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 走進大墩梁...

2021-01-11 白銀髮布

8月17日下午,「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大型主題採訪活動的媒體記者來到大墩梁紅軍烈士陵園採訪。

會寧廣播電視臺 李姝燕:今天,當我們踏上大墩梁,極目遠眺,黃土高山層層疊疊,墓碑旁青翠欲滴的松柏隨風搖曳,與腳下的黃土相互應和,似乎向人們傾訴著這段不平凡的崢嶸歲月,靜心凝思,那些革命舊址曾見證的歷史滄桑,便一一浮現腦海……

松柏陣陣傲秋風,大墩梁上埋英魂。大墩梁戰鬥遺址位於會寧縣中川鄉,距縣城40公裡。現已建成的大墩梁紅軍烈士紀念碑、烈士陵園是省級重點保護文物,是會寧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紀念碑前,媒體記者向紅軍英烈敬獻花籃並三鞠躬。隨後,大家認真聆聽了這段可歌可泣的悲壯歷史。

據了解,1936年10月下旬,紅四方面軍後衛部隊5軍由通渭向會寧北進。22日,軍長董振堂命令部隊在華家嶺一帶阻擊國民黨毛炳文37軍9個團,雙方展開了激烈戰鬥。紅軍先後打退毛部5次衝鋒後,突遭7架敵機狂轟濫炸,迫使紅軍沿杜家梁、毛牛川向會寧縣城方向撤退,這次戰鬥紅軍傷亡887人,副軍長羅南輝壯烈犧牲在當地埋葬。

會寧會師舊址管委會主任講解員 段亞平:紅軍三大主力會寧會師期間,同國民黨軍發生過六次比較大的戰鬥,其中打得最為慘烈的一仗是大墩梁阻擊戰,當時三軍會師期間,在會寧一共犧牲了1800多名紅軍指戰員,其中僅在大墩梁戰役中就犧牲了副軍長羅南輝和887名紅軍指戰員,佔了當時犧牲人數的近一半,羅南輝他當時犧牲的時候年僅28歲,他是四川的成都人,是犧牲在長徵路上的12位省軍級以上幹部的其中之一,大墩梁戰役為紅軍西渡黃河北進陝北贏得了時間,也讓大會師的號角直指在了抗日前線的戰場上。

隨後,大墩梁村村民曹國進為大家講述了大墩梁戰鬥情況,村支書曹瑛講述了如何保護遺址、弘揚長徵精神和傳承紅色基因等情況。廣大媒體人紛紛表示,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講好紅色故事,走好新的長徵路。

