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為何被罰?專家:應報未報

2021-01-09 網易

2020-12-15 11:05:03 來源: 看看新聞Knews

舉報

  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通報稱,根據《反壟斷法》的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並且於14日依據相關的規定作出了處罰的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了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

  在騰訊下屬企業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股權案中,2018年8月騰訊控股子公司閱文與新麗傳媒等籤署協議,收購新麗傳媒百分之百股權,並於當年10月完成交割。

  閱文主要從事閱讀服務、版權商業化、作家培養及經紀等業務,新麗傳媒主要從事電視劇製作、電影製作、網絡劇製作、全球節目發行、娛樂營銷和藝人經紀等業務,收購後閱文取得對新麗傳媒的控制權。不過在收購前,他們並未依法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那麼這起案件中它到底是違反了反壟斷法中的哪一條?

  上海律協競爭與反壟斷業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徐明妍表示,在本案中閱文被處罰,是因為它有一個交易已經達到了《反壟斷法》申報的門檻,但是它沒有去申報,它之所以被罰,是因為應報未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未獲承諾業績又被行政處罰 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走對了嗎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由於此前收購新麗傳媒時未進行依法申報,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對閱文集團的處罰結果,並罰款50萬元。回顧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的這兩年可以發現,不僅新麗傳媒未能實現業績承諾,甚至令閱文集團出現了虧損,此次該起收購還令閱文集團受到了行政處罰,種種風波之下不免令人疑惑,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這步棋究竟走對了嗎?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方面透露,2018年8月,閱文集團與新麗傳媒等籤署協議,收購新麗傳媒100%股權,並於當年10月完成交割。
  • 收購新麗傳媒未依法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 閱文集團被處罰50萬元
    原標題:收購新麗傳媒未依法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 閱文集團被處罰50萬元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12月14日,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消息,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屬於《反壟斷法》第二十條規定的經營者集中,但在集中實施前,未依法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因此閱文集團被處罰50萬元。
  • ...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股權、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股權等三起未...
    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
  • 閱文集團上市首虧:收購新麗傳媒成拖累 下一個《慶餘年》在哪
    此外,閱文集團表示,與新麗傳媒的整合未取得全面成功且進度不及預期,預計2020年度新麗傳媒表現將低於預期。此前,新麗傳媒已連續兩年未能完成業績承諾。商譽減值40億元,賣身三年成「包袱」從歷年業績上看,此次為閱文集團上市以來首次虧損。
  • ...騰訊控股企業閱文收購新麗傳媒、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三起未...
    今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泰商業)股權、閱文集團(以下簡稱閱文)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麗傳媒)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集中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主要負責人就此接受了記者採訪。
