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這個盜墓世家出身的盜墓賊堪稱盜墓史上最慘!

2021-01-08 扒呱

我是一本歷史叔!!!

看過唐嫣,楊洋,李易峰和劉天佐主演的《盜墓筆記》的同學應該知道盜墓賊,摸金校尉等「職業」。雖然人們對於這種「挖人祖墳」的職業非常鄙視,但是他們卻給我們揭開了各種各樣東西的神秘面紗,比如「盜墓筆記」的第二集。「屍洞中光線幽閉,吳邪(李易峰飾)醒來,不見同行卻只見白衣女鬼立在船頭,吳邪與女鬼對話卻發現她沒有臉,兩面都是背,騰空撲向吳邪。」要是我準嚇尿了

好了,咱們今天不說唐嫣他們主演的《盜墓筆記》說一說盜墓史上就慘的一個盜墓賊。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宋朝末期,有個叫朱黑臉的盜墓賊,為什麼要叫他朱黑臉呢?因為他的臉在盜墓的時候被屍體噴了一大口黑色黏液。

話說,他與第一代永昌陵陵使的後人是鄰居,在一次閒聊中,這個叫朱白臉(盜趙匡胤的墓前叫朱白臉)的盜墓賊得知趙匡胤下葬時陪葬了一條白玉帶,此帶鑲嵌著七七四十九顆夜明珠,四十九顆大鑽石,四十九顆白翡翠,是一件無價之寶,這個朱白臉那個動心啊,他是盜墓世家,一聽到這樣一件寶物就兩眼放光。

圖片與本文無關

算了個良辰吉日,帶著工具就去了。因為金國滅亡北宋時,曾大肆盜掘永昌陵,不過白玉帶卻一直未曾問世。這個朱白臉就順著金人挖掘的痕跡一步步的挖了進去,他很快就找到了趙匡胤的棺槨。

他打開棺木後發現趙匡胤的屍體居然完好如初,暗想屍體應該是做過防腐處理,他沒想太多,將早已準備好的麻繩套在趙匡胤脖子上,另一頭栓在自己腰上,一個360度轉身,變將屍體拉了起開,行語叫「貼面盜」。

這下,他一眼就看到了屍體下面夢寐以求的白玉帶,就在他剛剛要伸手去拿時,誰知趙匡胤的屍體對他噴出一大口黑色黏液,當場被嚇暈過去(這盜墓世家的人心裡素質好像有點差啊)。 當他醒來後感覺自己的臉上並未有異樣,一照銅鏡,把他嚇了一跳,自己那小白臉變成了黑臉,此後,他就被迫改名叫朱黑臉了。

後來這件事不知道被誰傳到了洛陽知府那裡,朱黑臉就被抓起來了,一頓毒打,嚴刑逼供後,朱黑臉只好交出了白玉帶,想著知府能放他一條生路,誰知,知府依照法律判他死刑! 然後這個知府把這條白玉帶獻給了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一高興就讓他升職加薪了。

兵馬俑

說到盜墓,又想起了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秦始皇陵,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了,卻從沒有被盜掘過,難道自古以來的盜墓賊就對秦始皇的寶物不感興趣?

自古以來一些貴族墓葬中布有各種各樣的機關。從古自今許多盜墓賊死於非命,所以那些想要通過盜墓來一夜暴富的人,為了你自身的安全又為了家人的幸福,請遠離盜墓,拒絕盜墓,杜絕違法行為!!!

最後結尾,再勸各位一句,希望大家不要去打擾各位老祖宗的長眠。

我是一本歷史叔,點個讚,關注下,再走唄!

