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12日電 (趙佳然)近日,閱文集團公布了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報告期內,閱文集團實現總收入32.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7%;毛利潤為17.3億元,同比增長6.8%。子公司新麗傳媒2020上半年收入及經營業績未達預期,受此影響,疊加其錄得商譽及商標權減值撥備44.1億元。報告期內閱文集團淨虧損33.1億元,淨利潤同比下降941.9%。
此外,閱文集團表示,與新麗傳媒的整合未取得全面成功且進度不及預期,預計2020年度新麗傳媒表現將低於預期。此前,新麗傳媒已連續兩年未能完成業績承諾。
商譽減值40億元,賣身三年成「包袱」
從歷年業績上看,此次為閱文集團上市以來首次虧損。
對此,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執行長程武表示:「2020年上半年對閱文而言充滿了挑戰,令人失望的業績表現也讓我們意識到公司底層商業模式抗風險能力的缺失和沉積數年的結構性問題。我們將積極面對這些問題,並已在影響核心業務的一些緊急事態上做出了快速回應。」
2020年上半年,閱文集團子公司新麗傳媒收入1.3億元,淨虧損9710萬元。此外,在閱文集團總營收分類中,版權運營業務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2.15億元下滑四成至7.19億元,佔總營收比例也從40.9%降至22.1%,主要因2020年上半年新麗傳媒收入減少所致。
新麗傳媒上半年的收入減少部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稱,由於上半年疫情等原因,影視製作期和上映時間均待定,而新麗傳媒的影視項目整體周期變長,不確定性也隨之增加。
同時,閱文集團有關收購新麗傳媒的商譽及商標權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帳面價值,錄得商譽及商標權減值撥備分別為40.16億元及3.9億元。
閱文集團預計,新麗傳媒在2020年度的表現將會低於預期。
IP改編受阻,9億元對賭難實現
此次半年報披露後,新麗傳媒被收購後第三年能否實現對賭,也引發業內關注。2018年10月,閱文集團以155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曾三次衝擊A股失敗的新麗傳媒,後者主要從事電視劇、網絡劇及電影的製作發行。
近年來,新麗傳媒出品或參與的影視作品包括《芝麻胡同》《來電狂響》《精英律師》等。2019年,由小說改編的古裝劇《慶餘年》第一季在網絡平臺播出,豆瓣評分達8分,引發現象級熱度,並在2020年獲得白玉蘭最佳編劇獎和最佳男配角獎,被閱文傳媒視為頭部IP改編影視劇的優秀案例。
然而,新麗傳媒近兩年交出的答卷卻未符合預期。在被閱文集團收購時,新麗傳媒曾籤下對賭協議,承諾2018年至2020年淨利潤分別不低於5億元、7億元及9億元。如果新麗傳媒無法完成年度淨利潤指標,閱文集團則會扣減應支付給新麗的分期金額。
閱文集團往年財報顯示,新麗傳媒2018年淨利潤為3.24億元,2019年為5.49億元,與承諾業績有一定差距。從今年上半年的虧損情況來看,2020年度新麗傳媒距離9億元淨利潤相差甚遠。
閱文集團方面在半年報中坦承,在IP業務方面「與新麗傳媒的整合未能充分產生協同效應」。收購新麗傳媒後,閱文集團嘗試將頭部IP系統化地改編為電視劇和電影,但與新麗傳媒的整合遠未取得全面成功且進度不及預期。
集團方面稱,自己缺乏一個既熟悉網絡文學業務、也熟悉影視製作的團隊來推動整個過程。「我們缺乏一種機制和自上而下的規劃來推動構建以IP為中心的內容和運營策略,從而促進橫跨各個內容形態的開發製作以最大化IP的生命周期價值。儘管我們過去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真正的問題在於如何實現規模化。」
下一個《慶餘年》在哪裡?
談及未來IP業務方面的戰略,閱文集團稱需要制定詳細流程,將有價值的IP體系化地改編為漫畫、動畫、電視劇、電影和遊戲等娛樂內容,並對整個IP產品組合應用統一的方法論,以最大化組合收益。
新麗傳媒官網顯示,目前有數部影視作品正在製作中,其中包括與唐家三少所創作玄幻小說同名的《鬥羅大陸》,以及由王大陸、肖戰等出演劇目《狼殿下》、陳正道導演電影《秘密訪客》等。
新麗傳媒參與的部分影視作品 截圖來源:新麗傳媒官網
對於新麗傳媒及閱文集團的未來表現,西南證券研報稱,在內容上遊,閱文擁有龐大的IP積累;在下遊,騰訊影業已經建立起發行和宣傳渠道;再加上依託於騰訊強大的社交和內容平臺資源,未來還可以搭建起強大的衍生品開發能力,最大化IP的社會價值及商業價值。
信達證券則認為,收購新麗之後,閱文集團直接參與IP改編全過程,有利於保證劇集等與作品本身的貼合程度。一方面,公司獲得除IP之外超額收入,另一方面公司可通過自主IP運營,擴展IP影響力,同時閱文集團的內容庫可持續提供高影響力IP改編作品,培養新的業務增長點。(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