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TCL、小米,中國第四大家電巨頭誕生,營收超200億

2020-11-25 推哥說科技

絕大多數的中國家庭中,或多或少都接觸過美的和格力產品,美的在家電領域做得很好,除了空調做到業界第2之外,淨化器、電風扇、飲水機等業務都做得很不錯,在產品種類上還是要比格力電器更加多元化的!格力作為世界500強企業,從某種意義上看代表著中國最先進的空調製造技術,成為了國產空調的一張出海名片,但兩家公司發展路徑卻截然不同!

格力電器一直自主創新,董小姐也是不斷打造研發鐵軍,更是宣布投入巨資研發半導體晶片,技術領域也從家電向外擴充,業務橫跨新能源、通信技術、物聯網、汽車、裝備動力等,堪稱就是家電界的「華為」。美的電器在創新能力上就不如格力了,業務擴張主要靠的是併購,但美的電器產品覆蓋人群更廣,在冰箱、洗衣機等業務領域都有不錯的成績,這是格力電器無法企及的!

格力和美的也是公認的國產電器之王,兩家公司在業務上雖有交集,但也算是良性競爭、互相激勵,也是雙雙成為了世界500強企業,海爾集團則是坐穩了老三位置,其業務來源主要還是源自海外市場,國內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了!小米作為後起之秀,這幾年也是瘋狂發力家電領域,在電視機領域取得國內第一成績,並且布局電冰箱、洗衣機甚至空調領域,但市場競爭力還是遠不如格力和美的這兩家老字號家電巨頭!

近日,胡潤研究所公布了2020年中國10強家電企業排名,美的再次超越格力,以5100億品牌價值排名中國第一,成為了中國第一大家電企業。格力則是以3210億排名第2,海爾以1860億區局第三,中國家電呈現出了三足鼎立之勢,一度是寡頭競爭的局面,海信、長虹等家電企業只能望其項背!業內人士認為,格力之所以在業務上逐漸被美的趕上,一方面是其太過依賴線下市場,線上業務被美的甩在身後,目前直播電商當道,格力線上市場的競爭力仍不敵美的。

從經營業務類目來看,格力主營產品是空調,口碑做到了行業第一,甚至已經做到世界聞名,但格力產品線過於單一,產品更新迭代速度很慢,除了空調業務之外,很多產品是賣不過美的的,空調畢竟不是快消品,也不能指望它給到持續不斷的現金流!而榜單中的JS環球生活成功引起了網友討論,以420億的品牌價值排名榜單第四,甚至領先TCL、飛科和小米等巨頭,JS環球生活旗下有九陽、Shark、Ninja三大國際品牌,去年營收突破200億!

很多人可能對JS環球生活這家公司不甚了解,但對九陽肯定再熟悉不過了,它是國內豆漿機的領導品牌,這幾年也是開始轉型進入家電廚衛領域,九陽油煙機也是名噪一時。九陽已經成為了「JS環球生活」的營收保證。石頭科技、新寶股份、老闆電器、格蘭仕集團、科沃斯、飛科電器進入前十,依次位列第5-10名,小米家電無緣前十,畢竟成立時間還不到十年,小米生態產品主要還是以貼牌合作為主!

