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秀山龍鳳花燭

2021-01-19 上遊新聞

秀山龍鳳花燭通常由龍、鳳和花卉等圖案組成,常用於婚禮,代表著龍鳳呈祥、花好月圓的美好祝願,是秀山民間手工技藝的重要代表,也是當地傳統文化的活標本。2007年,秀山龍鳳花燭被重慶市列入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9年,秀山龍鳳花燭入選重慶市第一批市級傳統工藝振興目錄。(方倩/攝)

陳建友是秀山龍鳳花燭的第三代傳承人,從事龍鳳花燭製作已有36個年頭,經他手工打造的花燭上,龍頭、龍尾、龍脊、鳳頭、鳳尾等惟妙惟俏、栩栩如生。(唐磊/攝)

因為龍鳳花燭由純蠟製作而成,製作時需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掌握好蠟的熔點以及造型凝固時間。(唐磊/攝)

不用鐵絲支撐,不需紙片替代,從燭身到盤旋而上的龍鳳,再到點綴其中的花紋,都只用蠟材完成,經陳建友創新後的龍鳳花燭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唐磊/攝)

成品龍鳳花燭。(唐磊/攝)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秀山非遺龍鳳花燭 下月將漂洋過海亮相法國
    78斤重的龍鳳花燭。姚華順 攝  中新網重慶新聞9月18日電(通訊員 姚華順)在古代,只有點過龍鳳花燭,才算正式夫妻,這也是洞房花燭的來源。在第七屆重慶(國際)文化產業博會上,秀山花燭非遺傳承人陳建友帶著自己的花燭到秀山展廳參展,最重的一對達78斤。
  • 重慶秀山非遺「龍鳳花燭」走出國門
    「邊城」秀山歷來是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地區,除了精美絕倫的苗繡工藝,龍鳳花燭也是秀山民間的一大特色工藝,早在2007年就被重慶市列為第一批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3月28日下午,在重慶巾幗園一樓大廳,市婦聯以「秀山秀娘繡風採 鄉村鄉風香邊城」為主題,舉辦的全市「指尖話語」秀山專場手工作品展現場,展出了秀山的苗繡、竹編、土布、茶藝、等特色手工藝品。家住秀山梅江鎮陳建友師傅也帶來傳承32年的「龍鳳花燭」手藝,贏得了不少市民拍手叫好。
  • 秀山龍鳳花燭傳承人陳建友:以創新發揚傳統
    在古代,也有「點過龍鳳花燭,才算正式夫妻」的說法。秀山製作龍鳳花燭的歷史由來已久,並在時間的長河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何讓傳統的花燭讓更多的人接受和喜愛,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非遺文化項目龍鳳花燭傳承人陳建友以創新發揚傳統,向更多人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魅力。
  • 重慶秀山78斤龍鳳花燭 下月要亮相法國羅浮宮
    在古代,只有點過龍鳳花燭,才算正式夫妻,所以,人們把拜過堂、成過親,明媒正娶的夫妻稱為「花燭夫妻」,這也是洞房花燭的來源。在此次文博會上,來自重慶秀山的陳建友帶著自己做的花燭來參展,最重的一對多達78斤。
  • 秀山有個中國微電影城 今年出了個重慶年度紅人
    ,其中,秀山「龍鳳花燭」傳承人陳建友上榜,成為全民推選的格式重慶人。     在刻苦鑽研和提升龍鳳花燭製作工藝水平的同時,陳建友也通過「『非遺』進校園」等行動,踐行『』非遺』傳承從娃娃抓起」的戰略,並以各種渠道和平臺宣傳展示「非遺」文化,不僅讓秀山的「非遺」文化走向了全國,還走出了國門。
  • 秀山開展文化遺產宣傳月活動
    秀山網訊 6月13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縣文旅委聯合縣融媒體中心、縣圖書館、縣文化館等單位,在花燈廣場開展文化遺產宣傳月活動。
  • 秀山微電影城迎來了重慶麻辣明星周二毛
    當重慶麻辣明星與秀山文化人士對話,會產生怎樣的妙趣呢? 近日,重慶電視臺攝製組來秀山拍攝文化旅遊宣傳片,重慶本土麻辣明星周二毛擔任採訪主持。
  • 秀山清溪這個地方,即使你已經聽說過10000次,今年3月17號,你也要再來一次!
    她是重慶市經濟百強鎮和中心鎮,是「花燈藝術之鄉」、「辰河戲之鄉」,是秀山重要的優質糧油生她產基地。   2013年,她成功入選農業部首批10個「中國美麗田園」油菜花景觀。   2014年,再次入選中國美麗田園、十大油菜花景觀。   她就是:秀山清溪龍鳳花海
  • 秀山3萬畝花海下周末迎客 3萬米花海步道任君漫步
    鳳凰網重慶消息 重慶市秀山縣今年的龍鳳花海文化旅遊節將在3月17日開幕,本次秀山龍鳳花海歷時15天,是該縣的第五屆龍鳳花海文化旅遊節。秀山龍鳳花海曾入選農業部首批10個「中國美麗田園」油菜花景觀、中國美麗田園十大油菜花景觀,是武陵山區最大規模的油菜花基地。
  • 抖音上非遺傳承人的剪紙作品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她不僅是非遺項目「東方盤紙」的唯一傳承人,製作出的盤紙作品,還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了。  在嚴美娟的抖音帳號@東方盤紙(尋古)中,記錄著她製作出一件件東方盤紙藝術品的過程。東方盤紙是用傳統技藝「盤扣」的手法,將一根根紙條經過幾十道工序,細緻地卷、粘、捏、壓、折、搓......組合完成一幅幅精美的工藝品。視頻裡58歲的嚴阿姨戴著眼鏡,用細細的針仔細將一張張紙條捲成需要的形狀。