相關焦點

  • 他出身盜墓世家,卻不料在千年之後,將自己老祖宗的墓給挖了
    由此就衍生出一個「職業」:盜墓賊。關於盜墓賊的起源,目前已經很難考證,不過盜墓行為官方化、軍隊化,應該起源於三國時期的曹操。一代雄主曹操為了完成自己的雄圖霸業,便把主意打在了陵墓之上,因此,「摸金校尉」這個盜墓行業就此誕生了。
  • 五本盜墓類網絡小說推薦,《盜墓筆記》第二,第一開派不解釋!
    它曾一度造成天涯回帖功能癱瘓,成為天涯史上最強帖。玄幻、盜墓、懸疑、風水、神秘文化寫手大多彼此看不順眼,《青囊屍衣》一出,眾寫手眾口一詞,一致推崇《青囊屍衣》為此中最上乘之作。PS:有些恐怖,膽小慎入4、我在新鄭當守陵人一群盜墓賊抵死抗日,可歌可頌的守陵傳奇。
  • 中國盜墓史上的奸屍現象
    中國盜墓史上的奸屍現象   與死人復生現象一樣,盜墓中出現奸屍行為也是讓人驚訝的;與死人復生現象不一樣的是,奸屍行為在事實上是客觀存在的,沒有什麼不可信,更非什麼不解之謎。  在《中國盜墓史上六宗罕見「辱屍」事件》一文中,其中的一宗「辱屍」事件,就是赤眉軍「奸呂雉屍」。這一歷史記載出現在《後漢書》裡,「列傳」中的第一傳是劉玄、劉盆子兩人。
  • 關於盜墓小說,你知道多少?
    關於盜墓小說,你知道多少?盜墓小說排行榜前十名終於出來了,此次的盜墓小說排行榜前十名可以說是中國當代盜墓小說的佼佼者,盜墓小說排行榜前十名成為了盜墓小說的標杆。接下來就介紹盜墓小說排行榜前十名吧。《盜墓筆記》堪稱近年來中國出版界的神作五十年前,一群長沙土夫子(盜墓賊)挖到一部戰國帛書,殘篇中記載了一座奇特的戰國古墓的位置,但那群土夫子在地下碰上了詭異事件,幾乎全部身亡。五十年後,其中一個土夫子的孫子在先人筆記中發現了這個秘密,他和一批經驗豐富的盜墓高手前去尋寶。
  • 揭秘盜墓史:真實存在的四大盜墓門派
    門派的概念出現在很多武俠小說中,盜墓派和武俠小說管理嚴密的門派不同,而歷史上的盜墓門派和弟子之間並沒有強制的依附關係,只是由於他們盜墓的理論和操作方法不同,而被人歸於不同的門派。我們來看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四大盜墓門派有哪些?摸金派出自三國時期曹操設置的摸金校尉。
  • 「盜墓世家」挖出國寶級壁畫
    經遼寧省文物組專家鑑定,該墓葬是遼代漢人貴族墓葬群,如此大規模家族墓葬群國內罕見  核心提示  62歲的爺爺,18歲的孫子,葫蘆島一個「盜墓世家」的祖孫三代四人來錦州盜墓,也正是因為他們的「挖掘工作」,一個遼代漢人貴族的家族墓葬群得以重見天日,墓室中出土的石壁畫經遼寧省文物組專家鑑定,屬於國家一級文物。
  • 出自盜墓世家的盜墓者,涉案文物竟高達5億,這位盜墓高手是誰?
    後來盜墓甚至演變成種職業,從找墓穴到盜墓、銷貨都有完整的體系。現在我們死後通常會火化,所以沒見過並且覺得不會有盜墓者了。但還是有盜墓者,其中最厲害的就是被稱為「現代盜墓祖師」的姚玉忠了。他會自己製作很多工具,並且用這些工具成功盜取暮雪中很多寶貝,經他手倒賣的那些文物甚至價值高達5億。
  • 中國最牛盜墓賊,30年暴利賺5億,臨死前口出狂言引發眾怒
    文/ 標題:中國最牛盜墓賊,30年暴利賺5億,臨死前口出狂言引發眾怒 對於考古這件事,很多的網友都認為,也許有的盜墓賊比考古專家還要厲害一些。
  • 四大盜墓門派之首的「摸金校尉」,在歷史中真的存在嗎
    四大盜墓門派之首的摸金校尉在歷史中真的存在嗎? 看過盜墓類小說的都知道,盜墓分為四大門派——摸金校尉、發丘天官、搬山道人、卸嶺力士。
  • 原來在盜墓題材的電視劇裡,摸金校尉是歷史上最真實的盜墓門派
    關於盜墓的傳說,大家一定很不陌生了,畢竟現在盜墓題材電視劇都有很多,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鬼吹燈和盜墓筆記,一個是根據南派三叔小說改變,一個是根據天下霸唱小說改編,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而且還風靡一時不可否認,能寫出這樣兩本巨作的兩位小說作家,一定是文筆豐富,有一定的閱歷,那麼在歷史上,關於盜墓的事件
  • 《盜墓筆記》裡的汪藏海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嗎?
    《盜墓筆記》裡的汪藏海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嗎?《盜墓筆記》系列是一本非常好看的小說,講述的是盜墓世家的一個後生小子吳邪和他的一幫朋友們,深入各種詭異的古墓盜墓的故事。在《盜墓筆記》一書中,有一個非常牛叉的古代人物,名字叫汪藏海,據說他是明朝人,掌握了很多別人不知道的秘密,所以被當時的皇帝派去尋找長生不老藥。當然,我們都知道長生不老藥什麼的都是不存在的,那只是小說的劇情需要。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是否真的有汪藏海這個人呢?如果確有其人,他又有哪些事跡呢?
