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再來,半露天的菜場能頂住嗎

2021-01-09 蘇州新聞網

改造後,小菜場成了「半露天」。見習記者 姜昊涵 攝

菜場改造拆除了原先的頂棚,商戶和顧客挺擔心 

本報見習記者 姜昊涵

位於姑蘇區創業街的新莊農貿市場近期完成了改造,這個已建造近30年的農貿市場煥然一新,成了環境整潔優美的「網紅」市集。然而,不少老顧客發現,居民們常說的東側「小菜場」改造後拆除了原先的頂棚,成了一個「半露天」市場。在前一輪寒潮中,市場內有水管破裂。新一輪寒潮來臨,這個市場能經受住考驗嗎?

市場改造後成了「半露天」,不少蔬菜水果攤販很犯愁

新莊農貿市場是一個有著近30年歷史的老市場,輻射小區多,商品種類豐富,是附近市民買菜的首選之地。據新莊新村的老居民回憶,農貿市場東側原先是菜農自產自銷的聚集點,後來逐漸形成規模後建起了頂棚,與旁邊的大農貿市場一起管理,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小菜場」。「改造完了的新莊菜場的確乾淨美觀了不少,但是『小菜場』現在怎麼變成露天的了?」這是去年12月28日新莊市集試營業後不少老居民提出的疑問。

記者昨天來到新莊市集,發現如今「小菜場」區域經改造之後,市場使用了古色古香的蘇式屋簷結構,外圈主要為水產和冷凍食品商販,經營蔬菜、水果的商戶位於市場中間,原先的頂棚已經沒有了,外圈水產攤和中間的蔬菜區之間處於露天狀態。而西側「大菜場」位於室內,還配有中央空調,相比之下,「小菜場」內顯得格外寒冷,不少商家和市民裹緊了衣服。記者在現場通過紅外測溫儀對比發現,半露天的「小菜場」區域內的溫度比室內菜場低4℃左右。

「現在『小菜場』沒了頂棚,肯定比以前冷多了,寒潮來了我們怕蔬菜水果都凍壞了。」一位經營水果的店主對記者說,去年12月28日開業後已經經歷了一次強降溫,那兩天幾個蔬菜水果攤都出現了農產品被凍壞的現象。「損失了不少,我們現在也很發愁,只能試著用棉被去蓋,看看能不能扛過去。」一位經歷過蔬菜被凍壞的商家說。

老顧客們認為美觀還應兼顧實用

王阿姨是新莊農貿市場的老顧客了,這裡不少商家她很熟悉,也逐漸有了感情。看到如今「小菜場」少了頂棚,她開始發愁。「這裡的大小菜場我都逛的,『小菜場』裡有幾個老闆都是熟人了,現在沒了頂棚,要是颳風下雨難道還得撐個傘來買菜嗎?還有,攤販們怎麼吃得消?」王阿姨認為,「半露天」的結構不僅影響購物環境,還會影響到這裡的生意。

「外圍的水產商家屋簷比較長,看上去影響不大,但是中間的蔬菜水果很容易受到惡劣天氣影響,還有賣乾貨的,一下雨乾貨不就潮掉了嗎?」正在買菜的任阿姨也很擔心,她難以理解為什麼要將原來的頂棚拆除,她覺得即便不配備空調,也應該和隔壁的大菜場一樣,至少做成室內的形式。「現在的確是美觀了不少,但是如果菜市場是露天的話,不是一種『倒退』嗎?能不能再把頂棚建起來?」

管理方:頂棚拆除是出於安全考慮

原先的頂棚為何在改造中拆除了?虎丘街道工作人員江先生稱,此前鋼瓦結構的頂棚已經不符合目前的安全標準了,無法保留下來。「這個『小菜場』的頂棚跨度很大,多年下來頂棚的承壓能力已經不夠了,有較大的安全隱患,只能重新設計,在改造中就拆除了。」江先生說。

寒潮降臨,對於這裡的商家和顧客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驗」。針對商戶和顧客的擔心和疑慮,記者聯繫到新莊農貿市場負責人錢先生。錢先生表示,上一次寒潮來臨後遇到的一些問題,如水管破裂等已經得到解決,面對這一次寒潮,已經對商家做了全面的告知和提醒。

