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桀驁不馴的小哪吒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人物,道教護法神。 哪吒信仰興盛於道教與民間信仰。在道教的頭銜為中壇元帥、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等,俗稱太子爺、三太子。對於其角色的記載源於元代《三教搜神大全》 ,活躍於明代古典小說《西遊記》、《封神演義》(《封神榜》) 等多部文學作品中。
古代的神話名著中,姓李,雙名哪吒,全名李哪吒,所屬亦道亦佛之神,在《西遊記》裡的哪吒身為如來的弟子,金吒和木吒也是佛家弟子,三太子哪吒為天庭的三壇海會大神。而《封神演義》裡的哪吒是闡教門人,太乙真人的弟子,商朝時期出生,哪吒作為西周伐紂的統帥先鋒官,憑藉一身神兵和高強的武藝多次過關斬將屢立大功,最終肉身成聖。
小說神話故事中,哪吒在年幼時打鬧龍宮,後參與封神大戰,過關斬將和降妖除魔的經典故事,廣為流傳到如今,信仰至高至聖,尊為天庭大羅天神。封神裡是闡教弟子之一,西遊裡是三壇海會大神。封神中的哪吒是無魂魄,無血肉之軀的蓮花化身,具有三頭八臂的神功,而西遊中的哪吒是蓮藕之軀,具有三頭六臂的神通。民俗的信仰中,哪吒作為頂天立地的神話英雄,他不僅神力通天,法力高強,武功高強,還是位鎮守在一帶其信仰地區的大型吉祥物,他英勇善戰,驅邪除惡,誅滅牛鬼蛇神,是妖魔鬼怪的剋星,象徵著福娃類的福神之尊,被供為斬妖除魔、降龍伏虎的少年英雄。
第二位、和藹善良的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是中國民間信仰及道教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在道教神話體系中他只是玉帝的信使。本為道家先哲老子的學生,後悟得老子口中之道教真言,得道升仙,為感恩老子真傳,在其出生得道地亳州修建了道德中宮。據說是一位白髮蒼蒼、表情慈祥的老人,忠厚善良,主要職務是玉皇大帝的特使,負責傳達各種命令,因而受到人們的喜愛。
陰陽家認為其是武神,掌管戰爭之事,主殺伐。只要金星在特殊時間、區域出現,是"變天"的象徵,是暴發革命或政府變異的前兆,代表要發生大事了。《漢書·天文志》:"太白經天,乃天下革,民更王。"唐代玄武門之變前,太史令傅奕曾密奏唐高祖:"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秦王李世民登基之後,還不忘此事。
第三位、淨壇使者
法號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來是天宮的天蓬元帥,太上老君的記名弟子。因調戲霓裳仙子(屬於嫦娥中的一員,《西遊記》中"嫦娥"意指月府仙女。並非民間傳說裡的后羿之妻姮娥。)被逐出天界,卻又錯投豬胎。唐僧和孫悟空西去取經路過高老莊,在雲棧洞與孫悟空大戰,聽說唐僧之名,前去拜見。從此成為唐僧的弟子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最後被封為淨壇使者。八戒性格憨厚,力氣大,愛佔小便宜,貪圖女色。
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貪圖女色,經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敵我。他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為唐僧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是個被人們喜愛同情的喜劇人物。
第四位、碧霄仙子
《封神演義》裡的角色,截教通天教主座下精英親傳弟子,為人善良,法力高強,三霄中排行老三,年齡最小,故而深受師父通天教主的寵愛。也與兩個姐姐雲霄仙子、瓊霄仙子一同在三仙島上修煉,三姐妹被世人稱為三霄娘娘。坐騎為花翎鳥,持有法寶金蛟剪、混元金鬥。
後為報師兄趙公明之仇,連同雲霄仙子、瓊霄仙子布下九曲黃河大陣,憑藉教主級別寶物混元金鬥先捉楊戩,金吒,木吒三人,後十二仙盡被所擒,在黃河陣裡被削去了頂上三花,算起來這次是十二仙最大的一次劫難!後來此陣為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所破,三霄亦被殺死。之後被封神,為感應隨世仙姑正神。在《封神演義》中,碧霄被元始天尊用法寶(一盒子)化為血水而亡。
有詩為證: 修道千年島成內,日夜煉無明。無端擺下黃河陣,氣下清風損七情。