  • 《盜墓筆記》《鬼吹燈》外,另外必看的8部盜墓題材小說
    提起盜墓題材的小說,相信很多讀者想到的是《鬼吹燈》、《盜墓筆記》,不過對於盜墓發燒友來說,這兩部作品完全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因為喜歡啊,對於發燒友來說,喜歡一類型小說,就會不斷的放大心裡需求,總希望有看不完的這類小說。
  • 他盜5億文物,被稱為「盜墓祖師爺」,被捕後一句話讓專家沉默
    每個正統的發丘天官都擁有一枚「發丘天印」,此印刻有「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字,不過這塊印在明代永樂年間徹底被銷毀了,沒有流傳下來,在數千年的當中,四大門派也是走向沒落,盜墓賊興起,掘盜毀屍現象頻繁。為了防止文物損壞,我國也是成立了考古部門,兩者在性質上完全不一樣,一個是為了謀財,一個是為了還原歷史,畢竟幾千年的時光,古代的文獻多數都被銷毀了,這些文物可以證明歷史上所發生過的事。
  • 我國第一盜墓高手,30年盜了5億元的文物,被抓後稱專家都不如他
    我國第一盜墓高手,30年盜了5億元的文物,被抓後稱專家都不如他文/小先生2015年5月,公安部宣告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盜墓案終於告破,總共抓獲犯罪嫌疑人超過200名,涉案文物更是高達兩千多件。而根據專家估算,這些文物的總價值超過5億元,可見這批文物價值之高。
  • 當代摸金校尉,三十年盜墓,家中國寶無數,最大夢想是盜秦始皇陵
    最近幾年影視劇中出現了很多盜墓題材,比如《盜墓筆記》《老九門》《九層妖塔》《尋龍訣》等等,因為《尋龍訣》是陳坤、黃渤、舒淇、楊穎主演的,所以我還專門跑去影院看了幾遍,確實不錯!尤其是一句口訣讓人記憶深刻:「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重險,不出陰陽八卦形」。但是這個都是為了電影好看,其實也沒啥用。
  • 盜墓挖出失傳古籍,記載周天子拜見王母娘娘,考古家:確有此事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5000多年歷史發展的文明古國,在這漫長的5000多年的時光中衍生出了很多的國家,這些國家的人們依靠自已的智慧創造出了自已的文明和文物,隨著歷史的發展很多重要的文物早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但也有一些文物隨著盜墓賊的挖掘重新回到世人們的眼前,不僅如此還為我們揭曉了一個個不一樣的故事
  • 真正盜墓高手,考古學家都自嘆不如,他們定眼一看就知哪裡有大墓
    現代的盜墓團夥一般都是三四個人,人數不會過多,各有分工。盜墓不僅講究技術,還要有配套的工具。 現代的盜墓賊把工具也改進了,原來的洛陽鏟已經太落後了。 在洛陽鏟的基礎上又改造出重鏟和泥鏟,洛陽鏟後面接的木桿太長,不方便攜帶,改成了螺紋鋼管,一層套一層,能隨意拉長,很是方便。
  • 《盜墓筆記》中的歷史故事——西王母與周穆王
    《盜墓筆記》相信大家應該都看過,為非常火的一部盜墓探險懸疑類小說,其中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不乏很多驚險的奇遇,吸引了很多讀者,深受大家喜愛,也被翻拍成了很多電視劇和電影,盜墓筆記的源頭就是根據周穆王與西王母的歷史故事敘述,下面我們詳細探討一下。
  • 盜墓賊為啥大多壽命不長?其實「損陰德」並非傳說,而有科學根據
    然而許多朋友並不知道,這座古墓其實是被一群盜墓賊率先發現的,而且盜墓賊所挖的盜洞也是達到了驚人的15米,距離主墓室僅差1釐米。好在這最後一鏟子沒有挖下去,不然當年「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名單上,就不會有這個墓葬的名字了。
  • 大墓被盜9次,盜墓賊一無所獲,專家看後卻笑了:把棺木抬起來
    越是尊貴的人,他們的陪葬品就越奢華,裡面的寶物可謂多的數不勝數,再加上那些長埋於地下的寶貝,經過幾百年,甚至是幾千年後,價值不知道翻了多少倍,由此引發了一部分人,為了自身利益,成為了萬人唾棄的盜墓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