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特別報導】長徵中翻越的第一座...

2021-01-10 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雅安7月25日訊(記者 徐昭磊 張宇 攝影報導)夾金山,嘉絨藏語稱「甲幾」,位於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西北部,主峰海拔 4500 餘米,山巔終年積雪,空氣稀薄,天氣變化無常。忽而冰雹驟降、雨雪交加;忽而雲開霧散、群山皚皚。神秘莫測的夾金山在當地流傳著「夾金山、夾金山,鳥兒飛不過,人畜不敢攀,要過夾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間」的民謠。

  2019年7月25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追尋革命先輩翻越夾金山的足跡,重溫這段偉大的歷史。

  1935年6月13日,在夾金山下的扎角壩,成千上萬的紅軍戰士聚集在這裡,召開翻越夾金山的誓師大會,信心十足的向終年積雪的夾金山邁進,去迎接又一次生死考驗。

  一天前,1935年6月12日。紅四團團長黃開湘,政委楊成武率領中央紅軍先遣隊翻過夾金山,與李先念率領的紅四方面軍九軍二十五師七十四團在夾金山北面山腳下的懋功縣達維鎮會合。

  先遣隊勝利翻越夾金山與紅四方面軍會合的消息迅速傳到磽磧,大大鼓舞了中央紅軍廣大指戰員的士氣,1935年6月13日,紅軍翻越夾金山前,在夾金山下的一塊平地上,紅軍開了翻山動員大會,廣大指戰員情緒激昂,決心與惡劣的大自然殊死一拼。

  紅軍糧食不足,衣服單薄。藏胞們送來玉米和蘿蔔做乾糧,送來紅辣椒供禦寒嚼食。戰士們用竹棍、樹枝做成拐杖,用棕皮做成背心穿在身上禦寒。

  1935年6月17日早晨,毛澤東喝完一碗熱氣騰騰的辣椒湯,身穿袷衣夾褲,手持木棍,與張聞天、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成員一道率軍委縱隊,沿著前面部隊走出的又陡又滑的雪路向山頂攀登。他把馬讓給傷病員和體弱的女同志使用,並且說:「多有一個同志爬過雪山,就為革命多保存了一份力量!」

  毛澤東一行費了很大力氣走到夾金山最長的「之」字拐——五道拐時,氣候驟變,冰雹劈頭打來。他拉著戰士的手前進,同時囑咐大家:「低著頭走,不要往上看,也不要往山下看,千萬不要撒開手!」一會兒,冰雹停止,但越近山頂空氣就越稀薄,一些體力弱的戰士一坐下去就再也沒有起來。毛澤東對坐在雪地裡休息的戴天福說:你坐在這裡非常危險的,來,我背著你走。警衛員吳吉清搶先把戴天福背起,在毛澤東幫扶下繼續一步一滑地往上攀登。

  因王稼祥同志身負重傷,行走不便,中央專為他配備了一副擔架,讓他坐著擔架行軍。但他深知戰士爬山涉水的艱苦,只要身體稍適,能堅持行軍,決不上擔架,而是和戰士們一起爬山過河。在翻越夾金山時,同志們多次勸他上擔架,但他想到的不是他自己的身體,而是想到戰士抬擔架爬山更艱難,堅持要騎馬。行至半山腰因路很滑,馬行走困難,他又下來,硬是忍著傷口的疼痛,一走一顫爬到了山頂。下山時,大家又再三勸他上擔架,他仍然不肯,說:「你們也太累了,我們還是慢慢地走吧!」到了險要難行的路段,他為了減輕擔架員的負擔,硬是支撐著下來自己走。

  伍修權在《回憶錄》中寫道:「警衛員同我相依為命,用數步子的辦法來鼓勵自己。開始說走一百步就停下來喘口氣,以後改成五十步休息一次,後又改為三十步休息一次,再也不能減少了,走不動也得走。否則就只有永遠躺在這裡。……山頂兩旁的冰天雪地裡躺著不少犧牲的同志,我曾親眼看見有的同志太累了,坐下去想休息一會兒,可是一坐下就再也起不來了。」

  楊成武將軍回憶說:「越往上爬,空氣越稀薄,呼吸越困難。人們頭暈腳軟,一步一停,一步一喘。這時候,要是誰停下來,就永遠起不來。將到山頂,突然下起一陣冰雹,核桃大的雹子劈頭蓋腦地打來,打得滿臉腫痛,我們只好用手捂著腦袋向前走。」

  1935年6月12日,紅一方面軍先頭部隊紅一軍二師四團,克服重重困難翻越夾金山,來到與達維古鎮遙相對應的半山坡上,與正執行任務的紅四方面軍策應部隊意外相逢。6月14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帶領黨中央、軍委和直屬部隊進抵達維,在達維橋頭受到紅四方面軍九軍二十五師所部的熱烈歡迎。

