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這種習慣嗎,思緒反覆糾結某件事,希望自己當時換種做法就好了?希望自己沒說那句蠢話;希望自己沒錯過那個如今大獲好評的項目;希望當時能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心理學中,這種過度的思慮被稱為「反芻思維」。跟牛正常的反芻不一樣,人類陷入「反芻思維」,那是非常的傷身。
自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就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們普通人沒有那麼高大尚,每日三省的內容大概是:工作完成了嗎?變有錢了嗎?脫單了嗎?
不過最近,有研究說過度自省會導致抑鬱,一群早就不愛自省的人開始狂歡了…
我哪裡有什麼問題?
但不少通過自省受益的人也坐不住了…
自省是好事啊,怎麼會抑鬱呢?
你的「自省」真的是自省嗎?
自省是自我反省、自我省察的意思。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很多不愉快的事,但人們對不良事件的定義,及處理方式也各有不同。下面我們以失戀作為不良事件,給大家展示不同人群的不同看法。
請問失戀後你會怎樣?
《回家的誘惑》女主角就沒那麼幸運了,她不光失戀還失婚,老公跟閨蜜跑了,自己一下子一無所有。但她並沒有一蹶不振,對自己展開深刻的自我反省後,洗心革面從頭開始,並展開復仇,最後打敗情敵,自己還收穫了新的感情。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努力學習 我的心血不會白費你們等著吧 我會把你們加注在我和我家人身上的痛苦全部還給你們。
可多數人失戀後不會自省,只會自我打擊…
他為什麼不愛我了?是我太醜嗎?是我太胖嗎?是我性格不好嗎?
有空就把這些內容翻出來「回味」一下,但僅限於「回味」,而不想辦法解決。這種只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不幸」上,持續關注自身消極情緒的狀態,在心理學上稱為——反芻思維。有部分學者認為,反芻思維是抑鬱症的臨床特徵和易感因。
當然,反芻思維也可能產生正面的效果,比如越王勾踐的臥薪嘗膽。因此,有學者把反芻思維分為反省深思和強迫思考兩種:前者是有目的的、向內解決認知問題;後者指被動比較當前狀況和無法實現的目標間之差距。
學者指出,強迫思考與抑鬱症的增加有關,而反省深思會隨著時間推移,緩解抑鬱症狀。
可以這麼理解,勾踐臥薪嘗膽叫自省,相比之下,那些天天沉浸在自己的苦痛中,像祥林嫂那樣的人,才是「反芻」。
所以自省≠反芻思維,過度的「反芻」會導致抑鬱!
反芻對人類食管不好,反芻思維對心理健康不好!
什麼人更喜歡反芻思維?
那麼什麼人更喜歡「反芻」呢?敲黑板了!在各項研究中,女性的反芻思維佔比都高於男性。這與女性的生理原因、心理動力學、性別角色有關,此外,男女對消極情緒的反應方式不同,女性往往會因不開心的事胡思亂想,也就是動用反芻思維,男性卻會因注意力容易被分散,而忘記消極情緒。
另外,女性排解壓力的方式也可能起到反作用,向朋友傾訴煩惱,是很多女性常用的解壓手段,但是朋友間相互分享負面情緒的過程,可能會讓一些人深陷到負面情緒裡,這就變成了——共同反芻。
不過反芻思維並不是女性專屬,很多男性也會和她們同病相憐。
比如歷經8年的巨製大片《權力的遊戲》中,主角之一的「雪諾」在看完最後一集劇本後就淚崩了,片子殺青後還去療養中心接受治療。其實,他身邊有很多快樂的事發生,結婚、成名,片子殺青……他可以休假,也可以像他在劇中的妹妹一樣馬上開始新的工作。結果呢,他偏偏死盯「我做了八年的事情走到了盡頭」,並陷入無盡的感傷之中。
你這樣讓劇中那些「英年早逝」的其他演員怎麼想?
陷入負面情緒的演員不只雪諾一人,很多演員都會因過於投入角色,「入戲太深」,所以演員是個高危職業。
同樣高危的職業,還包括心理醫生、警察、記者等頻繁接觸負面事件的人,不良的環境因素會使他們比一般人接觸不良事件的機會更多,如果自身再搭配只看壞處不看好處的認知障礙,就更容易導致反芻思維。
除了上述情況,孤獨感也容易促使人進行不必要的反芻思維,有研究發現,反芻思維與孤獨感成正相關,孤獨感越高反芻思維頻率越高。所以那些常常感到孤獨的人要格外小心了
反芻思維是病,得治!
反芻思維首先建立在強大的防患意識上,人類的繁衍不息多虧了防患意識,例如在野外,如果原始人類把石頭看成獅子,會嚇得腎上腺素飆升,並做好充分的「戰或逃」準備,但如果他們把獅子看成石頭,那麼他們大概就不會有後代存活,所以這種宛如神經病的防患意識,大幅提升了人類早期的存活概率。
現代人大都具備跟祖先一樣的防患意識,所以我們的大腦更傾向於察覺威脅,相比正面信息,我們對負面信息反應更敏銳,也更強烈,這是人類大腦的負面傾向。有負面傾向沒關係,總是有負面傾向就變成反芻思維了,那麼我們如何抑制自己的反芻思維呢?
不妨去學學那些不「反芻」的人!
當你意識到自己進入反芻思維模式時,要立即停止這種無意義的思考,強制自己去做些有益調整情緒的事情,很多人在運動後,能使自己的情緒達到較好狀態,但每個人調整情緒的方法不一樣,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就可以在反芻思維出現時有效阻斷它。
哦,這又是我那個喜歡反芻的腦袋在作怪了,別理它~
即便是有不好的事情發生,積極的想法也有助於我們的心理健康,與其讓負面思維在大腦中停留,不如把它轉化成一個正面的想法,即使擺脫不掉,一個正面的想法至少不會讓你心力交瘁。
很多反芻思維,可能是同一類型的事件或人員引起的。為了防止此種類型的反芻思維,要避免頻繁跟他們接觸,也許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
有時我們出現的負面情緒可能難以自行處理,這就需要專業的醫學治療來拯救我們了。生了病就要找醫生,記住,反芻思維也是疾病。
中國有句名言,叫「難得糊塗」,這是應對反芻思維的特效藥。當然,如果我們一時掌握不了「別想太多」的智慧,那該找朋友傾訴就找朋友,該找醫生治療就找醫生。記住,求助者都是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