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千裡遞信,「黑科技」飛鴿傳書,真的能做到萬無一失嗎?

2020-08-10 文意趣史

古人千裡遞信,「黑科技」飛鴿傳書,真的能做到萬無一失嗎?

喜歡古裝電視劇的朋友們一定見過這樣的情節:烽火連天的戰場上海東青盤旋著帶走戰事的加急密報;花團錦簇的大宅後院裡,小姐的閨閣軒臺上又停了一隻腳捆細娟的白鴿;在外漂泊的遊子期許著來自家鄉的排排大雁。

在沒有手機沒有電子郵件的年代,「飛鴿傳書」仿佛成了古人通訊的必備神器。將寫好的信件捆綁在鴿子、大雁等鳥類身上,再將其放飛,它們每次都能將信件準確地傳遞給對方,再將對方的回信帶到原處。作為一名現代人,每思及此,都會感嘆真真再神奇不過。

那麼,古時的「飛鴿傳書」真的如電視劇裡一般靠譜嗎?

確實,世界各地都有用鳥類來傳遞書信的例子。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人民就用鴿子來傳遞書信。我國從隋唐時期開始,南方廣州地區就陸陸續續開始利用飛鴿傳遞消息。

「飛鴿傳書」利用了鴿子等鳥類的「歸巢性」來實現人們傳遞書信的要求。鳥類,尤其是鴿子,對地球的磁場有著很強的敏感度,識別方向的能力異常出眾。

鴿子極易馴服,飛行起來的速度比馬還要快,這些優點都讓鴿子成為古人青睞的「信使」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鴿子的歸巢性是單向的。也就是說,每當你放出一隻信鴿,他只能依照「歸巢」的本能替你傳出信件,並不能將他人的信件帶回到你的手中。並且,由於鴿子歸巢時間的不確定,飛鴿傳書似乎並不適用於加急的密報傳遞。

但古人的智慧卻是無窮的,他們專門訓練出了僅在兩地之間來回傳信、時間固定的鴿子。

古人們將鴿子帶到一處驛站照料它的吃食,夜晚再將它們帶至另一處驛站睡覺。如此反覆,鴿子在長時間的訓練後,便習慣了在A驛站度過白天,返回B驛站睡覺的習慣。這樣古人就使鴿子擁有了在固定時間飛行到固定地點的能力,達到了來回傳遞信件的目的。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古時的黑科技「飛鴿傳書」,還是很靠譜的。

歷史上的名人也寫了不少詩句來描寫「飛鴿傳書」。李清照嘆:「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樓」;歐陽修寫:「夜聞歸雁生相思,病人新年感物華」。

飛鴿傳書不僅僅是生活中實用的科技,更成為了牽引出遊子羈旅漂泊的傷感與懷鄉思親的意象。

從前馬車很慢,書信很遠,兩顆心在為拉近距離而努力。如今,飛速的交通、發達的科技為我們的交流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方式,我們不再像古人一樣為了交流而愁苦,我們表達的機會越來越多,交流的信息越來越廣,但我們的距離似乎越來越遠。