  1935年6月17日,紅一、四方面軍在小金達維喇嘛寺大殿前的廣場聯歡,歡慶會師。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特別報導】記者體驗雪山紅路...
    四川新聞網阿壩7月26日訊(記者 徐昭磊 張宇 攝影報導)26日下午1時30分許,冒著高原上猛烈的陽光,來自山西太原的長徵幹部學院學員們,在海拔3860米的雪山紅路廣場列隊整齊。重溫入黨誓詞後,準備開展「爬雪山」體驗教學——他們的目標是登上海拔4114米的夢筆山埡口。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 走進大墩梁...
    8月17日下午,「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大型主題採訪活動的媒體記者來到大墩梁紅軍烈士陵園採訪。在紀念碑前,媒體記者向紅軍英烈敬獻花籃並三鞠躬。隨後,大家認真聆聽了這段可歌可泣的悲壯歷史。據了解,1936年10月下旬,紅四方面軍後衛部隊5軍由通渭向會寧北進。22日,軍長董振堂命令部隊在華家嶺一帶阻擊國民黨毛炳文37軍9個團,雙方展開了激烈戰鬥。
  • 重溫紅色瞬間,銘記長徵精神:紅軍翻越過的幾十座雪山
    從今天開始,我們的「划船重走長徵路」體能大比武要進入第七個賽段、「夾金山段」的賽程了,之所以叫「夾金山賽段」,這是一段翻越重重雪山的艱難歷程——《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美國記者斯諾曾經統計過:紅軍在長徵途中一共翻越了18座山脈,其中5座是終年冰雪覆蓋的雪山。
  • 走長徵路,傳赤色情,助中國夢
    2016年的7月,安陽師範學院「走長徵路,傳赤色情」暑期實踐隊,踏上了回憶這段歷史的徵程……  血印回顧,英傑無語,雙眼泛潮  「十四省關山歷歷,兩萬裡危途迢迢。譜瑰麗之詩篇,星火烘燃雲貴蜀;成井岡之精神,鑼鼓會師陝甘窯。」
  • 「歐亞長徵路•極地威志行」中俄友誼之旅
    ——中國第一支自主品牌車隊橫跨亞歐大陸  天津一汽「歐亞長徵路•極地威志行」是自主品牌汽車第一次遠徵北極圈、深入西伯利亞腹地的跨大陸遠徵活動。活動歷時67天、行程2.7萬公裡,充分驗證了自主品牌轎車的卓越品質。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紅石峽會議提出「三色...
    張思思 王英琪 旬邑臺 張康)我們繼續來看「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這次會議確立劉志丹同志擔任特委書記、主持特委工作,同時劉志丹同志在會議上提出的「三色」革命理論,為後來陝甘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壯大、成為紅軍長徵勝利落腳點奠定了基礎。榆林紅石峽是個石窟古寺,遠離城區,位置偏僻。走進這間狹小的石閣樓,裡邊只有1張石桌和幾個石凳。1929年春天,中共陝北特委第二次擴大會議就在這裡召開。參加會議的有劉志丹、馬明方、賈拓夫等20多人。
  • 南京板橋新城新林社區舉行主題黨日活動 60多名黨員踏上「長徵之路
    板橋新城新林社區舉行主題黨日活動60多名黨員踏上「長徵之路本報通訊員  王平供圖南報網訊(通訊員  王平  記者  馬道軍)9月22日,板橋新城新林社區黨總支攜手尚滿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組織社區60多名黨員,前往南京大金山莊國防園開展「重溫紅色經典 傳承革命精神」主題黨日活動
  • 「切尾巴」戰役:長徵中的最後一仗
    八月七日,記者在吳起縣吳起鎮「切尾巴」戰役前沿指揮所舊址採訪。記者 肖曉良攝 「打竹板,響連天,富裕吳起人稱讚,黨的政策領航船,城鄉處處喜訊傳……」8月7日,在吳起縣中央紅軍長徵勝利紀念館,小講解員們打著快板,講述著如今的好生活。這些來自紅軍小學等學校的孩子們個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們在這裡當小小講解員,對長徵的歷史和吳起的發展瞭然於胸。 「『切尾巴』戰役就是在旁邊的這座山上打的,那是長徵中的最後一場戰役,我們勝利了!
  • 貴州紫雲自治縣貓營鎮狗場學校開展「重走長徵路」主題教育活動
    11月15日,貴州紫雲自治縣狗場學校開展開展「重走長徵路」活動,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4周年。15日上午九點黨支部副書記伍登華老師對八年級部分團幹、隊幹、團員及少先隊員進行出發前誓師。隊伍扛著道具刀槍、紅纓槍,舉著團旗隊旗前進。
  • 走好「新的長徵路」 川大附中喚醒黨員教師從教初心
    中國網12月18日訊(鄧海燕)通過「重走紅軍長徵路」「重溫入誓詞」,喚醒黨員教師的從教初心,進一步堅定黨員教師的教育使命。近日,四川大學附屬中學(成都十二中)黨委組織黨員教師開展以「重走長徵路」為主線、學習紅軍長徵精神為主要內容的「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 明星·天使:長徵中的女紅軍
