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寫的《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有句哲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內容是形容宇宙是怎麼形成的,這句話過於哲學化,一般人難以理解。不過我們可以學到一個道理,那就是萬物生成各有風採,各有習性,因為地球的生態環境各地有異,每個地方都有特殊條件,所以一個地區的生態環境是在當地的水資源、光熱資源以及地形環境等等多種因素作用下形成的。
在歷史上的中國長城以南地區,由於地處東亞地區,東臨大海,西靠高山,北臨大漠高原,內部遍布河流平原,水熱資源形成了比較穩定的生態地理環境,這樣中國的農業分布根據南北方氣候和降水量不同,形成了北方主要以小麥種植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種植為主的局面,歷經幾千年的時間都是如此。於是中國在這種農業環境下,和平時期人口數量一直保持著穩定發展,天災戰爭時期則由於天災戰亂導致人口總數銳減,戰後統治穩定了又開始穩定增長。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明朝後期。
後來到了明朝,由於當時的西方殖民者開始在亞洲進行殖民擴張,進行遠洋貿易,同時運輸各種物資來明朝進行貿易,結果有兩種外來生物隨著外國人攜帶的物資而到了明朝,並且在中國大地上流傳開來,入侵了中國的生態系統。由於這兩種外來物種適應能力很強,能夠在本地生態環境下迅速生長。這兩種外來物種就是俗稱土豆的馬鈴薯和害人的菸草。
這個馬鈴薯的原產地在拉丁美洲,15世紀末大航海時代開始後,歐洲殖民者踏上了美洲的土地,然後把美洲的物產帶了出來,這樣原本是美洲特產的馬鈴薯就就流傳到世界各地。等到了16世紀末,馬鈴薯隨著遠洋貿易商人從菲律賓來到了中國,由於它對於生長環境的要求比較低好種植,同時它的產量高,相比較中國原來種植的水稻和小麥,優勢立馬顯現,於是很快便流傳開來,從福建沿海地區擴展到十幾個省份都有種植。這樣一來,原來由於古代科學技術限制不能種植水稻、小麥的土地可以種植馬鈴薯,這樣一來中國的糧食產量就大大增加,以前因為天災人禍導致水稻、小麥減產,然後導致人們忍飢挨餓的情況大大緩解,於是中國的人口總量便隨著馬鈴薯的流傳開來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據專家統計,在馬鈴薯推廣開來最快速的時代是清朝,在明清易代時期因為天災人禍和戰亂導致銳減的人口在清朝統治穩定後很快便突破希望中原地區人口極限——一億人,隨後開始人口爆炸式增長,先後突破兩個億、三個億甚至四個億,這個數字一直維持到清朝末年至民國時期,成就了「四萬萬中國同胞」這個詞。
這個菸草的原產地也在美洲,同樣是由西班牙殖民者帶到了菲律賓,然後通過遠洋貿易商人流傳進中國。菸草這個物種同樣在中國的土地上找到了大片適合種植的地區,然後被人研究出來吸食,開始流行起來是用來避「瘴癘」、如禦寒等等,沒想到後來漸漸上了癮,危害身體健康就顯現出來。當時最開始吸食菸草的人基本都是當兵的、當官的,等到朝廷發現菸草吸食久了上癮了的危害後,開始採取措施來禁菸,結果效果太差,而且吸菸的人還越來越多。結果到了道光皇帝時期,因為中國人吸食菸草習慣的人多,一種比菸草還要厲害的新型成癮性植物產品——鴉片很容易就開始流傳開來。從此中國開始步入近代屈辱的歷史,成為東亞病夫,差點亡國亡種。
就是這兩樣小小的外來植物,竟然給中國歷史帶來那麼多影響,實在是不可小覷,特別是菸草,現在更要注意。朋友們,你怎麼看?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