人民日報總編室 記者 張文豪:我覺得現在身處新時代,我們也是非常有必要重溫先烈們的故事,然後再走長徵路。

新華社記者 王若辰:今天也是站在烈士陵園,在這個英魂的注視之下,我也是能夠希望讓這些烈士們安心,因為現在我們這一代人也在接過他們當年的接力棒,繼續向前奔跑。

來源:白銀新聞

相關焦點

  • 【「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特別報導】記者體驗雪山紅路...
    四川新聞網阿壩7月26日訊(記者 徐昭磊 張宇 攝影報導)26日下午1時30分許,冒著高原上猛烈的陽光,來自山西太原的長徵幹部學院學員們,在海拔3860米的雪山紅路廣場列隊整齊。重溫入黨誓詞後,準備開展「爬雪山」體驗教學——他們的目標是登上海拔4114米的夢筆山埡口。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紅石峽會議提出「三色...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陝西臺記者張思思 王英琪 旬邑臺 張康)我們繼續來看「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1929年春天,在陝北榆林紅石峽,劉志丹、馬明方、賈拓夫等人召開了中共陝北特委第二次擴大會議。這次會議確立劉志丹同志擔任特委書記、主持特委工作,同時劉志丹同志在會議上提出的「三色」革命理論,為後來陝甘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壯大、成為紅軍長徵勝利落腳點奠定了基礎。榆林紅石峽是個石窟古寺,遠離城區,位置偏僻。走進這間狹小的石閣樓,裡邊只有1張石桌和幾個石凳。
  • 【「記者再走長徵路「主題採訪活動特別報導】長徵中翻越的第一座...
    四川新聞網雅安7月25日訊(記者 徐昭磊 張宇 攝影報導)夾金山,嘉絨藏語稱「甲幾」,位於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西北部,主峰海拔 4500 餘米,山巔終年積雪,空氣稀薄,天氣變化無常。忽而冰雹驟降、雨雪交加;忽而雲開霧散、群山皚皚。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優秀作品展示:《最好的時代》
    7月18日至7月28日,西安市婦聯推出「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主題徵文活動。我們在參與徵文活動的稿件中選取部分優秀作品,在西安女性公眾號進行展示。今天,就和茜茜一起來欣賞何明華的來稿——《最好的時代》。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大熊貓家園的生態接力
    1963年,四川省在汶川臥龍、南坪白河、平武王朗、天全喇叭河建立了第一批以保護大熊貓為主要對象的自然保護區。如今,全省已建立了46個以大熊貓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為了保護大熊貓棲息地,1998年後,四川率先停止天然林商品性採伐,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次年又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數十萬伐木工人放下斧頭拿起鋤頭,開展了一場浩大的植樹造林活動。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河源挖掘紅色文化資源 構建紅色旅遊文化...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河源挖掘紅色文化資源 構建紅色旅遊文化產業鏈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19-08-26 在採訪中,記者還了解到,河源正在合理開發紅色文化資源,構建紅色旅遊文化產業鏈,把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融入到構建「客家古邑.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鎮江經開區法院編印紅色「掌中寶」讀物
    經開區法院編印紅色「掌中寶」讀物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委、新區黨工委和上級法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工作部署,鎮江經濟開發區人民法院積極創新方式方法,紮實開展「五個紅色」活動,編印《紅色詩詞精選》和《家書中的故事》,分發給全院幹警,並組織各支部進行集中學習。
  • ...奏響新中國奮鬥交響曲 高唱新時代奮鬥者之歌 為實現中華民族...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最美奮鬥者」評選表彰和學習宣傳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向已經逝世的「最美奮鬥者」表示深切的緬懷,向受到表彰的同志表示熱烈的祝賀,向「最美奮鬥者」親屬表示誠摯的問候。
  • MIPRO助力「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成都文藝展演
    為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表達全市各界群眾對祖國的深情厚誼,9月30日晚,「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禮讚祖國 幸福成都」成都市文藝匯演在成都城市音樂廳歌劇廳舉行。據了解,本場演出方案經過前期反覆的錘鍊,力求通過舞臺藝術和聲音的集中呈現,充分營造共慶新中國70周年華誕、共享偉大榮光、共鑄復興偉業的濃厚氛圍。整臺演出匯集了近年來成都市群眾文化精品演出,形式多樣。因此,現場大量的移動電子設備、舞臺LED大屏幕等都會對音頻設備的頻率部分造成影響,必須選用穩定可靠的無線設備進行拾音。
  • 向貧瘠揮手作別……(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來自一線的蹲點...
    西吉,正向貧瘠揮手作別……  「看到了發展的希望,便不會再『等靠要』」  2016年7月1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從固原市六盤山機場一下飛機,就驅車1個多小時來到西吉縣將臺堡,瞻仰紅軍長徵會師紀念碑,參觀紅軍長徵會師紀念園、紀念館。西海固人記住了總書記的一句話:「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徵要持續接力、長期進行,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徵路。」
  • 帶你看70年變化!|「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齊齊哈爾專場發布會舉行
    7月18日10時,由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活動第二場——齊齊哈爾新聞發布會在哈爾濱市舉行。新聞發布會現場。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種好羊肚菌 走上致富路——雲南省貢山縣...
    近日,記者來到雲南省貢山縣獨龍江鄉孔當村村民孔秀蓮家的田地上,他們一家人正在忙著採摘羊肚菌。「羊肚菌一般在上年11月中下旬種植,來年4月份可以收穫。羊肚菌對氣候環境要求高,怕雨淋還怕日曬,所以必須掌握一定的種植技術。」孔秀蓮的丈夫李新華告訴記者,個頭大、根部白、品相好的新鮮羊肚菌目前在獨龍江這邊的收購價是每斤40元。
  • 走長徵路,傳赤色情,助中國夢
    2016年的7月,安陽師範學院「走長徵路,傳赤色情」暑期實踐隊,踏上了回憶這段歷史的徵程……  血印回顧,英傑無語,雙眼泛潮  「十四省關山歷歷,兩萬裡危途迢迢。譜瑰麗之詩篇,星火烘燃雲貴蜀;成井岡之精神,鑼鼓會師陝甘窯。」
  • 走進「列寧市」:一條老街的理想之光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走進「列寧市」:一條老街的理想之光新華社武漢8月4日電 題:走進「列寧市」:一條老街的理想之光新華社記者宋振遠、孫少龍、徐海波炎熱的八月,位於湖北省紅安縣七裡坪鎮的長勝街平靜如常日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佛山:製造名城轉型 邁向智造強市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佛山:製造名城轉型 邁向智造強市金羊網  作者:鄭誠  2019-09-05 日前,佛山市2019年下半年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投產活動舉行,總投資額3247.38億元的222項重大項目在佛山五區遍地開花...
  • 鬥魚「主播重走長徵路」正式啟動,重溫艱難歲月
    7月8日,「新時代·新起點·新徵程——2020鬥魚主播重走長徵路」活動在上海正式啟動。據悉,本次活動將從2020年7月8日持續到2021年7月1日,鬥魚主播們將從上海出發,依次前往江西井岡山、湖北紅安、貴州遵義、陝西延安等地,重訪具有重要意義的會址以及革命紀念地,重溫黨的光輝歷程。
  • 走好「新的長徵路」 川大附中喚醒黨員教師從教初心
    中國網12月18日訊(鄧海燕)通過「重走紅軍長徵路」「重溫入誓詞」,喚醒黨員教師的從教初心,進一步堅定黨員教師的教育使命。近日,四川大學附屬中學(成都十二中)黨委組織黨員教師開展以「重走長徵路」為主線、學習紅軍長徵精神為主要內容的「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 壯麗70年 奮進新時代:聯通世界鄉土新
    網紅「海爸」的珠農淳樸本色依舊,一邊掐著手指告訴記者,自己今年虛歲五十七了,屬兔的,一邊坦言養蚌、開蚌大半輩子,完全沒想到賣個珍珠也能足不出戶上網直播,更沒想到自己因此還會「老來紅」……「搖把子」傳遞的看世界思變渴望佇立在新中國壯麗七十年的歲月之門前,1984年是一個不平凡的中點,也是農家子弟何志校的人生起跳點。
  • 傳播潮流新風尚 歌頌壯麗七十年:上海時尚文化節開幕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魯哲)22日晚,第二屆「今·致生活」——上海時尚文化節大型多媒體時裝秀在吳涇鎮金領谷科技產業園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由閔行區文化和旅遊局與吳涇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主題活動圍繞「文化,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傳播潮流新風尚,歌頌繁花似「涇」的壯麗70年。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老布店新開 玩「私人定製」
    買布料做新衣服和被套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生活方式,如今市民絕大部分都從商店採購成品,但老式的布店並沒有就此銷聲匿跡。位於合肥逍遙津街道的三八布店,已開了61年,見證了合肥人「穿」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