  • 物言非遺|一曲《黃楊扁擔》曾唱遍大江南北——秀山民歌
    秀山民歌·印象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位於四川盆地東南外緣的渝、湘、黔、鄂四省(市)結合部,這裡「處蜀僻遠」,自古以來一直是「百裡阻荒」之地,秀山民歌便在這一地區長期流傳,其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巴渝歌舞,歷史十分悠久。
  • 秀山「金山銀山」文化旅遊節即將開幕,10餘項活動等你來耍
    6月26日,重慶秀山首屆「金山銀山」文化旅遊節將在川河蓋景區舉行。本屆文化旅遊節由重慶市文旅委、重慶市體育局、秀山自治縣人民政府指導,秀山自治縣文旅委主辦,活動期間將開展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文藝活動,包含休閒秀山、康養秀山、和美秀山、生態秀山、多彩秀山、活力秀山等6個篇章共10餘項活動。
  • 香港非遺辦事處館長伍志和:非遺文化源於生活 饋於生活
    「我們選擇三棟屋作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是因為這裡匯聚了香港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精髓,是一個理想的非遺教育推廣基地。」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館長伍志和說。 「三棟屋作為一個非遺項目,保留著客家的傳統文化。在這個空間裡,我們可以了解到當時舉行春秋二祭,正月十五點燈,結婚儀式的情景。」伍志和指出「非遺是生活上的一種文化傳承。」
  • 來自天津的非遺文化
    來自天津的非遺文化 非遺的全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其特點是活態流變。
  • 在「家門口」感受非遺文化
    此次活動將持續至2月,其中,作為活動內容之一,「長安非遺市集」將相繼展出皮影雕刻技藝、糖人技藝、關中麵塑技藝、秦腔臉譜技藝;對聯技藝、剪紙技藝;糖畫、關中花饃、傳統燈籠、陶壎製作、古琴等技藝以及戲曲帽盔製作等多種絕活技藝與非遺成果。  展覽匯聚了長安時尚、長安美食、長安文創、長安非遺四大市集,集集有看點,點點皆不同,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感受非遺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
  • 鹿西鄉開展「非遺開童心 經典代代傳」非遺文化進民宿活動
    鹿西鄉開展「非遺開童心 經典代代傳」非遺文化進民宿活動2021年01月11日 15:51:23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1月9日,鹿西鄉開展以「非遺開童心經典代代傳」為主題的非遺文化進民宿活動。 作品展示  洞頭網訊(通訊員 陳蓓蓓)1月9日,鹿西鄉開展以「非遺開童心經典代代傳」為主題的非遺文化進民宿活動。
  • 多彩非遺,「古老而年輕」的文化記憶
    在文化遺產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即「非遺」)是重要組成部分。如今,中國已有40個項目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總數位居世界第一。這些豐富多彩的非遺涵蓋了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等項目。
  • 非遺文化龍舞-城步吊龍
    中國城步龍舞有好幾個種類,城步吊龍是龍舞種類之一,並且城步吊龍成為湖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城步吊龍已是我們最值得驕傲的民族特色文化。這個城步吊龍也是有歷史的,吊龍歷史:傳唐朝初年,有年天大旱,玉帝下旨,命龍王降雨。東海老龍耳背,聽錯玉旨,結果田間缺水枯死城內暴雨成災,而觸犯天條。
  • 深圳非遺生活館:把傳統文化變得時尚和現代
    這家參展本屆文博會的深圳非遺生活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在線下運營的非遺生活館展品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非遺生活館」位於深圳市福田保稅區市花路的長富金茂大廈(CFC)30層,擁有1000多平方米開放式大空間,是非遺生活第一家線下實體體驗展廳。
  • 陝西渭南:非遺文化進校園
    在今天的活動中,請到的家長是張峻愷小朋友的媽媽——賈佳,她是陝西省非遺宣傳大使。非常榮幸峻愷媽媽帶來了她的非遺團隊:華山戲法市級傳承人——雷鳴老師以及渭南市非遺剪紙傳承人——曹靜老師。曹靜老師帶來了美麗的剪紙作品,可愛的小老鼠、寓意平安的蘋果……蘋果怎麼剪出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