  • 閱文靠慶餘年破局 對賭業績不達標的新麗傳媒是劫是緣
    市場最為關心的是閱文集團在線業務是否有起色,版權運營業務中,閱文集團收購的新麗傳媒業績表現如何?南財AI新聞實驗室為大家詳細拆解。如閱文集團在財報中所提到:「新麗傳媒正是我們一直尋求的放大IP價值鏈中缺失的關鍵一環」,收購新麗傳媒是閱文集團的「IP全產業鏈變現」故事的起點。新麗傳媒對賭業績不達標除了資產來自股東這一層信任關係和急於把「IP全產業鏈變現」這個故事說圓的需求外,新麗傳媒的確是很有吸引力的標的。
  • 阿里巴巴投資、閱文集團、豐巢網絡被處罰
    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
  • 反壟斷罰單衝擊波:阿里巴巴、騰訊、閱文午後一度跌逾2%
    反壟斷罰單衝擊波:阿里巴巴、騰訊、閱文午後一度跌逾2% 澎湃新聞 2020-12-14 13:29 來源:澎湃新聞
  • 閱文:網文豪門愛與痛
    單看成績似乎不錯,但對比前幾年的財務數據,增速明顯放緩,再加之今年文化產業大環境的「多事春夏」, 至13日港股收盤時,閱文集團股價暴跌17.81%,報24港元每股,創下一年來盤中最大跌幅。  作為集騰訊諸多寵愛於一身的「親兒子」,閱文經歷過意氣風發的少年時代,正在經受外部環境的重重考驗。
  • 閱文集團登上熱搜!新合同被指霸王條款 最新回應
    來源:e公司官微作者: 證券時報 張騫爻 近日,剛剛經歷了高管大換血的閱文集團又被曝出要求作者籤「奴隸合同「,引起了廣大網友的不滿。5月3日閱文集團發布回應,對近期關於閱文集團與作者的「新合同」進行說明。
  • 從「閱文集團」的霸道合同看今日騰訊帝國的版圖
    閱文集團改合同事件近幾日,「閱文集團」給網文作者的新合同一事可是說在網文圈裡引起軒然大波,原「起點五帝」從閱文集團的離開,可以視為資本的又一次勝利。起點五帝上一次離開起點就是因為和盛大的理念紛爭,出走之後,成立了「創世中文網」。
  • 騰訊影業、新麗和閱文聯合發布56個項目《慶餘年》第二季將上線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0月19日晚間消息,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今天聯合在上海的2020年度發布會上發布了《1921》、《人世間》、《慶餘年》第二季、《贅婿》、《流金歲月》、《一人之下》等56個影視項目。
  • 閱文退出咔咖文化,音熊聯萌負債585萬元,申請破產重組|雷報
    同樣曾獲閱文集團投資的另一家以動漫遊戲配音和聲優演藝為主營業務的文化傳媒公司上海音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音熊聯萌)則在11月25日申請破產重組,負債合計則高達585.26萬元。2018年8月,咔咖文化獲得閱文集團5000萬元的A輪戰略投資。同年6月,在閱文集團的IP生態大會上公布了由閱文集團、企鵝影視聯合出品的全新動畫《崩壞星河》由咔咖文化製作的消息。該作品改編自知名網文作家國王陛下的同名網絡小說,國王陛下的代表作為《從前有座靈劍山》。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開罰單:涉及阿里投資、閱文集團和豐巢網絡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開罰單:涉及阿里投資、閱文集團和豐巢網絡 時間:2020-12-14 12:30:12  來源:國家市場監管總局
  • 「騰訊系」閱文集團2018年營收破50億元大關 盤中一度漲超11%
    「騰訊系」閱文集團2018年營收破50億元大關 盤中一度漲超11% 3月19日早盤,閱文集團股價盤中一度大漲11%,截至發稿,漲逾10%,報39.10港元。
  • 白貓變身浙報傳媒
    暫停上市一年多後,*ST白貓將以「浙報傳媒」的面貌回歸資本市場。公司今日公告,公司股票將於9月29日起恢復上市。因連續三年虧損,*ST白貓於2010年5月25日起被暫停上市。2010年末,*ST白貓獲得徐匯區國資委1800萬扶持資金,從而當年扭虧為盈,但並沒有持續經營能力;因此,重組成敗關係到公司命運。
  • 閱文的動畫方法論:從《神藏》跨界文物保護開始談起
    站在新文創的時代大潮前,閱文集團向前邁了一步。近日,在南京(國際)動漫創投大會上,閱文集團正式宣告《神藏》動畫項目啟動,動畫將採用3D形式,由蘇州舞之動畫操刀製作,並邀請蘇州博物館館長陳瑞近先生擔當項目顧問。《神藏》動畫將與蘇州博物館展開一系列合作,讓文物以更生動的方式走近觀眾。這也是國內商業動畫和文物科普的首次碰撞。
  • 浙報傳媒將借殼上市 *ST白貓要重組大變身
    12月14日,*ST白貓發布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此次重組方案為白貓股份以其全部資產及負債(除應付股利及對應的貨幣資金)與浙報傳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報傳媒)擁有的報刊傳媒類經營性資產(共計16 家子公司的股權)進行置換;置出資產由浙報傳媒指定其全資子公司美加淨日化接收;資產置換過程中形成的置換差額由白貓股份向浙報傳媒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