愛要在變成遺憾前說出口。現在就切換軟體,給想念的人發一封「飛鴿」傳書吧。

相關焦點

  • 前有飛鴿傳書,但你看過狗狗千裡送信嗎?奇怪的知識又增長了
    我們所知道的前有飛鴿傳書,而陸機的狗則是千裡送信了。陸機在老東家東吳滅亡後,來到洛陽投奔新東家西晉。當時,這陸機是出了名的愛狗,養了一條狗名叫黃耳,至於是不是真的狗狗是黃耳朵就不得而知了。在洛陽當官時間久了,陸機有點想家。有一天,陸機就跟身邊的黃耳嘮上了:大兄弟,我太想家了,想寫信了,但是放眼望去幾十公裡內都沒有一個郵箱……我寫一封你能幫我送回去嗎?
  • 古人寄信真的只能依靠飛鴿和鴻雁嗎?
    古人寄信真的只能依靠飛鴿和鴻雁嗎?隨著時代進步以及人們的行為方式與思想意識轉變。很多曾經比較有歷史韻味的東西,已經逐漸被人們淡忘於歲月的長河之中。「書信」作為古人傳遞消息,以及互訴衷腸的媒介和載體。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就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並徹底消失。筆者認為時代進步固然是一件,非常值得彈冠相慶的事情。
  • 江湖秋水多,古代人的飛鴿傳書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它們真的可以傳送信件而不丟件嗎,信鴿真的能發揮出像電視劇中飾演的那麼大的功效嗎?「飛鴿傳書」的記載,在唐朝人們不僅喜歡用飛鴿傳書,也喜愛畫鴿子,所以經常可以在唐朝的畫作上看見鴿子的身影。 飛鴿傳書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 劍網3指尖江湖七秀回信攻略大全:七秀飛鴿傳書答案任務全匯總[多圖]
    劍網3指尖江湖七秀門派弟子飛鴿傳書選的是什麼?不同的遊戲角色擁有不一樣的羈絆任務玩法,在飛鴿傳書任務中正確的答案應該如何選擇?下面我們來分享七秀門派弟子回信的具體攻略,所有角色的任務攻略都在下方,大家可以自信查看。 劍網3指尖江湖七秀飛鴿傳書回信攻略 七秀門派 小七:
  • 看看古代都有哪些黑科技,這些古人的智慧結晶,今人也未必能做到
    引言:雖然古代社會經濟、政治、科學等許多方面與現代社會相比要落後許多,但是古人也有讓令人驚嘆的發明,例如長信宮燈、地動儀等等。來看看古代都有哪些黑科技,這些古人的智慧結晶今人也未必能實現。除了四大文明之外,中國古代還存在許多黑科技,今天就讓我們來細數有哪些黑科技。第一種黑科技說出來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因為這種技術是到了近現代才逐漸得以應用的,它就是開顱手術。然而世界上許多地方的考古發現似乎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方向,開顱技術實際上在古代就存在了,而且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
  • 南京破獲一起飛鴿傳書送獎詐騙案:鴿腿綁28萬元「兌獎券」
    南京破獲一起飛鴿傳書送獎詐騙案:鴿腿綁28萬元「兌獎券」 任國勇、棲公宣/揚子晚報 2017-08-03 10:20
  • 古詩詞中常有鴻雁傳書的典故,鴻雁真能傳書嗎?
    問題:古有鴻雁傳書的典故,鴻雁真能為詩人傳達思鄉之情嗎?前言在古詩詞中常常見到鴻雁傳書的典故,估計大家隨口就能說出幾個: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困依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秦觀)大雁真得能和信鴿一樣,替人傳信嗎?
  • 「青鳥傳書」與「鴻雁傳書」
    古人意念上的 「鳥兒傳書」「通訊方式」,早已成為古董,不復再現,大雁就是從我們頭頂飛過,也找不到古人的詩情畫意了。雁還是那群雁,人木訥了。如今手機什麼都可以搞定,打開視頻千萬裡距離如在面前,古人的情懷只能在我們的想像之中。
  • 先正雜談:電影裡的飛鴿傳書,和扔鞋辨方向哪個更靠譜一點兒?
    小的時候,每每在影視劇裡看到一個女子素手輕抬,放飛鴿子傳送書信,先正都很是羨慕,總想著自己也能擁有一隻這樣神奇的鴿子。然而長大之後想到類似情節,我卻覺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莫大侮辱。草原、密林、雪山甚至是戈壁灘,怎麼會到處都有它們的影子,上天入地無所不至?那只是信鴿,又不是外賣小哥。
  • 聽說過鴻雁傳書,你聽過黃狗千裡送信嗎?而且義比忠犬八公!
    可是他又懶得找人,就對隨他們兄弟而來的黃狗耳語:「我和家裡很久沒聯繫了,你能把信給我帶回家嗎?」黃狗通靈,俯身搖尾叫了兩聲。陸機大喜,找來書筐系在黃狗脖子下,目送黃狗南去。 幾日後,黃狗回來,竟然帶來老家的回信,陸機陸雲兄弟二人自此用黃狗來回老家送信,十分便捷,這就是【黃耳送信】的故事。誰道鴻雁能寄信?誰又說魚書可由達?
  • 為什麼鴿子能在上千裡外準確飛回家?它到底有什麼「超能力」
    經過訓練的信鴿,可以在上千裡外的地方準確傳遞消息,當年鄭和下西洋的時候,甚至還通過飛鴿傳書和朝廷取得過聯繫。鴿子到底有什麼超能力,可以在這麼遠的距離外找到回家的路呢?但事實真的這麼簡單嗎? 對地球磁場的辨別,其實很多種動物都有這種能力。但是地磁場是一種準確度很低的導航,因為它時刻處於變化當中,但信鴿似乎並未受到這種變化的影響,還能準確找到回家的路。其實我們可以發現,這跟對信鴿的嚴格挑選和訓練有很大的關係。
  • 法國小兩口散步撿到金屬殼,110年前德軍飛鴿信重見天日
    在現代通信手段發明之前,飛鴿傳書一直是人們常用的通信方法。這群忠心耿耿的小動物在戰時起了很大的作用。 據《每日郵報》11月10日報導,今年9月,一對法國夫婦在法國英格斯海姆徒步旅行時,意外發現了一條信鴿留下的110年前的信息。信息記載了1910年一戰期間,一名德國士兵留下的關於戰爭的信息。
  • 鴻雁傳書: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鴻雁傳書是一個漢語成語,因為鴻雁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之情和羈旅之感。鴻雁作為書信的代稱,起源於漢代,當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單于扣押流放到北海去放羊。10年後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于仍不讓蘇武回漢。
  • 黑科技:能減肥的Thin Ice鞋墊真的靠譜嗎?
    黑科技:能減肥的Thin Ice鞋墊真的靠譜嗎?菲爾普斯每天會吃6倍於一般人的食物,同時能消化它們。不過,只有大約一半的卡路裡攝入量是由他的鍛鍊和基礎代謝消耗掉的。菲爾普斯在遊泳池中訓練,每天4個小時的時間都是在遊泳池中訓練。水的導熱性比空氣高14倍,這意味著在水中,菲爾普斯的身體的熱量耗散比陸地上快得多,身體不得不產生熱量,使他保持體溫。這和Thine Ice的原理是一樣的,「不過Thin Ice沒有溼透。」
  • AI黑科技真的能去馬賽克嗎
    影片裡看到馬賽克,你會索然無味;文檔裡看到馬賽克,你會興致掃地……無數朋友都在尋找一個問題的答案——馬賽克真的是不可消除的嗎?有碼能不能用什麼黑科技,一鍵變成無碼?從原理上來說,馬賽克屬於永久性的信息丟失。馬賽克的原理很簡單,把大量的小像素點合併到一個大的像素點,並取平均色,就製造成了馬賽克。馬賽克顯然屬於不可逆運算,你無法從一個平均數,推斷出它是由哪幾個數平均而來的。
  • 動輒八九尺,史書描述的「高個子」古人真的有那麼高嗎?
    古人和我們今天的差別還是蠻大的,我們經常能在古籍中看到古人對於自己的身高的描寫,拿《戰國策》中的鄒忌諷齊王納諫來舉例子,文章中記載:「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大家看看,八尺了,這麼長的身高,這簡直是巨無霸了,由此看來姚明(2.2米)都沒有鄒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