「現在試營業期間,商家還在熟悉市場環境,對於這一波寒潮,我們還是提醒商家先採取加蓋棉被的方法來保護農產品不被凍壞。」對於商家提出的以後是否有計劃進一步改造或加蓋頂棚,錢先生表示,在現在的基礎上再建一個頂棚目前是不現實的,「在露天區域建起類似『陽光房』的走廊或許是一個方案,但是目前具體的計劃還沒有定下來。」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戰寒潮|「你知道凍透了是什麼感覺嗎」他們抗擊寒潮在一線……
    濟南公交5600餘輛公交車全部出動,本報記者寒夜探訪公交線網工——  「你知道凍透了是什麼感覺嗎」  因為工作性質特殊,儘管已經幹了31年,遇到雨雪天氣,50歲的線網班班長呂世榮還是能接到家人的囑咐電話,「晚上幹活小心點!」  因為寒潮,愛人特意讓他加了衣服。「上身是防寒內衣、兩件毛衣、工裝、軍大衣、反光背心,下身是兩層保暖,還有工裝褲子。」呂世榮笑著說,應對寒潮,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儘管這樣,巡線時凍手、凍腳、凍耳朵仍是常事兒。
  • 寒潮天菜價依舊穩定,原來是遊進了這條「鯰魚」
    隨著寒潮來臨,再加上春節將至,不少「馬大嫂」們都發覺菜價略微上漲了。小編在走訪浦東新區的一些菜場時發現,菜價之所以只是微微上揚、沒有出現離譜的上漲,主要原因是有一條「鯰魚」鑽進了菜市場的「小魚塘」,起到了平抑市場、穩定菜價的作用,到底怎麼回事?一起去看看。
  • 戰寒潮丨「你知道凍透了是什麼感覺嗎」他們抗擊寒潮在一線……
    因為工作性質特殊,儘管已經幹了31年,遇到雨雪天氣,50歲的線網班班長呂世榮還是能接到家人的囑咐電話,「晚上幹活小心點!」因為寒潮,愛人特意讓他加了衣服。「上身是防寒內衣、兩件毛衣、工裝、軍大衣、反光背心,下身是兩層保暖,還有工裝褲子。」呂世榮笑著說,應對寒潮,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儘管這樣,巡線時凍手、凍腳、凍耳朵仍是常事兒。
  • 安邁:寒潮來了,又要「行路難」嗎?
    「速凍」寒潮席捲全國多地,一夜之間,我們不得不面對「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問題。結冰的路面到底有多討厭?最好別問Maria Moiseyenko。半個多月前,在一段被監控攝像頭拍下來的視頻中,這位來自烏克蘭基輔的9歲女學童在同一個地方摔倒了40多次。對於車輛,在極端天氣和被冰雪覆蓋的道路上行駛意味著更大的危險。
  • 在慈谿,逛個菜場也能胖胖胖胖胖10斤!
    在這裡,一個個稀鬆平常的食物,都能吃出美味高級的樣子。畢竟所有美味的根源,都藏在菜場裡。 慈谿人口中的「城東菜場」,可以說是慈谿人流量超大的菜場之一了,每天都能吸引許多慈谿人蜂擁而至,整個菜場熱鬧的不行!
  • 城市漫步·社群在造|逛菜場:八零後買汰燒眼中的菜場與人情
    盧袁炯 視頻截幀時不時會有一些顧客送來自製的果醬之類的小禮物,也會跟他們分享新做的菜式,他們又會把這些竅門或有趣的做法再分享給其他客人。還有外國客人專門為他們創作了漫畫「AVOCADO LADY」送給他們,被掛在店門口像塊招牌,每天打烊收進去,開門就掛出來。
  • 各國聯合要求封禁中國所有菜場:「全部有毒,必須都得關」
    就是拍那些重新開張的菜市場,然後再配上聳人聽聞的標題:中國不顧世界安危,菜場又開張了視頻裡面的畫面都是很普通的,不賣野味的菜場就連南華早報,這個號稱「很懂中國」的媒體,也進行了這種很有誤導性的報導:在很恐怖的音樂下面,記者帶你去看了一個很普通的中國菜場
  • 「霸王級」寒潮來了! 重慶真的被「路過」了?
    年末寒潮來襲!昨日上午,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橙色預警:今日至31日,今冬來最強寒潮橫掃我國大部,中東部大部將出現入冬以來最冷天氣,25個省會級城市氣溫將創今冬新低。  根據重慶市氣象臺的預計,此次寒潮來襲,重慶最低溫或將降至-6℃。
  • 寒潮保供守衛者|洋山LNG接收站頂住大考,外輸氣量創新高
    受2021年首個超強寒潮影響,1月7日,上海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上海LNG)洋山接收站日外輸達到3216.74萬方天然氣。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這已是近10天中,洋山接收站日外輸量第二次衝破3000萬方。
