同發起的一項針對貧困聾兒進行救助的公益項目。通過人工耳蝸手術植入資助、聽力語言康復資助、聽障兒童家長培訓、愛耳知識宣傳等多樣化的形式,項目在資金支持、政策諮詢、就醫指導、康復教育培訓等多個方面為聽障兒童及家庭提供支持和幫助,讓聽障兒童能夠早日回歸有聲世界。
  • 抖音大學生音樂大賽收官將至,全國10強上演「神仙battle」_綜合...
    12月6日,全國10強將進入全國賽階段,正式角逐全國5強。自10月28日正式上線後,抖音大學生音樂大賽在賽事期間收穫大量關注。截至區域賽結束,活動共計吸引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641所高校參與,累計報名人數5.4萬,活動總曝光超過5.5億。
  • 聽障兒童暢遊水世界 愛心微行動公益活動
    聽障兒童暢遊水世界 愛心微行動公益活動(資料圖)2013年7月6日,摩銳水世界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兒童,他們聽不到外界的聲音,但我們可以聽到他們戲水時的歡笑聲。這些兒童,與別的兒童一樣可愛,一樣天真無邪的笑臉;他們又與別的兒童不太一樣,平時都要在耳朵上戴著助聽設備,他們是聽障兒童,他們對聲音不夠敏感,很少接觸水,更無法在水裡玩,為了讓孩子盡情的釋放童性,愛心微行動舉行了這次公益活動——「暢遊水世界,放飛童心」。
  • 【國際愛耳日】王秋菊:精準防聾 從無聲到有聲
    2017年3月3日是全國第十八個愛耳日,也是第五次國際愛耳日。今年 「愛耳日」活動以為 「防聾治聾,精準服務」為主題,呼籲人們重視耳科保健,減少耳聾發生;實施聽力殘疾人精準康復;做到防聾重在科普,治聾重在科學。據世界衛生組織2013年報告稱,全球有3.6億人有聽力殘疾,佔全球總人口的 5.3%。聽力殘疾人中50%可通過採取適當措施加以預防。
  • 南京00後大學生為火神山患者進行手語翻譯:為聽障人士服務是自己的...
    陳鑫日常積極配合學校、殘聯等單位錄製手語宣傳視頻並發布至網絡,供殘障人士學習交流,經常以遠程視頻等方式,為聽障人士溝通交流服務。在今年的疫情中,陳鑫更是主動挑起了醫生與聽障患者之間手語翻譯的重任,不僅如實翻譯主要信息,還向患者傳達了黨和國家及全國人民對武漢人民的支持,鼓勵患者樹立信心,早日康復。
  • 上海重度聽力障礙「人工耳蝸」資助計劃乏人問津 愛耳日呼喚關注
    2月28日,上海啟英幼兒園,老師為聽障兒童戴好人工耳蝸。 /新華社   你的聽力在下降嗎?  今天是愛耳日,數據顯示,50歲以上中老年人聽力障礙發生率達40%!  單側擤鼻涕避耳朵「溺水」  今年愛耳日主題為「聽見未來,從預防開始」。統計顯示,中國每年新增聽力殘疾人數超6萬人,其中先天性耳聾患兒為3萬名以上。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聽力障礙發生率達40%,其中,3%為中度到極重度聾,而70歲以上重度聾者更高達8%。  不少人感冒後引起中耳炎會影響聽力。
  • 聽障女孩蔣馨柔:在無聲的世界裡舞蹈
    蔣馨柔是一名聽障女孩,對這個12歲就遠離家鄉西安來北京追求舞蹈夢的女孩來說,聽覺障礙讓她付出了更多的艱辛,追夢為她的生命賦予了更多意義。   1994年,剛出生8個月的蔣馨柔,還沒來得及多傾聽一下這個世界的聲音,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性溼疹就讓她的右耳永久性失去聽力,左耳需藉助助聽器才能分清有聲與無聲的區別。
  • 擬聲詞在小齡聽障兒童教學中的使用
    新開機的小年齡聽障兒童要學習擬聲詞,可是很多家長或新老師對擬聲詞了解有限,學習擬聲詞的作用、如何學習擬聲詞比較茫然。下面就此進行簡單的分享。擬聲詞的概念擬聲詞(onomatopoeia)又稱為象聲詞、狀聲詞。它是摹擬自然界聲音的一種詞彙。
  • 「愛耳日」來臨 給耳朵來個全方位檢查
    浙江在線02月28日訊 ( 通訊員 徐尤佳 今日早報記者 何麗娜 ) 每次洗完頭或洗完澡的時候,你是否習慣用棉籤清潔耳道?你知道這其中隱藏著極大的衛生與安全隱患嗎?「耵聹栓塞(俗稱耳屎堵牢)、外耳道炎、外耳道溼疹、中耳炎等問題都與喜歡掏耳朵有關,而且他們佔據了臨床耳疾患者中一半以上的數量。」
  • 愛耳日 | 保護聽力要知道的10件事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2020年3月世界愛耳日的主題是:「保護聽力,終生受益」Hearing for life:don’t let hearing loss limit you.聽覺是人類最重要的感覺之一,它幫助人們獲取信息、交流知識、溝通感情,對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