    ,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沿著當年紅軍長徵的路線進行了實地採訪,隨後寫下了《長徵:前所未聞的故事》這本後來引起廣泛關注的書。 鮮為人知的是,與他一同出發的還有他的妻子,70歲的夏洛特·索爾茲伯裡(Charlotte Salisbury),她以日記的形式詳盡記錄了重走紅軍長徵路時的經歷和遭遇,寫下了《長徵日記:中國史詩》一書。正如哈裡森·索爾茲伯裡所說,夏洛特是用女性特有的觀察事物的眼睛來觀察世界的。在書中,她寫道:「長徵的意義,我是深刻地領會到了」,「參加長徵的婦女們是尤其令人感動的。」
  • 央視主播剛強:「阿中哥」一定是這世界上最靚的仔
    原標題:主播說聯播| 剛強:「阿中哥」一定是這世界上最靚的仔  央視新聞新媒體推出《主播說聯播》,今天(18日)我們聽聽主播剛強對聯播裡的哪條新聞有話說?  剛強:今天聯播頭條關注的是「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習近平總書記就此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這一活動的重要意義。
  • 鬥魚「主播重走長徵路」正式啟動,重溫艱難歲月
    7月8日,「新時代·新起點·新徵程——2020鬥魚主播重走長徵路」活動在上海正式啟動。據悉,本次活動將從2020年7月8日持續到2021年7月1日,鬥魚主播們將從上海出發,依次前往江西井岡山、湖北紅安、貴州遵義、陝西延安等地,重訪具有重要意義的會址以及革命紀念地,重溫黨的光輝歷程。
  • 歐亞長徵路 極地威志行 發車儀式北京舉行
    <快訊>2007年9月6日,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在素有「鳥巢」美譽的2008北京奧運會主場館前,「歐亞長徵路 極地威志行」發車儀式隆重舉行。活動由天津一汽承辦並提供全程用車,聯合國友好理事會、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俄羅斯駐中國大使館提供支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旅遊衛視、汽車之友、搜狐網派出聯合記者團,隨隊進行歷時兩個多月的跟蹤報導。
  • 長徵展覽現場傳真:穿越時空的精神之旅
    解放軍報記者喬天富攝     歷年來規模最大的全景再現紅軍長徵歷史的大型主題展覽《偉大壯舉光輝歷程——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70周年》,今天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隆重開幕。    這是黨中央、中央軍委紀念紅軍長徵勝利70周年的一項重要活動。
  • 「歐亞長徵路 極地威志行」車隊榮歸天津
    【快訊】11月11日,「歐亞長徵路 極地威志行」車隊抵達活動最後一站——天津,宣告了本次歷時67天、總裡程逾2.7萬公裡的遠徵圓滿結束。在天津一汽舉辦的簡單而隆重的凱旋迎接儀式上,600餘名天津一汽幹部職工, 40餘家京津地區的媒體記者見證了車隊榮歸的時刻。
  • 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 從詩詞中再「出發」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毛澤東在1935年10月紅軍長徵中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六盤山是紅軍長徵路上翻越的最後一座高山。 創作背景: 1935年10月19日,黨中央和紅軍抗日先遣隊結束了長徵,到達陝北保安的吳起鎮。
  • 紅軍在這裡翻越長徵中第一座險峻大山
    為此,記者跟隨桂林幾位文史學家,沿著湘桂古道開啟了為期8天採訪,一探古道留痕——湘桂古道的形成是在秦漢前。當時,秦始皇為統一嶺南「鑿渠而通糧道」,始修靈渠以溝通湘桂間的交通水路。唐宋時代,隨著民間商貿日漸昌盛,加上湘桂水道年久失修,於是,一條由湖南南部經全州或灌陽、興安、靈川至灕江的湘桂古道陸路日趨完善,繁榮期達一千多年,被後人譽為「南方絲綢之路」。
  • 66歲老人5年走完長徵、長城、長江!最高日行52公裡,腳趾甲走掉了仍...
    他經常光顧書店,專門購買寫長徵的書籍和領袖傳記,買回家便如饑似渴地閱讀。從書籍中他了解到,有不少人在重走長徵路,有老紅軍,紅二代,有中國人還有外國人。美國記者哈裡森·索爾茲伯裡1984年在76歲高齡時戴著心臟起博器重走長徵路,1985年寫出了《長徵,前所未聞的故事》。經濟日報社記者羅開富帶著採訪任務於1984-1985年重走長徵路,歷盡艱辛,後來出版了《紅軍長徵追蹤》上下集。
  • 痛失愛子的毛主席都未曾輕易落淚,在長徵途中,為何多次流下眼淚
    其實長徵不只艱難險阻,還有在這個過程中發生的好多讓人動情落淚的故事,僅僅一首詩詞是描述不完的,毛主席在長徵時曾好多次落淚,試想一下毛主席在得知愛子毛岸英在戰場光榮犧牲消息時都未輕易落淚,那麼長徵時到底發生了哪些事情,讓偉人動情落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