在可預見的未來10年裡面,海爾、格力、美的大概率還是中國家電領導品牌,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中國物流霸主誕生:超越三通一達和順豐快遞,一年營收2437億!
    導讀:中國物流霸主誕生:超越三通一達和順豐快遞,一年營收2437億!眾所周知,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以後,國內的經濟就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最近這幾年,國內的移動網際網路快速興起,這也直接帶動了國內眾多產業的發展,像電子商務,快遞物流等行業都是最近這十幾年時間才逐漸興起的產業,而快遞物流行業作為反映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可以說最近這幾年發展的尤其迅猛!
  • 中國機器人巨頭,年營收35億,力壓新松機器人
    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額為57.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70億元,蟬聯全球首位。不過,在工業機器人應用最廣泛的汽車行業,有八成以上的機器人為外國品牌。這也就意味著,國產機器人品牌在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隨著國內對機器人行業的愈發重視,近年來我國誕生了不少優秀的機器人企業,比如新松機器人、新時達機器人等。
  • 中國光學巨頭突破壁壘,背靠華為、小米,首次量產1億像素鏡頭
    在國產手機品牌中,華為、小米的表現最為亮眼,2020年Q3季度,兩大品牌的手機銷量,在全球分別排名第二、第三。而得益於華為、小米的穩定發展,相關產業鏈也受益良多,例如背靠華為、小米,成長為中國光學巨頭的歐菲光。
  •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身家超越小馬哥 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巨頭表現不俗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邱清月美東時間周二,拼多多股價狂飆15%,再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2000億美元,公司創始人黃崢以686億美元身價,超越馬化騰成為中國第三富豪,比馬化騰高出400多億元。福布斯富豪榜實時數據顯示,馬雲以588億美元的身價居中國第二,第一大富豪是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擁有財富755億美元,馬化騰掉出前三席位。不過,從市值來看,騰訊仍是網際網路企業的巨無霸,總市值6563億美元位居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榜首。年內累計上漲38.87%,11月股價創出歷史新高633港元,近期有所回調。馬化騰個人財富533億美元排名中國第四。
  • 中國機器人巨頭,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年營收超27億
    龐大的機器人消費市場,不僅吸引了發那科、abb、安川、庫卡四大國際機器人巨頭在我國設立中國總部或機器人總部,還孕育出一批實力強勁的本土機器人企業,如新松機器人、新時達、科大智能等等。  從營收數據上看,新松機器人的體量並不是很大,甚至不及網際網路巨頭的零頭。但在衡量一家企業的時候,並非只看營收,還要看其社會貢獻等。新松機器人的貢獻在於通過自主研發掌握了核心技術,進而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新松機器人能在短短二十餘年間取得這樣的成就,一方面離不開中科院的支持,一方面則是因為其始終堅持走自主研發的道路,同時也離不開近十餘年來機器人行業高速發展的大背景。
  • 2000億規模的寵物經濟,為何沒有巨頭誕生
    2012年騰訊成為全球遊戲巨頭,當時中國遊戲行業市場規模為1089.47億元;2017年,美團贏下外賣「戰爭」的勝利,當時中國外賣行業市場規模為2046億;2016年阿里成為全球雲計算巨頭時,中國雲計算行業的市場規模僅為3540億。千億規模的市場容量,放在任何一個行業都足夠孕育出一個巨頭。但寵物經濟卻是一個例外。
  • 中國「物流之王」誕生!超越三通一達和順豐,一年營收2437億
    得益於電商的火熱,快遞行業的訂單量也開始飆升,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漸漸的這個行業也誕生了越來越多的企業,比方順豐、百世、韻達、圓通等等。這些企業也都是我們常見的,不過哪家的快遞企業的實力要更強一些,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就在近期,2020年中國物流企業50強名單公布了,各大快遞企業的排名出來了,從數據上可以說非常的直觀。
  • 家喻戶曉的零食巨頭,半年吸金103億,淨利潤超三隻松鼠10倍
    提及零食巨頭,如今喜歡網購的消費者大多數都會想到三隻松鼠。三隻松鼠可謂是電商時代的零食類龍頭企業,憑藉獨特畫風的包裝和貼心的服務深受年輕用戶的青睞。得益於此,三隻松鼠的營收成績也在不斷提升。根據該企業於9月初公布的2020上半年財報顯示,三隻松鼠在上半年實現營收52.52億元,相比2019年同期上漲16.42%;淨利潤為1.88億元。賣零食就能淨賺1.88億,三隻松鼠不愧是新時代的零食巨頭。但另外一位家喻戶曉的零食巨頭,不僅在淨利潤方面超過三隻松鼠10倍,而且半年吸金103億,在全國零食界的地位同樣遠超三隻松鼠。