  • [中報]露天煤業:2016年半年度報告
    [中報]露天煤業:2016年半年度報告 時間:2016年07月27日 17:32:16&nbsp中財網 2、信息披露及備置地點 信息披露及備置地點在報告期是否變化 □ 適用 √ 不適用 公司選定的信息披露報紙的名稱,登載半年度報告的中國證監會指定網站的網址,公司半年度報告備置地報告期無變化,具體可參見2015年年報。
  • 我去過的每個菜場,幾乎都藏著一家酥魚攤……
    杭州吃貨「菜場大俠」徵集令發出後,收到了不少吃貨的爆料,前兩天,吃貨@TZD給我們發來消息,「杭州城內但凡有點規模的農貿市場幾乎都有一家酥魚攤位,你們能推薦一下哪家的酥魚更吃嗎?」看似尋常的酥魚,追溯起淵源可要從魏晉時期說起。
  • 新一輪寒潮天氣明天再來,北京本周末最低氣溫-10 ℃
    不過,千萬別被暫時的溫暖衝昏頭腦,從明天起,新一輪寒潮天氣再度來襲,14日至17日自北向南影響我國大部地區。氣象專家提醒,與1月6日至8日的寒潮過程相比,本輪寒潮降溫過後大部地區氣溫將高於上次,不會出現大範圍極端低溫天氣。但由於近日氣溫回升顯著,此次寒潮的降溫幅度仍將比較劇烈,尤其是白天最高氣溫的下降會更明顯。請公眾密切關注氣溫變化,及時添加衣物,警惕氣溫起伏大可能誘發的呼吸道和心腦血管疾病等。
  • 無煙燒烤車算「露天燒烤」嗎(圖)
    對這種新形式的露天燒烤允許不允許,記者向環保、城管部門諮詢,均未得到一個明確的答覆。>  自從今年6月1日開始本市城區全面禁止露天燒烤,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便冒出一種無煙燒烤車,炭烤肉串時只要打開裡面的排風淨化裝置,肉眼幾乎看不到油煙被排放到空氣中。然而記者與環保人士用設備實地檢測後發現,這種無煙燒烤車對PM2.5的淨化效果實際上非常有限。
  • 寒潮波及三亞農業:甜瓜在夜晚此起彼伏炸裂
    中新社三亞1月8日電 (記者 王曉斌)洶洶寒潮連日「速凍」中國大部分地區,海南島南部三亞一帶的熱帶區域亦受影響。當地冬季瓜菜、南繁育制種等生產科研活動承受壓力。甜瓜雖在棚內種植,但夜晚仍會此起彼伏地炸裂。
  • 寒潮來了!別指望它「凍死」病毒,這些人要格外注意
    強冷空氣來襲 遇上新冠肺炎疫情 我們該如何防控 從事冠狀病毒研究的華科大同濟醫學院李巖教授介紹,不要指望寒潮能「凍死」新冠病毒,個人防護不僅不能減少,反而還要升級,房間要定時、定點通風。
  • 西渡菜場大變樣!是不一樣的煙火氣了
    西渡菜場大變樣!小編小朱在網上買麼有時候吃不準那個量,去菜場又覺得髒,現在改造後啊就天天去了。再看一看改造後菜場的全貌走進西渡菜場,就能看到攤位整潔明亮、地面乾淨清爽。貨品區劃分有序,設立肉類區、蔬菜區、水產區、調味品區、熟食區等,一應俱全,能充分滿足周邊居民的生活所需。
  • 不是說全球變暖嗎?怎麼北半球寒潮這麼猛!
    庚子年末寒潮兇猛,短短幾日就速凍全國,給百姓造成諸多不便的同時也提升了防疫的難度。面對這次寒潮,瑟瑟發抖的我們不禁想問:不是說全球變暖嗎?全球變暖據實際監測數據顯示,從1906年-2005年地球表面平均氣溫上升了0.74℃,可見全球溫度總體仍處於上升趨勢。
  • 菜場理論上有沒有滅絕的可能
    網上查了資料,擴展到全國,近年來菜場的數量在不斷減少。8年時間內,鄭州市區內農貿市場的數量減少一半,2005到2015年間,北京三環內竟然就有60多個菜場關停......菜場關停的新聞反覆出現,今天是這個菜場關停,明天是那個菜場改造。
  • 露天隨便挖個坑就是泡菜缸 水發黑冒泡還長白毛
    露天隨便挖個坑用來醃菜如果你親眼看到該作坊裡那些醃菜的製作過程,恐怕你會倒盡胃口,這輩子也不想再吃了。昨天,這家黑心作坊被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查封。工作人員說,現場查封的成品和半成品醃菜,保守估計就有好幾噸。這些醃菜,都將銷往椒江當地的菜場。據老闆丁某稱,他的生意很好,正準備擴大生產規模呢。
  • 充不進電,裡程狂掉……寒潮下你的新能源車還好嗎
    感受最深的,恐怕要數開新能源車的網約車司機了,有幾位網約車司機租來的車,乾脆直接「罷工」了!續航裡程打六折光停一晚上都掉了不少電「很擔心降溫幅度比較大的日子。」兩年前,小虞換了一輛新能源車。經歷了兩個冬天,小虞對車子的總體感受是「比起燃油車來,其實還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