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為國人所認識的鰹魚,或許是章魚小丸子上撒的一層木魚花(又稱「柴魚花」),甘香味濃。日本料理中,用幹鰹魚做成的木魚花通常用作熬製味增湯的調料之一,經過特殊工藝煮熟,再剔除魚刺後反覆煙燻數次,再削成薄屑,而根據乾濕程度的不同,木魚花的品種多達七種。
然而不太為人所知的是,原來冰鮮的鰹魚,同樣是製作美味料理的利器,可以生烹,亦適宜熟食,在日本料理中,它不見得是最頂級的食材,卻是春季不可錯過的美味,酸甜鮮鹹,各種滋味融合其中,在其身上,仿如能讓人見到一副五彩繽紛的水粉畫。
炙燒呈現經典
炙燒是日本料理中頗具特色的一種傳統烹法,和刺身一樣,在日本本土料理中,佔據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鰹魚就是一種適合炙燒的食材,在魚生的表層稍微用明火燒一下,讓其受熱,並且留有陣陣香氣,但裡面仍然是生的肉質,保留原始的鮮味。
日本廚師梅澤常時對炙燒和刺身也同樣一往情深,他告訴我們,春季和秋季均是鰹魚肥美的季節,相比秋季時的肥腴香濃,春季的鰹魚更為清爽可口。古時,火燒食物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口感,更主要是為殺菌消毒,因此炙燒便成為主流的烹鮮做法,對食材的要求並非十分苛刻,可以用來烹牛肉、豬肉等多種食材,並能呈現出安全且新鮮的味道,堪稱經典。
梅澤師傅的鰹魚炙燒搭配了薑蓉、白蘿蔔絲、蒜片等等調料,在品嘗鰹魚時,在搭配這些配菜的同時,還要蘸一點日本醬油,更是惹味。
混搭烹法下的繽紛
在日本,鰹魚並非貴族才消費得起的食物。作為中檔魚的代表,春季裡它頗受廚師們的推崇,因為在不同烹飪手法下,它可以呈現出不同的風味,且各具特色,味道尚佳。
鰹魚沙拉是梅澤新創的菜式,靈感來自於日本的傳統下酒小食納豆,和山藥、秋葵搭配在一起,增添粘稠感,再以芥末魚子蛋黃醬調和的醬汁做底。吃的時候攪拌均勻,融合起來的味道迸發出多種色彩,仿如紅黃暖色調中,又夾雜著青綠與淺紫的冷色調,口腔感受的豈止是清涼。
除了生烹,熟烹同樣能發揮鰹魚的特質。炸鰹魚符合「全球化」的口味,香口,且毫無魚腥味,無論東西方人均能容易接受這種吃法。只是為了能讓鰹魚的味道發揮得更充分,梅澤在炸之前,讓鰹魚經過洋蔥、生薑、清酒、甜清酒、醬油等調料的醃製,混入更多層次的味道,再進行煎炸,最後裹一層玉米粉增強脆度,這樣能更好的呈現為鰹魚增添風味。
鰹魚香草燒同樣香口,適合大眾的口味,香脆的同時,還帶有香草的清新味道,而更特別的則在於搭配的醬汁有芥末、番茄、蛋黃醬等,與其搭配層次更為豐富,也較為適合西方人的口味。
在梅澤看來,鰹魚之所以頗受歡迎,和它適宜百搭的特點有關,無論熱食還是生烹,在多種烹飪方法的調味下,它都不失原本的鮮味,更重要的是,混搭反而能讓肉質更好釋放出各種滋味。記者 周人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