  • 5278億!華為助力國產代工巨頭崛起,而它如今卻自食惡果
    ,超越了老對手蘋果,小米、oppo以及vivo也擁有全球前六的實力,因此也催生了手機代工的崛起,一大批巨頭也應運而生。除了緯創、富士康之外,還包括和碩、偉創力、比亞迪等,此前立訊精密收購了緯創部分iPhone生產線,也正式打入手機代工領域,即便如此,富士康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手機代工巨頭,但說到第二名,在去年之前,美國偉創力實至名歸,作為華為最大的手機代工合作商,原本很有希望超越富士康,成為全球最大的代工巨頭,如果不是美國新規的影響,華為超越三星也只是時間問題。
  • 國產牙膏巨頭「崛起」,擊敗兩大隱藏「美企」,年營收近300億
    中國製造一直是我國走向世界舞臺的一張名片,但在頂尖領域,國產企業卻很少能排得上號。比方說汽車行業,我們通常會想起寶馬奔馳,而不是吉利眾泰。在頂尖領域的落後,幾乎已經成為國人的共識,不過這些年,中國品牌也慢慢開始展露頭角。
  • 營收進690億!它是中國第一大飼料巨頭,砸近60億建養豬場
    據12月31日消息,中國第一大飼料巨頭——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將繼續加大在生豬養殖業務的投資力度。新希望表示將砸近60億建立養豬場,投資養豬業務。從公告中可以看出,公司將在四川廣安、安徽滁州、廣東肇慶以及山東高密等地區建立7個生豬養殖項目,預計年出欄量為430萬頭。
  • 現代最偉大設計排名iPhone居首微信上榜;四大科技巨頭市值已蒸發1...
    中國騰訊出品的微信(33位)和摩拜共享單車(37位)也上榜。巨頭動向四大科技巨頭市值已蒸發1.3萬億美元隨著美股暴跌,美國四大科技股微軟、蘋果、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自2月份觸及收盤歷史高點以來,市值已被抹去1.3萬億美元。
  • 騰訊遊戲拿走了中國一半的遊戲市場,Q2營收高達238億
    今天(8月16日),騰訊發布了2017年Q2及上半年的財報,財報顯示,騰訊Q2營收566億元,同比增長59%,淨利潤為182億元,同比增長70%。上半年營收為1062億元,同比增長57%,淨利潤327億,同比增長64%。不管是營收還是利潤,騰訊都大大超過了市場的預期。
  • 彭博社:小米450億美元估值過高-虎嗅網
    知情人士稱,作為創始人雷軍的最新業務,過去幾年中國最令人激動不已的創業公司故事之一,小米很有可能無法完成今年制定的8000萬智能機銷量目標。考慮到小米手機銷量的下滑,供應商也下調了他們對小米的內部供貨目標。小米發展道路上出現的蹣跚顯示出,在大步流星地在中國智能機市場超越蘋果、三星電子後,小米試圖維持其增長勢頭正面臨挑戰。
  • 面板巨頭大動作:京東方A豪擲200億定增 券商看多研報紛至沓來
    來源:財聯社豪擲200億定增!2000億面板巨頭大動作頻頻,券商看多研報紛至沓來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姚輝)訊,京東方A今日晚間公告,擬定增募資不超200億元,用於建設京東方重慶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項目、對雲南創視界光電增資並建設12英寸矽基OLED項目等。京國瑞基金擬以40億元現金認購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
  • 一塊錢的小魚乾,一年熱銷12億袋,締造出31億零食巨頭
    文/BU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改善與購買力的提高,使得中國零食消費市場出現井噴式增長。2019年,我國休閒食品行業規模高達5439億,今年這一數字有望突破6000億。
  • 這個飲料巨頭超越可口可樂、娃哈哈,年銷售額是茅臺6倍
    不僅超越可口可樂,甚至連年銷售額都是茅臺的6倍,它就是雀巢公司。 市值超3100億美元 近日,一份關於快消品市場的企業榜單公布,這份榜單囊括了全球市值最高的100家公司。
  • 石油天然氣價格下跌:國際油氣巨頭營收、淨利普遍下滑
    近日,國際油氣巨頭陸續公布第四季度財報及全年營收,交卷2019年成績單。不過對於埃克森美孚、殼牌等公司來說,2019年並不是一個豐收的年份,幾大公司的營收和淨利潤都呈下跌,其中斯倫貝謝全年虧損達上百億,雪佛龍在第四季度亦出現虧損。
  • 美團終於上市了:市值超越小米和京東,僅次於 BAT
    2010 年,雷軍和創始團隊在中關村銀谷大廈喝下一碗小米粥,小米正式開業。這一年,經歷了校內網和飯否兩次創業失敗的王興,打算做一個類似 Groupon 的團購網站,名字叫做美團。8 年後,小米和美團不約而同在香港掛牌上市,先後創下香港上市公司 IPO 多項記錄,這並不是巧合。
  • 騰訊、小米、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密謀進軍家居產業,到底有何玄機?
    雖然距離2021年只剩最後一個月了,但網際網路巨頭絲毫沒閒著,都在搶著「賣菜」。其實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拼多多、美團、滴滴、阿里等在內的網際網路巨頭就已經紛紛入局社區團購了。不過鮮為人知的是,網際網路大佬們,已經悄然間把觸角伸向了泛家居行業,只不過並非像社區團購那般,來的如此兇猛,先看看年底這段時間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市場動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